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缺陷吸引做空機構盯上在華直銷企業
發布: 2013-09-05 16:11:56 作者: 張亮 來源: 中國經營報

“厲法空文”的現實下,多家海外做空機構開始緊盯中國直銷業
編者按/繼香櫞之后,美國調查機構接連將目光投向直銷領域并非偶然。中國直銷行業有著極大的市場前景,而現行的直銷法規雖極為嚴厲清晰,卻又面臨著執行不力的現狀,這些都使得中國的直銷市場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在今年8月份香櫞做空如新之際,美國數家投資調查機構也遠渡重洋,派遣調查人員和分析師在中國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調查和分析。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目前除了香櫞研究公司在華針對幾家在美國上市的中、美企業進行調查分析之外,來自于美國的獵鷹調查公司(FalconResearch)、美奇金(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JCapitalResearch)、布里杰資本有限公司(BridgerCapital)等調查機構或投資機構,紛紛在中國派駐分析師,并在中國各地雇用調查人員搜取證據。與香櫞不同,這幾家調查公司紛紛將調查的范圍限定在美國上市的直銷企業。
目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微博]股票市場上市的直銷企業共有13家,其中雅芳、康寶萊、如新、優莎娜、特百惠、RBCLifeSciences(美商泰康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6家上市公司在華開展直銷業務,而后三者在華并沒有取得直銷牌照。只要調查機構發現上述三家企業在華開展直銷業務的違法風險,便可做空后三家上市公司的股價。
潛伏取證
獵鷹調查,是一家坐落于美國克里爾沃特市的投資調查公司,Tony和Brian是這家調查公司的分析師和助理分析師。Brian通過電話告訴記者,他們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在一名叫姚娜(化名)的女士及另外幾人的幫助下,一直在收集證明多家在華美國上市直銷公司違反《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的證據。
5月23日,姚娜和她的“同事”們第一次來到了位于合肥的被調查直銷公司的安徽分公司。和預計的一樣,該公司告知她:成為該傳銷公司的一員,需要購買1.5萬元的產品。
6月6日,在該直銷企業的報告會上,姚娜聽到了關于如何進行多層級提成的詳細講解。而當6月8日,姚娜和另一名同事來到其位于北京的分公司,卻了解到北京的“入門費”降至5000元。對此,獵鷹的分析師認為,這是由于北京分公司和合肥公司的運作方式不同,與北京是首都有一些關系,因為北京分公司要接受更多的審查和監管。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姚娜還發現,該公司不僅有高額的入門費,還有明確的多層次計酬模式。
6月12日,姚娜見到了她的上線,對方要求她加入成為QSR(申請見習),但需要購買5000元的產品,接下來還要在半年的時間里賣出30000元的產品才能變成SR(業務代表)。姚娜被告知,做QSR可以有5%的銷售提成,一旦她成為SR,提成則增加到20%~25%,而且每個月她僅需要負責賣掉10000元的產品。姚娜的上線以及所有她的上家都能獲得該企業所有產品銷售額5%的提成。
6月18日,姚娜撥打了該公司的服務熱線,咨詢了該公司的支付體系,并了解到該公司直銷員的提成算法是:[(每月銷售總額÷1.17)×0.9]×提成率。而當姚娜再次返回安徽合肥的分公司后,了解到該公司的銷售提成達到6代,是很明顯的多層次直銷。同時,該公司的直銷員也鼓勵姚娜多發展下線。
姚娜告訴記者,每次調查所形成的英文報告,都構成了分析這家直銷企業涉嫌傳銷的主要證據。
由于報告的工作量較大,5月底,姚娜還通過互聯網站,為獵鷹調查招聘兼職調查員。5月份,姚娜在一個名為紅豆社區的網站發了一條招聘信息:高薪招聘兼職工廠調查員一名。該調查機構給開出的報酬是,每小時9美元折合人民幣55元,時間自己安排,無人監督。每周五通過西聯匯款發工資,3個工作日到賬。由于要用英文寫報告,求職者還被要求達到英文四級水平。
根據姚娜的招聘信息,招聘城市遍布了包括湖南常德,山東濰坊、泰安,遼寧沈陽、撫順,河南漯河、賓陽,江西撫州,廣西崇左、南寧,江蘇南京、徐州,浙江紹興等在內的20多個城市。
多方舉報
該報告的分析部分是由獵鷹調查的Tony和Brian來完成的。他們根據英文版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分析了姚娜和同伙們所完成的記錄中,調查對象有哪些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
