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企業亮相保健品中國展 老齡化促市場繁榮
發布: 2012-06-07 10:32:42 作者: 未知 來源: 39健康網

6月5日下午,2012天然及營養保健品中國展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張大超出席。據了解,本次展會將于6月26日至28日亮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整體展示面積達到15萬平米,包括美國展團、巴西展團、新加坡展團、臺灣展團、浙江展團、廣東展團等在內的超過了2300家國內外企業參展。
健康產業年產值5600億 老齡化促進保健品市場繁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健康產業年產值5600億元左右,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審批保健食品11862個,2011年保健品市場容量突破千億。中國保健品協會與中國社科院每兩年聯合發布的中國保健食品藍皮書顯示,2010年我國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批準的保健產品總產值為2600億人民幣,預計2012年該產值將至少達到3500億人民幣。
張副秘書長介紹到,據調查統計,中國現有60歲以上人口1.7億,占人口總數的13.26%,而在人口老齡化同樣嚴重的美國,60歲以上人口僅3500萬,占總人口的11.36%。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已有20億超重肥胖人群。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強、超重肥胖人群的日益增多、再加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循證醫學的發展,未來中國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市場必將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保健用品與保健服務業也迅速崛起,產值達3000億元左右,規模僅次于美國,預計到2015年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而到2020年,市場總量將突破4500億元。
保健品行業亟需規范 消費者信心有待挽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健康產品的總需求量急劇增加。營養保健產業是健康產品中的朝陽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與此同時,國內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社會上對保健品行業的質疑聲此起彼伏,消費者對國內保健品也日漸失去了信心。
“要恢復消費者信心,企業首先要誠信自律,研發更多好產品,除此之外還要加強保健品科普宣傳”,張副秘書長表示,我國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企業做好守信生產之外,還應該對消費者進行保健品知識的科普宣傳,這種宣傳應該從營銷策劃的角度走出來,加強醫學論證,從科學的角度論證保健食品在促進消費者健康上的功效。只有讓消費者重新信任國內保健食品,保健行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據了解,本月底,我國保健品行業首部行政法規《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或將發布,屆時有望一改保健食品重審批、輕監管的現狀。隨著審批、監督程度的加強,以及相關體系的建立健全,國內保健品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野蠻生長”后,將戴上“緊箍咒”,我國保健品市場也將迎來良性發展的時代。
購買保健品忌崇洋媚外 懂選購要訣才是王道
國內保健食品負面事件頻發,導致我國消費者對國內保健品市場失去信心,漸漸傾向于購買國外保健食品滿足自己的健康需求。針對此種現象,張副秘書長提醒到,外國的保健品也并非一定好。
首先,國外的保健食品是按照外國人的膳食結構和身體體質進行生產研發的,由于營養需求和保健食品標準體系的不同,吃外國的保健品很有可能不但沒吃出健康反倒吃出疾病。
此外,外國的營養保健品營養價值也未必真的有宣傳所說的那么高。就日本蟲草市場來說,符合保健功效標準的菌類只有一種,但市場上的蟲草品種卻有上百種,也就是說,我們買到的很多日本蟲草保健品并非真的貨真價實。國外的監管體系也并不比中國好很多,殊不知,國外的保健品企業也會忽悠。有知情人士曾說到,外國保健品市場進入了“牛仔時代”,消費者可能淘到金子但也有可能淘到的是沙子或鐵。
由此可見,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迷信國外的品牌并不可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怎么選購保健品。張副秘書長介紹了挑選保健品的兩個要訣:一是要認清保健品生產批準文號,看是否有“藍帽子”標識。找到批準文號后,要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詢,該保健品是否真的存在。除此之外,還要看保健品名稱、產品功能、生產企業是否與網站內容一致,有一個字的不同也很有可能存在貓膩。二是要一字不落的讀懂產品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食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避免出現安全問題,獲得健康收益。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工商領導談直企監管問題 加快建立行業協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