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的力量 ----產品趨勢 帶動成功
發布: 2012-06-01 15:04:11 作者: 盧煒 來源: 中國直銷網

中小企業快速崛起的秘訣在哪里?達到以弱勝強的策略是什么? 是“用勢”。
強者沒有強大到不可被戰勝;弱者沒有弱小到不能參與競爭。
強和弱之間,涇渭并不那么分明。再強的強者也都有其弱點,因為這個弱點,強,轉瞬間可以變成弱;再弱的弱者都有其強項,因為這個強項,弱,在轉瞬間也可以變成強。
關鍵就在于找到那個點,那個點就是轉化強弱之間力量對比的關鍵。
這個點,就是 “勢”。
“用勢”理論是中國自古以來極為強調的策略寶典。
中國歷代帝王把為政之道歸納為:“深謀、殺伐、聚賢、用勢”,可見用勢對于為政也罷、經商也罷,何等重要。
《孫子兵法》講:“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戰爭中因為有勢在起作用,于是產生了戰局如轉圓石之形,決積水于千仞之山之形。
企業就像一盤棋,銷售者就像棋手,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謀勢,就是企業以小搏大、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總之一句話,是謀勢之戰。
什么樣的事物稱得上勢呢? 勢包括市場消費的主流趨勢:
當然,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劃分,勢主要包括社會大趨勢、消費大趨勢和行業大趨勢。借趨勢的力量,就能夠“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一、借社會趨勢的力量 社會趨勢包含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
1、經商者要懂政治
首先,銷售者要懂政治,隨政治的指揮棒而舞。在國內商界有句俗話叫:“要想把握經濟局,必須關注政治局”。還有人說,你可以不看“財經報道”,也可以不看“焦點訪談”,如果你不是做石油和外匯的,甚至你都可以不去管類似911事件和中東局勢;但是,你必須要看“新聞聯播”。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看“新聞聯播”,那么堅持看《人民日報》,也是必須的,因為其間自有黃金萬兩,白銀上千。這是什么意思呢?
吳曉波在《中國企業史.激蕩三十年》一書中寫道:“過去30年中國企業的幾乎所有重大機遇都只是政治變革的伴生品”。 北斗集團老總任志田也說:“在中國,不懂政治的銷售者是不合格的銷售者,不懂政治的銷售者是很危險的,搞得越大越危險。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三大風險:政治、行業、投資決策。而政治風險是第一位的。” 這些言論都試圖在闡述一個道理:在體制轉型期的中國,一家企業如果沒有與政治取得并保持一種協調性的關系,那將是非常難以壯大的。
比如1996—1997這2年中國政府大力號召------拯救中醫文化
當時,我們都清楚的知道,美國,日本,韓國,臺灣,在中藥方面的研究和成果遠比我們中國要好,但是做為中醫的鼻祖,我們在這方面的確是很落后的,所以發揚中醫文化, 拯救中醫文化成為了主流,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振興中醫,藥食同源的理念了,所以我們看到當時有兩家直銷公司做大了,一家是仙妮蕾德,一家就是南方李錦記. 仙妮蕾德97年的銷售額達到了32個億,傳統中順勢而上的企業也比比皆是,三株口服液、太太口服液、太陽神口服液,難道他們不是占踞了政治導向的產品趨勢嗎?
比如2000-2001年的一句口號,一杯牛奶崛起一個民族,號召全民補鈣。
在2000年,2001年的時候,中國的科學家發現,我們和一海相隔的日本,在身高、年齡、骨骼差距是越來越大,包括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這和補鈣是有著極大的關系的,我們可能還記得一句話吧,一杯牛奶崛起一個民族,號召全民補鈣,呵呵,你發現沒有.當老百姓開始認知鈣產品的時候,又產生產品趨勢了,我們看到伊梨做大了,蒙牛也做大了, 均瑤牛奶也做大了,哈藥六廠鈣中鈣做大了,在我們這個行業中,天獅做大了,真正做了回老大哥,中興廣潤也做大了,有家公司那是可憐的很,維維豆奶、歡樂開懷。但是隨著補鈣的趨勢來臨,豆奶不見了,維維豆奶也消失了。
比如2003-2004年的非典、禽流感。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抗擊非典。
雅客V9抓住了2003年非典補充維生素的大趨勢,銷售額達到了70多億,(安利)中國也抓住了2003年非典補充維生素的大趨勢,銷售額達到了180多億。