根據中國2005年11月開始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簡而言之,傳銷行為有幾大特征:繳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發展下線以及明確的傳銷資金鏈。
獵鷹調查報告中的關鍵部分,是其調查團隊的兩名成員,在北京和合肥兩個城市和該直銷公司銷售網絡成員接觸后的記錄報告。獵鷹拿出的證據,都指向這三大特征。
與此同時,在獵鷹調查人員對這兩大城市門戶網點和銷售人員的接觸中發現,金字塔形的銷售網絡和資金鏈條清晰可見。
Tony和Brian接受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時說,他們整個團隊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調查這個行業,也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證據,如何做好下一步也極為關鍵。他們聲稱會將這份分析報告交給相關政府機構,他們目前已與中國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及公安部門的打擊傳銷辦公室等部門取得了聯系。
考慮到政府部門或許對待打擊傳銷的態度并不積極,Tony也做好了兩手準備,他們在調查過程中,對于這些直銷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收入報表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查出些該直銷企業少報收入、偷稅漏稅的情況,將這些報告交給國稅總局,由稅務部門來對這些企業進行行政處罰。
Tony認為,在華美國直銷上市企業在中國任何的負面消息,都會導致美國投資者的審慎對待。Brian告訴本報記者,必要時,獵鷹還會將分析報告交由美國證監會進行審查。此外,美國企業若在他國觸犯了當地法律,美國司法部門也會對該企業啟動司法調查。因此,美國企業只要被質疑觸犯了法律,面臨的將是多個層面的調查。
厲法“空文”
美國調查機構將目光投向直銷領域并非偶然。直銷行業極大的市場前景,與極為嚴格清晰卻又執行不力的直銷法規,使得中國的直銷市場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直銷專家禹路認為,當前全球經濟遇冷、股民信心不振的形勢下,美國的直銷企業要想繼續發展,離不開13億人口的龐大中國市場,因此若是關注直銷領域的投資機構必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而美國投資機構正是利用了這一背景來做空企業。
2012年4月17日,美國著名直銷新聞網(DSN)發布了2011年全球直銷100強初步榜單,該榜單所收錄的均為全球直銷企業收益最好的公司。根據該榜單顯示,美國直銷企業仍占據大半江山。雅芳依然全球領先,安利居第2位,康寶萊排名第3,玫琳凱排名第6,優莎娜排名第17,嘉康利排名第21。在百強中,已有38家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除了10家拿到直銷經營許可證外,剩下的28家要么是以傳統商業模式或以直銷模式進入卻公開否認的模糊模式,要么是放任經銷商以“偷渡”模式進入,以最低的市場成本在中國內地試探運營。
中國直銷法規與其他國家有很大差別,在許多方面的嚴格程度出乎外國直銷公司的想象。諸如,中國不允許直銷組織跨省市發展,要求直銷公司在其從事業務的地區建立固定的服務網點,以保證售后服務;凡五年內有違法經營記錄的外國公司,不能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政府公務人員、醫務人員、現役軍人、教師及全日制在校學生,不得加入直銷員或兼職從事直銷;境外人員不得在中國從事直銷培訓;直銷公司對于直銷人員的商業活動負法律責任,除非能證明與本公司無關;直銷公司給予直銷人員的報酬,只能按其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來計算,不得對其推薦新人入會而進行獎勵等。雖然法規制定得相當嚴格,但是在實際經營中,能夠不違規的企業寥寥無幾。
為此,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對美國調查機構的做空行為表示贊成。他認為,中國目前的直銷市場非;靵y,直銷法規很嚴厲,卻遭遇執行不力,讓很多拿著直銷牌照的企業從事著傳銷的勾當。外國調查機構來華調查,不僅會規范國內直銷企業的合法經營,更可以讓更多的直銷員認識到國外直銷企業的原本面目,從而避免深陷其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