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華:雅芳賄賂門事件 看中國打擊商業賄賂的欠缺
發布: 2011-05-07 10:16:30 作者: 雷志華 來源: 千龍網

據美國媒體5月5日報道,全球第一大化妝品直銷廠家雅芳日前公布的一份備案文件顯示,該公司4名高管因被指控在中國行賄被革職。此外,該公司的內部調查也已發現更多潛在的不法行為,有證據表明,除中國之外還有巴西等多個國家發現該公司員工在當地行賄。(5月5日環球網)
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巨碩無比,已經成為很多跨國公司業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作為市場主體,利潤是考核相關人員的核心標準。在中國當前的經營環境下,當利潤和商業倫理發生沖突時,不少跨國公司選擇了“入鄉隨俗”地遵循潛規則。事實上,雅芳絕不是“一個廠家在行賄”,洋腐敗的單子上可以列出長長的一條。
當前,外國公司不僅在華行使商業賄賂,而且手段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請客戶到國外考察,其安排則以消費為主,如看風景、乘游艇,逛賭城;幫助客戶的子女在國外上學就業;出巨資資助客戶接受教育;為客戶的活動提供大額的資金支持;甚至安排好客戶相關人員在退休之后獲得收益。不要因為行賄者是跨國公司就漫不經心,洋腐敗對于市場秩序的破壞可謂是為禍甚烈。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商業賄賂背離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危害宏觀經濟調控,惡化投資環境,制造經濟泡沫。商業賄賂最終必然侵害到公共利益,而其成本卻要由普通民眾來背負。
與以往的洋腐敗案件如出一轍,此次雅芳行賄丑聞依然是由其母國率先查處的。每一起洋腐敗都會引發民間熱議,公眾的質疑與憤怒主要集中于兩點。一方面,為何我們總是“事后諸葛亮;另一方面,相關機構的不作為令人心寒。例如中海油行賄案,美國司法部對涉案公司進行了嚴厲處罰,而中海油只是以一句“尚未發現內部人員收受賄賂”了事。人們常說拔出蘿卜帶出泥,但有些“蘿卜”仿佛真的就生長在真空里一樣。
美國司法部代理助理部長馬修?弗里德里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手提“裝滿現金的手提箱”行賄成為一些西門子雇員“屢試不爽的方式”。洋賄賂之所以能夠在發展中國家大行其道,除了潛規則盛行的文化環境外,往往也與制度缺陷有很大關系。為了杜絕腐敗行為,美國制定了《反海外腐敗法》,約束他們在海外投資的企業。反觀我國,打擊商業賄賂的力度遠遠不夠,某種程度上甚至縱容了洋腐敗的發生。沒有人管,自然會有很多人想著走捷徑“闖紅燈”。雅芳這根大“蘿卜”能夠帶出“泥”嗎?我們不得而知。究竟哪些人享受了雅芳的不當娛樂費,公眾期待著司法機關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答復。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顶一下0
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