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健康專家提醒 膳食結構平衡可預防慢性病
發布: 2011-08-04 10:20:59 作者: 賀艷雄 來源: 湖南日報

李先生多年來一直從事業務工作,常常因為工作時間的原因,很少吃早餐,近段老感覺上腹部疼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患上潰瘍病。醫生說這是由于長期不平衡的膳食習慣引發的慢性疾病。由于不合理膳食而導致的慢性病例,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平衡膳食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什么是平衡膳食,怎樣的膳食結構才是平衡的呢?
平衡膳食是指選擇多種食物,經過適當搭配做出的膳食,這種膳食能滿足人們對能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國際知名保健品公司康寶萊醫學與教育部副總裁,同時也是加州大學家庭醫學及臨床內科博士路易吉·格拉頓提醒,膳食結構要平衡,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吃夜宵無疑對平衡飲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博士指出:晚上暴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白天進食不足而導致血糖下降,到了晚上饑腸轆轆,而過度進食。醫學專家認為,每天在合理時間間隔內適當地補充能量,是防止夜間吃多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早餐和午餐時應攝入富含蛋白質和健康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諸如水果、蔬菜和粗糧,它們能幫助維持血糖水平,保持頭腦清晰擺脫饑餓。此外,一個煎蛋清,搭配水果、一份脫脂酸奶水果盤,或者一碗融入蛋白粉的燕麥粥,也是理想的早餐選擇;午餐來一杯蛋白質混合飲料;下午,當體內能量開始下滑的時候,可以嘗試吃些點心來補充,蛋白質混合飲料或蛋白棒,半份三明治,一些大豆堅果,或一份酸奶水果盤,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日膳食的食物要多樣化,要粗細混食,葷素混食,合理搭配,才能供給膳食者必需的熱能和營養,才能促進飲食平衡、科學。營養專家把日常生活膳食原則概括為四層食物金字塔,底層是由谷類食物組成,每天應該吃得最多,應占攝入總量的50 %;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約占攝入總量的20 %。第三層由肉、蛋、奶、家禽、魚、豆腐構成,肉蛋類,約占攝入總量的5 %,豆制占15 %;第四層是油和糖,我們每天應吃的量最少,約占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