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康力涉嫌向傳銷公司出租牌照 被稱山寨商務部
發布: 2012-12-01 10:08:26 作者: 張亦非 來源: 中國經營報

編者按/ 大多數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按相關規定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從事直銷經營。然而,筆者調查了解到:廣東康力卻將難得的直銷牌照當成了“豬肉”租給了多家涉傳企業,并將這些無照黑戶納入了自己的“保護傘”下,收取“保護費”。因此,康力在業內甚至獲得了“山寨商務部”或“商務二部”的稱號。
“今年六月份,我們就已經全面停止與其他直銷企業的戰略合作往來。完全按照商務部直銷管理系統的規定,僅在深圳六區銷售加州熊牌靈芝膠囊、加州熊牌銀杏膠囊。”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康力”)行政部史經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廣東康力所稱的戰略合作,實際上就是被直銷界人士稱為的“租賃直銷牌照”。近日,幾位直銷界資深人士向筆者透露,2010年以來,廣東康力宣稱自己有軍工企業的背景,利用自己擁有直銷牌照的優勢,與其他未取得直銷牌照的企業進行所謂的戰略合作,簽訂分銷協議。而這些未獲牌的直銷企業在進行直銷業務時,紛紛打著康力的旗號與自己的系統相結合,從事涉嫌傳銷的直銷業務。
10月23日,湖北省公安廳通報該省應城市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涉案金額高達2.8億元人民幣。一個叫做“康力樂信國際科技集團”的傳銷團伙,與廣東康力聯系在了一起。
急于撇清涉嫌傳銷
據湖北省公安廳通報,2011年至2012年,“康力樂信國際科技集團”利用互聯網、打著推銷某款聊天軟件的幌子,從事網絡傳銷活動。該組織在中國內地劃分50個分區、發展會員7.6萬余人。
經統計,該網絡傳銷團伙涉案總金額高達2.8億元。今年11月,應城市公安局成功偵破此案。日前,筆者電話采訪應城市公安局,詢問廣東康力是否牽涉其中,該局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受害人舉報,在其購買樂信國際的長途電話軟件產品前,曾看到過廣東康力公司的資料宣傳。不過該工作人員強調,由于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還不能確定廣東康力是否與該團伙有聯系。
筆者輾轉聯系到一位樂信國際的受害人李鵬(化名)。李鵬告訴記者,在其加入樂信國際之前,他的朋友,也是其上線,給他傳了很多電子文檔資料,資料中不僅包括樂信國際誘人的獎金制度、夸張的未來前景,還包括廣東康力總裁王君平親赴“澳門樂信國際全球啟動盛典”的視頻資料。
該會議是于今年3月26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舉辦的。在這個視頻中,王君平面對著數萬人的盛典會場,首先介紹了廣東康力的歷史和實力,然后王君平露骨地表示,康力的英文拼寫“KL”將原本的康力延展至康力與樂信結合這層含義。王君平還自信滿滿地表示,目前康力在內資直銷企業里排名前十,相信有了樂信國際的加盟,擠入全國前三肯定不成問題。
這一視頻資料,也讓廣東康力飽受質疑,網絡上甚至有傳言廣東康力董事長許瀞予正在接受審查,不過這一消息后來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廣東康力行政部經理史先生告訴筆者,康力確實曾與樂信國際有過洽談,當時他們想借助于康力擴大銷售渠道,但廣東康力一直拒絕在直銷領域與樂信國際的合作。史先生表示,樂信國際的經銷商若想經營康力的產品,需在銷售所在地合法注冊;若有樂信的經銷商想進入直銷領域,需經過康力公司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并參加考試,取得直銷員證之后,只能在康力的直銷范圍——深圳,開展直銷業務。
但是,對于10月底樂信國際在湖北應城市涉嫌傳銷一案,史先生宣稱該案與康力無關。“湖北省專案組人員到康力集團了解情況,并查看了康力的供貨記錄,并未發現與樂信國際有關聯。廣東康力還為應城市公安局收集來自于樂信經銷商受害人的舉報。”
四處租賃直銷牌照已久
樂信國際,并非廣東康力的首個“戰略合作”企業。由于廣東康力四處以戰略合作或者分銷協議的形式,將直銷牌照變相租賃給了眾多的涉傳企業,因而被業內人士戲稱為“山寨商務部”或“商務二部”。
廣東康力有著神秘的身份,其董事長許瀞予(鄭軍)曾聲稱,廣東康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下屬的大型國有企業、軍工企業,集醫藥、物流、直銷、電子商務、加盟連鎖、國際貿易于一體。
神秘的背景讓廣東康力顯得氣勢如虹。據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透露,廣東康力先后一共“整合”了廣東一大國隆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致明德量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法蕾雅日用品有限公司、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RIIX 艾瑞克斯等十幾家企業。這些跟康力合作的企業中,有正被國家執法部門打擊處理的涉傳企業,有尚未結案的企業;有很早的老牌企業,也有幾家今年剛注冊的;有國內的,也有在境外的,五花八門,良莠不齊。
