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慈:反腐是大陸直銷行業的共同期待
發布: 2013-01-16 21:01:39 作者: 李久慈 來源: 直銷世紀

近來在大陸各界有一個共同熱議的話題,就是關于“反貪腐”。 中共十八大順利結束,新的領導班子上臺后,從黨中央開始便掀起了一股清廉反腐的浪潮,這讓老百姓對于這個積累民怨已久,事關“亡黨亡國”的大問題,終于浮上了臺面。
在大陸由于政治體制的原因,造成了數十年來,各級官員的行為缺少超然客觀的監督機制,加上法律與行政裁量權分際不清,各個部門與各級政府擁有較大的行政裁量權,于是就出現了執法單位屢屢濫權,自由裁量;此外,在黨的監督下,新聞媒體報導受約束,民眾反映的力量薄弱,于是就出現了在其位者得運用職權與人脈關系取得不當利益。
貪腐被視為不進步、不民主、不開放的象征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2012年貪腐印象指數”報告,臺灣在參與評比的176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為37名,在東亞居第4名,僅次于新加坡、香港及日本。而大陸地區得分只有39分,排在第80位。貪腐問題造成日益強大的中國,在國際地位上被視為不進步、不民主、不開放的象征,因此,解決貪腐問題勢必是中國新一代領導班子既重要且急迫的問題。
大陸的直銷行業一直是貪腐問題的受害者,不論是拿牌企業或未拿牌企業多少都面臨與處理過類似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來自于直銷法規的不完善、直銷企業運營的規定不合理,并且賦予過多部門參與直銷行業的監管。
舉一個屢見不鮮的例子,就是各地方對于違規或違法直銷活動的查處,部分地方公安部門積極介入,針對違反法規的直傳銷行為采取沒入、拘提、罰款等手段。表面來看,這些取締行為并無不當,但是就實際案例深入了解,就會發現諸多疑點:第一、沒入的資產、現金如何處理?第二、罰款的依據為何?金額標準何在?罰款繳交到什么單位?有無開立收據?繳交的罰款如何處理?第三、被拘提或遭判刑,和繳交罰款之間有無相關性?是否存在著關說或是私下收賄放人的情事?
貪腐之于直銷,解決之道就是加速開放管理
腐敗的問題存在于公器私用,利用職權謀取不當利益。當職權的行使攤在陽光下,當職權的行使與個人私利無法掛勾,腐敗的現象就會減少。在中國直銷行業的經營行為,存在著先天的違規或違法的隱患,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定,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很難保證不會違規或違法。于是就滋生了相關管理單位的執法力度與對象選擇性的裁量空間,腐敗問題也就產生在這些模糊地帶。
改善直銷行業面對官員貪腐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加速直銷開放管理,對于申牌中的直銷公司給予合法經營空間,并提高申牌審核的行政效率,縮短審核時間,降低直銷門坎。讓多數的直銷行為都實際納入管理范圍,減少工安部門介入空間。如此一來,直銷行業的秩序只會更好不會更亂。
我問過一些大陸朋友,你們對中國政府解決貪腐問題有信心嗎?我相信這個問題也是所有人心中的問題。
上一篇:胡遠江:為什么行業整體復蘇,而團隊領... 下一篇: 艾家凱:二維碼——直銷商品的“身份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