上海伊美抓住了2004年的禽流感植物抗菌素(蜂膠)的大趨勢,短短9個月時間縱橫大江南北,快速擴張,速度之快真是罕見。就連當時各會議營銷,賣的也全是蜂膠產品,都賺的是盆滿缽滿的。
而在江蘇的華西村,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吳仁寶一看到鄧小平南巡的新聞,連夜就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來,四處高息貸款,囤積原材料。他們當時購進的鋁錠每噸6000多元,三個月后就漲到了每噸1.8萬多元。
這就是深諳中國特色的銷售者,這就是謀政治的大勢,這就是對政治敏感的回報。
深刻理解中國經濟的轉型特色,高度關注社會趨勢特別是政治的風向,把握宏觀政策的出臺和調整,對政治高度敏感,這是一個優秀銷售者的重要素質,也是考驗企業戰略能力的重要指標。
2、要借文化趨勢的力量
這是一個文化主導的世界,身處其中的銷售者要學會用戰略的眼光來審視文化。一個中國企業,必須了解中國自己的文化特質,了解自己正在從事的行業(產業)發展所必需的文化特質。
首先,銷售者要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的某些精髓為我所用。
借文化趨勢的力量,除了借用傳統文化之外,我們還可以借用流行文化和當代文化發展趨勢。比如借用民族自豪感、借用當今社會流行的草根文化等等。
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在開放的年代發奮圖強,不僅想從世界進步的喧囂中尋求激勵,而且希望從民族的情感中獲得源泉。伴隨這種社會的潮流,國內刮起了“民族品牌”和“愛國主義”思潮的旋風。
當時,聯想電腦第10萬臺電腦即將下線,就充分地借用了當年的這股思潮,為品牌的迅速崛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聯想首先是為這第10萬臺電腦做了一個廣告:“用戶是聯想的上帝,聯想向上帝請教,第10萬臺電腦去往何處?”結果14天里收到2萬多個電話,人們表達的想法見仁見智,但是里面的情緒是共同的,那就是義無返顧地集合在聯想的“民族品牌大旗”之下。
1990-1992年,大陸受香港武俠片的影響,因為看了太多的武俠片、武俠書,什么金庸、臥龍生、古龍等武俠作家,讓中國大陸上興起了武俠熱,很多人開始對磁場有了一種認識,什么地球是大磁場,人體是小磁場,大小磁場的相結合,就會對身體有好處,等等,這時候有一家公司進來了,大家可能還記得,叫日寶來福床墊,迅速的在中國走紅,因為它就是磁石的產品.還有西安的一家公司,神功505元氣袋,老百姓接受的很快,因為它倡導的理念就是磁場論,公司老總對產品的陳述到現在為止,還讓我們記憶尤新啊,現在還有直銷公司的說詞,中脈遠紅是沿用至今啊,但是不管怎么說,它確實成功了.
1995-1996年,人們從武俠熱轉移到氣功熱,法輪功、香功、八寶功到處都是,人們逐漸的認知氣功里面的氣血循環,大小周天的養身理論,爽安康、康福德搖擺機很快被人們接受,新一輪的文化趨勢開始產生,96年就爽安康公司的營業額就達到了32個億,當時安利還不到1.8個億,,當時盛行的還有一個東西,不知道大家記得否,叫氣血循環機,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氣血循環的養身館,這絕對不是偶然的,這是文化趨勢的力量,按現在的說法就叫草根文化。
借用流行文化趨勢,近些年還有很多案例涌現出來,最為經典的就要數蒙牛牛奶的“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和“蒙牛酸酸乳贊助超級女聲”了。蒙牛在這兩次大型公關活動中,借用了“愛國主義”和“平民文化”這兩個流行文化趨勢,為蒙牛最終成為奶業霸主奠定了基礎。
二、借消費趨勢的力量
四川有一種竹子—毛竹,被稱為“會魔法的竹子”,其生長過程可謂自然界一大奇觀。毛竹的外形在前五年幾乎看不出生長的變化,但到了第六年的雨季,它就會像有了魔法一樣,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向上長,15天內即可瘋長到27米高,一躍成為竹林里的“身高冠軍”。 有好事者想解開毛竹的生長之謎,于是挖開地面,卻驚訝的發現:毛竹在前五年并不是不生長,而是以一種常人看不見的方式在長——向地下長。毛竹利用五年的時間將自己的根牢牢扎在地下,每1公頃的竹林,竹子根系總長竟可達24000多公里,然后,在時機到來之時,創造出了高速生長的神話。
所以,快速成長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勢”、“搭順風車”。
作為一個后來者,我們要學會“借這一場雨季”,或者說叫“借勢”,對于企業來講,要么你不去登山,要么你就去攀登最高的山。而最快捷的成功辦法是踩在偉人的肩膀上,踩在“大人物”的肩膀上。
正如古人所云:“善假于物”,這個“大人物”就是消費大趨勢。那么,消費大趨勢有哪些呢?
