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要大量培養最終消費者
發布: 2011-09-13 21:34:04 作者: 未知 來源: 直銷報道網

直銷企業發展靠什么?有的人說靠大量發展直銷員,有的人說靠大量培養最終消費者。我們認為,大量發展直銷員不一定能促進直銷企業的持續發展,只有大量培養最終消費者,直銷企業才能有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制。
直銷企業的本質是什么?根據《直銷管理條例》對直銷企業的定義,直銷企業的本質是“銷”,只不過這種“銷”不是傳統的銷售,而是一對一、面對面的直接銷售。從理論上講,直銷也是一種銷售手段,只不過是與傳銷銷售的方式不同而已。基于此,直銷企業應該把“銷”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實行實實在在的“銷”,直銷企業才能有收益。但是,我國直銷企業在發展中,曾經走過彎路,沒有很好地重視銷售,而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大量發展直銷員上,結果導致有的直銷企業不擇手段去挖別的企業的墻腳,用所謂的刺激政策把其他直銷企業的直銷員“拉”過來。到目前為止,還有少數直銷企業為了“拉人”而違規直銷,最典型的是內資直銷企業哈藥和外資直銷企業康寶萊。誠然,直銷企業大量發展直銷人員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銷售直銷產品確實需要大量直銷人員積極工作才能實現,但如果把大量發展直銷人員的重點放在他們的“第一次消費”上,那就有悖于直銷所固有的本質精神,有悖于直銷所固有的本質要求。換言之,直銷員的工作職責是銷售直銷企業的產品,而不是“下大單”進行自我消費。從這個意義上說,直銷員不是直銷產品的最終消費者,直銷企業工作的第一位應是通過發展直銷員去培養大量的最終消費者。這才是直銷企業的理性選擇。事實也證明,凡是大量培養最終消費者的直銷企業,其發展規模就大,發展質量就好。安利是這樣,新時代是這樣,三生也是這樣。
有沒有最終消費者,是判斷直銷與傳銷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知道,大凡傳銷組織,他們并不銷售產品,因此也沒有什么最終消費者。而直銷企業則完全不同,他們的經濟運行過程就是產品所有權轉移的過程。通俗一點就是說,直銷企業生產的產品其所有權是企業的,隨著直銷員把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產品的所有權就變成消費者的。傳銷組織并不存在產品所有權轉移的問題,他們的運行過程是不折不扣的金錢詐騙過程。比如,最近各地打擊的網絡傳銷,其金錢詐騙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所以,只有直銷企業培養大量的最終消費者,才能使人們不斷提高對直銷的認同度,防止再出現“直銷就是傳銷”的認知。從這個意義上說,直銷企業只有積極培養最終消費者,才不會出現涉嫌傳銷之事,才能確保直銷運行的健康發展。
直銷企業大量培養最終消費者,這是直銷企業貫徹中央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要求的必然選擇。中央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擴大內需來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從經濟學角度看,市場包括兩方面,一個是需求,一個是供給。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即使有供給也是無效的供給;而沒有供給,或者是無效供給,就會導致需求難以實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群眾的需求呈多元化、擴大化趨勢發展,有的需求是顯性的,有的需求是潛在的。作為直銷企業,應該在人民群眾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同時,多生產人民群眾急需的產品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哪家直銷企業最終消費者培養得越多,哪家直銷企業就越能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從而為中央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政策的實施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