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慈善音樂會走進新疆倒計時分享愛與感動
發布: 2011-12-01 11:12:04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疆網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員在表演歌舞《我的夢》第七段《化蝶》
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驚艷四座,感動全國觀眾。12月18日20時,他們將攜大型體藝綜合匯演《我的夢》,登上新疆人民會堂的舞臺。2012安利慈善音樂會將為新疆人民帶來更多美好和感動。
那天,你可以欣賞到:漂亮的新疆姑娘祖木來提,穿著美麗的晚禮服坐在輪椅上,演唱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用歌聲訴說生命的寬容和感動,訴說他們的堅持和夢想。
那天,你可以欣賞到:一群看不到美景卻聽覺敏銳的孩子,用耳朵聆聽、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再用手中的樂器奏出西方的爵士樂、奏出東方的《茉莉花》、奏出傳統的京劇,也奏出自己的感動和執著,向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問好。
那天,你可以欣賞到:無論是優雅嫻靜的芭蕾,還是激情十足的拉丁,或是熱情飽滿的民族舞,都能由一群無法聽到任何聲音的聾啞人跟隨節奏、踩著時快時慢的節拍,整齊地做出不同舞種的舞蹈動作,將舞蹈演繹得浪漫唯美。
那天,你同樣可以欣賞到:名為妞妞和黑黑的導盲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為盲人提供幫助外,還能和他們一起登上舞臺。帶著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們,“用腳去踏春天,用手去摸春天,用心去看春天”,用耳、用鼻、用手去想象和感受和煦。
“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耳朵,我是你的嘴巴,你是我的雙腿。”整場慈善音樂會的19個節目中,殘疾演員都要相互配合:盲人演員為聾人演員的舞蹈歌唱,聾人演員為盲人演員的節目作手語、舞蹈的表達。
“生命,總是有夢;生命,總有向往;生命,總有價值。”正如芭蕾手語詩《我的夢》所表達的那樣,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殘疾人們,用歌聲、用舞姿、用音樂和手語描繪的,也正是他們心中五彩繽紛的夢。
□鏈接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立于1987年,有100名平均年齡20歲的殘疾演員,37名平均年齡29歲的工作人員。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舞蹈統籌、音樂統籌等,也都是殘疾人。2000年,藝術團塑造了特殊藝術經典《我的夢》。憑借在各地的商演,藝術團不但經費自給,還設立了慈善基金捐助公益事業。
24年來,藝術團的足跡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際社會譽為“美與人性的使者”,被世界殘疾人代表大會稱為“全球六億殘疾人的形象大使、人類特殊藝術的火炬”,被聯合國機構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被胡錦濤總書記稱贊為“偉大祖國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