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為美麗中國添彩 麥予甫:踐行環保理念
發布: 2012-12-26 15:36:08 作者: 未知 來源: 光明日報

中央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口號以來,不少在華外企積極響應,表示要在節能環保、建設生態文明方面有所作為。記者就此采訪了全球知名化妝品企業玫琳凱公司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分享這位素有“社會企業家”之稱的外企負責人的環保觀。
12月初的一個周末,15名玫琳凱志愿者走進上海三林世博家園市民中心,與32個家庭開展環保主題活動,通過垃圾分類知識趣味講解、垃圾分類互動游戲體驗等生動的形式,從改變環保意識出發,幫助更多家庭養成良好的環保生活習慣。玫琳凱公司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表示,這次活動是為了向社會推廣環保理念,培養家庭和兒童的環保意識,“為美麗中國添彩”。
麥予甫加入玫琳凱公司已經15年了,見證了這家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公司在中國扎根成長的風雨歷程。他認為,企業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后,要考慮的是如何能持續發展要實現持續發展就不能以利潤為驅動,而要以價值為驅動,要能夠不斷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這些利益相關方不僅包括投資方、消費者、員工,也包括整個社會。企業必須積極地承擔其社會責任,為社會和環境作出貢獻。“就生態文明而言,我們今天的行為將對人類未來的生活質量產生深遠影響。所以,玫琳凱希望能通過不斷踐行自己的環保理念,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作為與“美麗”二字息息相關的化妝品企業,玫琳凱致力于美化人們的生活,也向來關注環保。“我們為中國消費者帶去美麗的同時,是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麥予甫說,“在我看來,企業的經營活動,本質上都是從自然界提取資源,再轉化為財富的過程。如果只是一味地提取,很快所有的資源都會用光,企業的經營也就無法繼續。作為企業,只有不斷地回報自然,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據麥予甫介紹,在中國,玫琳凱近年來致力于將環保低碳的理念注入到生產、包裝、物流、辦公、員工參與等各個方面,不斷從自身出發尋求更綠色的方案。
在生產環節,2011年,玫琳凱作為國內化妝品業首家使用環保材料作填充物的公司,在訂單箱內開始使用全新環保生物可降材料,使用后可完全生物降解,在加工生產過程中也不產生廢水、廢渣和廢氣;
在包裝環節,自2010年起,盡管每年會增加投入超過30萬美元,但玫琳凱仍堅持將產品外包裝上的收縮膜從PVC材料升級到環保性能卓越的OPS材料,該項目每年可節省塑料的使用量超過16噸;
在物流環節,2011年,玫琳凱將原本的三聯訂單改為單聯訂單,除了保留一聯供銷售隊伍查看,另外兩聯革新為電子信息,該項目一年可節省用紙超過840噸,相當于5,880棵大樹;
在辦公方面,2010年起,玫琳凱將原來辦公室里使用的所有打印機、復印機、掃描機和傳真機更新為統一的四效一體機,并將紙張使用模式默認為雙面黑白打印,相比于原來的影印方式,該項目可減少碳排放超過38%;
在員工參與方面,玫琳凱鼓勵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盡力做到節水、節電,開展無紙化辦公,同時還激勵員工積極貢獻“節能環保金點子”,每年都能收集到數百條“金點子”……
“不要小看這些點滴的努力,它們積累起來產生的環保效應是驚人的”,麥予甫說。他舉了個例子:2008年,玫琳凱在中國開始停止使用白色塑料袋,同時向銷售隊伍、消費者及公眾推廣企業自己設計的環保袋,并將推廣環保袋的收入用于植樹造林。截至目前,公司已通過該計劃減少使用白色塑料袋超過2,000萬個,累計籌款62萬元,植樹超過10萬株,綠化總面積達到934.8畝。
在全面而具體的企業環保措施之外,玫琳凱也積極注重向社會推廣環保理念,尤其是在社區兒童和青少年中倡導環保意識。“生態文明建設是從觀念的改變開始的”,麥予甫認為,環保也要從娃娃、從年輕人抓起,所以玫琳凱經常舉辦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趣味環保教育活動,并積極鼓勵大學生的環保實踐。2011年,玫琳凱面向上海和杭州的在校大學生征集公益夢想。獲得冠軍的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環保計劃。他們從校園內的廢棄紙張入手,建立起再生紙回收體系,之后再與再生紙廠對接,同時,推廣再生紙產品,將這一環保理念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再生產品回到社區。目前,玫琳凱已經開始幫助這些學生實踐該計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