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中學老師干傳銷欠錢用教師身份詐騙400多萬
發布: 2012-01-16 10:53:27 作者: 張少華 張沁 來源: 濰坊新聞網

安丘某中學教師張某,自2005年至2011年10月,以資金周轉不開、低價轉讓銀行承兌匯票為名,利用教師身份詐騙其親人、朋友、投資公司等,共計400余萬元。1月14日,記者從濰城警方獲悉,張某已被濰城檢察院批準逮捕,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空手套白狼
詐騙31萬元
2011年10月24日,昌邑某銀行職員王某正在上班時,朋友張某火急火燎地跑到銀行營業廳找到他,并稱自己正在外地搞蔬菜批發,苦于資金暫時周轉不開,目前手里有36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但取提款日期還沒到,無法取出錢來,想將這36萬的承兌匯票換成31萬現金。
因王某拿不出這么多錢來,便與張某一同找到了在昌邑開印刷廠的徐某。徐某見不費功夫就能“白賺”5萬,況且還有銀行工作人員幫忙驗證銀行承兌匯票的真假,沒多想便痛快地答應了對方。
當徐某表示想要查看銀行承兌匯票時,張某稱匯票沒帶在身上,只要將錢打到他指定的賬戶上,他會馬上交付銀行承兌匯票。徐某心想,有銀行職員王某當中間人,也沒什么不妥,便于當月將31萬元分三次打進了張某指定的賬戶。
自將錢打給張某后,徐某便多次打電話給張某索要銀行承兌匯票,而張某都以出差為由拖延時間。徐某無奈,只得聯系中間人王某。2011年11月4日,徐某從中間人王某處得知,張某失蹤了。徐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馬上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許諾高額利息
騙來150余萬
濰城區人宋先生與張某是同學,2011年7月,多年沒有聯系的張某找到宋先生,并稱他目前在做外地做蔬菜生意,想用冷庫儲存一批菜到冬天的時候賣,從中間賺取高額的差價。但他一時沒有這么多錢,便想借宋先生一部分錢,同時許諾將支付高額的利息給宋先生。
自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宋先生陸續將150余萬元現金分多次打進了張某的賬戶。然而當到了約定的還款日期時,宋先生卻怎么也聯系不到張某了。意識到自己受騙的宋先生,便趕到濰城公安分局報了案。
接到報警以后,濰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一中隊牟光華立即組織民警對此案展開調查,通過對張某的社會關系及工作單位的走訪,得知張某已幾個月沒有上班了,目前下落不明,且張某剛買的樓房也已轉賣他人,警方隨即將張某列為批拘在逃人員。
就當警方對此案展開徹底偵查時,2011年11月23日,濰城民警通過技術手段得知,消失多日的張某目前已返回工作單位,民警立即前往其藏匿地點實施抓捕,并在安丘警方的配合下于當日將張某抓獲。
詐騙為還利息
拆東墻補西墻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張某,31歲,安丘人,安丘某中學教師。據其交代,2005年時,他的月工資只有1000余元,整日想著如何才能賺錢。2005年底,張某從銀行辦理了2萬元貸款,購買了一萬余元的設備干起了傳銷,開始了他的發財夢。很快到了還貸日期,張某卻沒賺到錢,他便向一位朋友借了2萬元還貸款,并承諾給朋友高額的利息。銀行貸款這塊缺口堵上了,朋友的還款日期卻到了,張某又從另一位朋友處借錢。如此拆東墻補西墻,張某所欠的利息越來越多,為了償還高額利息,張某想到了民間借貸。
張某稱,民間借貸的利息很高,6萬元的貸款,15天的利息就高達9000余元。為了從民間借貸處借到錢,張某便憑借自己的教師身份頻繁貸款,因為教師證可以提高他的信譽度。隨著借貸次數的增多,張某所欠的利息也越積越多。自2005年至2011年10月,張某詐騙親戚、朋友、投資公司共計400余萬元,而這些錢都讓他還了高額利息。
2011年11月初,為躲避債主追債,張某躲到南京一親戚家中。11月23日,他返回安丘,想繼續實施詐騙時被警方抓獲。據張某交代,他根本沒有銀行承兌匯票,為了讓買方相信,他便找銀行職員做中間人。2012年1月14日,記者從濰城警方獲悉,張某因詐騙罪被濰城區檢察院批準逮捕,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