消費大趨勢有行業性的、有文化的、有傳統資源的、也有社會熱點類的,等等,可以說是“二年一個熱點,年年有看點”。
消費趨勢也包括人所共知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的力量無限大,大到可以讓一個普通人一夜成名,也能讓一個企業轉瞬日進萬金,關鍵就在于,你如何去搶占資源,并把它引爆。小肥羊連鎖快餐搶占了“內蒙古羊肉”這個資源;蒙牛和伊利也搶占了內蒙古大草原這個資源;農夫山泉搶占了千島湖這個大資源;“真功夫”快餐搶占了中國功夫和李小龍這兩個大資源。。。。。。使巧力,用巧勁,四兩撥千斤,花小錢辦成了大事,從而都實現了以小博大、快速成長。
三、借行業趨勢的力量
對行業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的把握,可以說已經滲透到每一個企業每一天的經營活動中。如何把握行業何時爆發式增長?如何把握行業何時進入普及的拐點?如何把握行業的成熟階段?等等問題,都決定著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戰術運作。
只有準確把握行業大趨勢的企業,才可能先對手而動,取得持續領先地位。如果企業僅僅把眼光局限在企業本身的“一畝三分地”上,不抬頭看天,不舉目掃視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這樣的企業是短視的,也注定是走不長遠的。
1、抓住行業爆發性增長的機遇,中國市場最可愛之處,就在于這個市場上還存在很多爆發性增長的行業。而且每過幾年就會涌現出這樣的行業來,甚至幾乎年年都會出現這樣的行業。
90年代的VCD行業;
99年的手機行業;
2003年的維生素行業;
2005年的涼茶行業;
2006年的電動車行業;
2007年的塑身內衣行業
2008年的衛生巾行業
2009年的兩性保健行業
2010年的保健茶行業。。。。。。
2、準確把握行業的發展階段
用成熟的市場運作手法去操作初級市場,那是“大炮打蚊子,吃力還不一定討好”;用初級市場的運作手法去操作成熟市場,那是“隔靴搔癢,一點反應都沒有”。
“到哪個山頭,才唱哪首歌”,這是我們一直倡導的營銷理念。否則,市場會用結果來教訓你。
中國第一個樹立起“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路牌的互聯網始祖——嬴海威,到哪里去了?
那個曾經號稱要建立“連鎖百貨公司帝國”的亞細亞,到哪里去了?
那個曾經風行大江南北的旭日升冰茶,在2000年以后的茶飲料狂潮中,它又到哪里去了?
這些失敗的案例,都在默默地告訴我們,過早地進入市場,未必是一件好事。而過早地使用成熟市場的操作手段,更容易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領先半步叫先進,領先一步叫先烈。
綜上所述,從整個社會到行業,從政治到文化,從宏觀到微觀,我們一路分析過來,無非是要闡明一個道理:用勢者勝。
我們認為,所謂老板者,就是做大事者,必須要有宏觀的視野,要有戰略的眼光,要有見微而知著的本領,更要有深入社會亂象背后、發現企業經營真諦與規律的洞察力。
一個優秀的銷售者,要能夠剝開事物表面的層層外殼,直達本質。同時,“識天時”也是銷售者一項十分重要的素質。杰出的銷售者與一般以及失敗的銷售者相比,其根本的差異僅僅在于,一個有預感未來的能力,一個有現實的把握能力,一個則是過去的臨摹者,如此而已。
讓我們再一次地重申那句老話吧:“識時務者為俊杰”。作為一個銷售者,能夠“識時務”,這是他之所以成為銷售者的前提。 到底是公司締造了我們成功?還是我們塑造了公司成功?在這個沉沉浮浮的行業里,有太多的人開始已經迷失了,甚至是找不到一點的方向,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直銷給我們帶來什么?它的面紗后面是什么樣的臉孔?或許可以給一些朋友帶來好的建議,以便讓我們真正的了解直銷. 我們經歷過維生素趨勢,它帶動了安利,新時代,等公司的成功,大豆異黃酮趨勢,它帶動了先鋒國際,大連富饒的成功,菌多糖趨勢帶動了安惠,美羅,申旗的成功.還有葡萄籽趨勢,胡羅卜素趨勢,蜂膠的趨勢,等等,都帶動了公司的成功,到現在你應該明白,是什么讓我們獲得成功的嗎?不是公司讓我們賺到錢了,是老百姓對產品的認知所產生的產品趨勢帶動公司,帶動我們成功的,其實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如果我們選擇的公司,不具備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會產生產品趨勢的時候,你說你會和財富握手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這個行業為什么會締造了這么多的難民,其實很簡單的,是因為有太多不是產品趨勢的東西,在我們優秀的領導人的鼓動下,盲目的去投入了,但是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清楚的看到,很多有實力的公司也信心十足的起過盤,萬基,哈藥,太陽神,健康元,三株,但是都沒做大,為什么?其實很簡單的,我相信已經被老百姓淘汰的產品,是不可能重新產生產品趨勢的,也就意味著是不可能靠單一的銷售模式做大的,直銷的模式并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我們的消費者,只有消費者認同的趨勢,才是未來直銷行業的主體,才會蘊藏巨大的財富,才是真正生意人獲得成功的最大的來源.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