劉尚線:思辨與睿智的完美結合
發布: 2011-04-23 13:59:12 作者: 佚名 來源: 分銷時代

曾經有人說過:除了圍棋,再沒有什么游戲能夠與企業經營找到更多的相似點。的確,在黑白對弈中,一個優秀的棋者能夠運籌帷幄,必須要有大局觀、計算力,懂得適時取舍,不能急于求成,讓每一顆棋子,都下得擲地有聲。在這場無聲的對決中,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思辨與迎戰能力!
北京法蕾雅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康力F營銷體系首席顧問劉尚線,喜歡下圍棋,具有睿智的頭腦和較強的思辨能力,并且很難棋逢對手,在黑白對弈的思辨中,成就了業界“小諸葛”的美譽。在與其他事業伙伴共同創建、經營法蕾雅事業的過程中,劉尚線逐漸找到了一名管理者的感覺,推動法蕾雅事業走在了中國生態紡織事業的前端。如今,他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康力F營銷體系的首席顧問,使他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管理主張
盡管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劉尚線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他的管理核心在于,“管理”工作,不在于“管”,而在于“理”,即是“協調”——既然是個協調者,就要能屈能伸,有效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尤其是管理這樣大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聲音自然也不可能一致。當大家對各自管理的環節發生意見沖突,甚至有人固執己見時,及時有效處理掉各類矛盾,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劉尚線用預警機制調節了矛盾,團結了管理團隊。不干涉別人想法,讓不同崗位的人充分發揮優勢,讓他省去了事必躬親的煩惱。而在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溝通讓他找到了平衡點。
劉尚線管理的第二個主張是,管理者必須是一個很好的激勵者,能夠讓團隊士氣高昂、有目標、有理想、有熱情。據了解,在法蕾雅事業剛起步時,條件艱苦,一些人不理解公司政策,找劉尚線要說法,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劉尚線的專業程度很高,給市場發展出的辦法把問題化解了,后來都成為法蕾雅事業的忠誠追隨者。“兄弟、員工跟你干得有勁,平時不嚴格監管他們,他們也能主動工作;兩個部門間有爭吵,能夠順利擺平。有了這兩點,就是一個領導人素質的最佳證明。”劉尚線再三強調。
經營之道
時光流逝,法蕾雅走過了三年的發展歷程,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000多家專賣店,成為國內生態紡織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杰出的一家企業,其領導班子成員卻都是生態紡織的門外漢,全然不懂行。盡管如此,法蕾雅事業也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就,創造了一個奇跡。就劉尚線自身而言,他是從多年市場一線經銷商轉型為職業經理人,起初并不被人看好,但就是這樣一位懂得經營、善于思考、注重合作的人,在這三年中將生態紡織事業推向了一個高峰。
多年的經營讓他感悟頗深,劉尚線告訴記者,市場上之所以像他一樣從經銷商轉型職業經理人不被看好,是因為他們把重心放到了市場上,而忽視了與發展市場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與投資方的和諧。在新營銷行業里,投資方和執行方的矛盾每天每月都在發生——缺乏互信的基礎是其中最致命的原因。前車之鑒,轉變了劉尚線的思想,懂得了在處理微妙利益關系時的平衡之道。
思考,總結,感悟。在一步步完善的過程中,他更意識到了團結協作才是事業成功最核心的競爭力。要想事業發展順暢,必須運用各種資源、擴充可接力的對象。團隊合作是事業成功最核心的競爭力。以往,他不管是自己當老板還是做職業經理人,能夠動用的資源、借力的對象都比較少,而在法蕾雅,由于有了一群風云人物的幫助,事業發展如虎添翼,F在,企業上市有深圳君安投資鼎力協助,市場運作有北京海疇智慧支持,產業聯盟有“天竹”作為堅強后盾,產品設計有北京服裝學院的攜手合作,市場營銷有康力公司的全盤掌控,何愁大業不成?
從最初的一名鐵道工程師,到政府部門的管理者,從一個基層經銷商,到高級經銷商,從分公司經理,到區公司經理,到大區經理,再到企業老板,劉尚線的每一步走得都那么堅實,而這一切又源于他的堅持。如今,從市場一線向職業經理人的轉型中,劉尚線已成為許多人的參考范本,值得業界人士去復制。
成為康力F營銷體系首席顧問,劉尚線身上的擔子又重了一些,但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畏懼與不安,更多的是自信與踏實。他希望,在康力F營銷體系的努力之下,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與肯定,成為康力公司、甚至是業界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