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上的公告,證實了曾經與廣東康力的合作。2011年10月2日,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攜手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開啟戰略合作,進軍黑茶產業。在雙方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兩家企業將進行全面的戰略合作,并共享雙方的優勢資源,共同成立“康力—華萊營銷體系”,且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有的經銷商隊伍全部進入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成為“康力—華萊營銷體系”系列產品的專門營銷隊伍。
然而,就在廣東康力與湖南華萊合作之前,2011年4月,吉林省長春市工商部門已經對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春辦事處涉嫌傳銷一事進行立案調查,隨后湖南華萊又在多地遭到查處。
廣東康力為何會選擇與一家有著傳銷嫌疑的非直銷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對此,廣東康力并未作出回應。不過在短暫的蜜月之后,2012年7月,湖南華萊在其官方站上公告,華萊已于2012年4月解除與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的合作關系。
康力不僅與這些未獲牌照的直銷企業進行合作,還與一些直銷團隊簽訂合作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廣東康力董事長許瀞予曾親赴廣西,參加上萬人的直銷啟動大會,在一些論壇上還出現了她在該廣西夢航團隊的講話照片。據知情人士透露,與康力合作的團隊有夢航團隊、大體系、向日葵(5.310,0.03,0.57%)團隊等。與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團隊的合作都形成了不同的康力——某某營銷體系。
筆者獲得的內部消息顯示,今年6月,廣東康力要求所有掛靠公司于2012年9月1日之前,必須改成和康力公司一樣的獎金制度,否則停止合作。據了解,很多掛靠的直銷公司尤其是靠多層次獎金制度吸引人的公司,對此制度極為不滿,一些公司與團隊紛紛解除與康力的合作協議。
廣東康力史經理也承認與多家企業有戰略合作,但是他同時向筆者宣稱,這些企業與廣東康力進行的是非直銷領域的合作,且湖南華萊、北京致明德、北京法蕾雅等公司并未與康力形成合作。
對于康力公司的回應,李旭一針見血地指出,康力與其他未拿牌照的直銷企業進行合作,本質就是在租賃直銷牌照,雖然不能明確合作費用,但是康力肯定從中獲利不少。康力申明的一些未合作的企業,不過是在合作過程中解除合作的企業。
據了解,廣東康力因其直銷牌照的價值曾被多家企業看好。曾有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植物看重廣東康力的直銷牌照擬出資2360萬元,幾乎達成并購協議,但終因細節問題未能達成一致。2008年8月底,中國植物也曾公告稱,已收購廣東康力全部股本,從而完成國內首個直銷牌照收購案。但僅僅幾天過后,廣東康力一改之前言論,并堅決否認出售已獲牌照。
撇不開多層次直銷
與康力合作的企業不僅涉及多層次直銷,甚至連一直自稱合法經營的康力,其獎金制度也屬于多層次直銷模式。
在康力的獎金模式中,加盟商可以得到四種獎金:直接推薦獎、業績獎金、輔導獎金、分紅。而最能體現出多層次直銷的是業績獎金和輔導獎金。
以鉆石卡直銷商為例:每個加盟商的業績獎金=第2線整組業績×10%+第3線整組業績×10%+第4線整組業績×15%+……第N線整組業績×20%。而經銷商的輔導獎金=第一代業績獎金×5%+第二代業績獎金×5%+第三代業績獎金×10%……
在我國2005年9月2日公布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中,已明確禁止團隊計酬。而上述模式即已屬于傳銷。
對此,直銷專家胡遠江表示,團隊計酬在直銷業界已屬于慣例,跨區經營中更是普遍。在他看來,目前出現的很多問題,并不是企業違規的問題,而是直銷法與目前的直銷環境存在較大的不適應。他認為,若是以銷售為目的多層次直銷模式并不違規,但是以拉人頭組建團隊為目的的多層次模式則是走進了傳銷的死胡同。
直銷專家天問也認可胡遠江的觀點。不過,他同時還大膽指出,目前國內的直銷行業現狀特別糟糕,已經形成了一種難以循環的食物鏈生態:政府主管部門——直銷企業老總——操盤手——經銷商頭目——小經銷商。他認為,這一生態鏈已經發展成從上往下層層盤剝的一種現狀,在這條生態鏈之下,小經銷商始終是被盤剝的對象。
上一篇:康美藥業原董事長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2年 下一篇: 康力前副總潘安娟:我沉默并不代表我承認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