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下的直銷產業 直銷不該被社會忽略
發布: 2012-06-01 15:17:59 作者: 未知 來源: 直銷專業網

希臘的“歐債危機”如火如荼,甚至有被踢出歐元區的危險,希臘人面臨著自2005年進入歐元區以來前所未有的金融恐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考慮是否給予希臘經濟援助,但大面積的抗議和罷工讓支援至今不能落地,希臘人的償還能力也引發所有歐元區國家的質疑。相比于希臘的“高危”,美國人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過高的失業率讓人們迷茫。在這樣的經濟氛圍下,直銷行業又給社會帶來了什么?我們不妨簡單了解下...
“更親民的服務,幫您度過危機!”這是希臘直銷行業在歐債危機來臨后推出的新政。作為一個僅有1050萬人口,以旅游業著稱的南歐小國,希臘的直銷人口卻不少,從業人員超過115000人,其中超過7成是女性,要說這115000人創造的價值更是了得,年銷售超過9800萬歐元。希臘人的懶惰世界聞名,即使2004年雅典奧運會這樣大型的世界性活動,希臘人也不為所動,所有的場館工程全部都是亞洲工人修建,到奧運會開幕,甚至連游泳館的頂棚還沒有完成,最終國際奧委會不得不取消修建頂棚的計劃,史上也誕生了雅典奧運會露天游泳場的奇談。筆者親臨希臘也發現,人們的生活實在悠閑,坐在咖啡館可以喝著咖啡享受幾個小時地中海的陽光,即使像超市這種生活必需品的提供場所,下午兩三點也全部停止營業。相比低得可憐的工作效率,希臘人享受生活的態度倒是世界一流,夜色降臨娛樂場所初見繁華,而午夜時分氣氛則達到高潮。只花不掙,難怪德國人嘲諷:“希臘人只會拿著歐盟的貸款享受生活!”這樣的背景下,希臘直銷產業每年創造的將近1億歐元產值何等的珍貴。
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后,希臘的直銷界更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重振希臘經濟,提出“用新方式吸引顧客”的方案,讓不了解直銷的人們了解直銷,讓失業人口重獲工作的權利,各直銷企業都鼓勵進行最大化的參觀和發展團隊的活動,而在這樣惡劣的經濟氛圍下,直銷行業甚至保持著每日銷售都創新高的業績。
在稅收和吸納事業人口方面,希臘的直銷行業也不斷增長,以希臘12000歐元起征個人所得稅的標準,直銷行業納稅的增長也側面反映出業績的一路飄紅。希臘直銷協會主席馬里亞納表示:“這樣的環境是直銷發展的好時機,我們要集合所有的力量宣揚一個聲音,那便是‘每一個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家庭,我們都可以提供給你一個走出困境的辦法!’”。
美國的直銷行業也是一樣,在大面積裁員的背景下,直銷企業卻幫助社會吸納著不穩定的閑散勞動力,以玫琳凱(美國)為例,一個月內提供了超過16萬個工作機會,創造了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僅玫琳凱就遍及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而作為全球化產業,直銷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絕不止這16萬的成千上萬倍。
社會責任從何而來,不是說只有為社會公益事業捐了多少錢才是社會責任,解決就業,為稅收做出的貢獻,這都是直銷產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體現。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是不長久的企業,那在危機時刻創造價值的直銷行業也同樣不能被社會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