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PE”的背后
發布: 2012-06-01 14:40:21 作者: 亓振修 來源: 半島網

![]() |
招行私人銀行投資顧問 亓振修
我們需要投資者看到這個行業浮躁的一面 ,從投資風險分散的角度看,股權基金必然會成為高端客戶的主力配置,但是不能謀全局也未必能謀一時……
近期以PE之名行非法集資或傳銷之實的欺詐時有耳聞,雖然“全民PE”說法勃然興起,但相信很多投資者對PE并不熟悉。我們通常所說的PE(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就是在非公開募集資金后,由專業的投資管理機構進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通過改善公司的組織架構、完善財務機制和主營業務發展,使得公司滿足上市條件,通過IPO 、發行可轉債和管理層回購等方式來實現收益的一種方式。因為非上市企業的投資期限長、流動性差,同時充斥著極高的不確定性和不透明性,PE投資也被賦予了更高的回報,從凱雷在美國市場的統計來看,全美風險投資(VC)基金最近20年的IRR(內部回報率,一種考慮了時間價值的回報率計算方式,可以粗略理解為復利)達到16.7% ,最近10年更高達27.5%,遠高于標準普爾500指數10.2%的年化回報。如果投資人的運氣足夠好,可以投資到前25% 的并購和風投基金,最近 20 年的回報超過30%。
私募股權基金(PE)作為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在最近兩年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一方面是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GP)的快速增長,在主板和創業板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大量來自國企、民間和境外的PE基金也高速擴張,這其中不乏良莠不齊的機構,包括追逐短期利益的民間資本和權貴資本。另一方面是投資者(LP)的參與熱情高漲。當習慣于股市和樓市高額回報的境內投資者發現,通過PE投資在不用費心打理的情況下能夠為其獲取穩定的高額回報,大量逐利資金從樓市持續回流,境內股權投資實際完成募資金額正在創下金融危機之后的新高。在高額利益的誘使下,出現了瘋狂的機構,他們不在乎投資的成本,也不在意這個行業的自身秩序,從他們簡單的邏輯來看,只要二級市場繼續瘋狂,30倍市盈率投入的項目依然可以獲得高額回報;出現了瘋狂的投資者,被非法機構誤導上當受騙……
如果只是人云亦云,不能了解這個行業發展背后更深層次的緣由,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安排,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