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海達公司產品自稱“功能食品”,竟當藥品出售
發布: 2013-05-11 08:59:29 作者: 未知 來源: 人民日報

海達公司生產的一些無批號產品。
尹若雪攝
河南海達公司部分產品既無藥品批號,又非保健食品,卻稱具有治療功效——
自稱“功能食品”,竟當藥品出售(熱點解讀·調查)
核心閱讀
近日,有讀者反映,河南省南陽市海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多種產品沒有批號,并在銷售中虛假夸大宣傳,稱具有治療功效。記者隨后對此展開調查,發現該公司的部分產品既非保健食品又非藥品,涉嫌欺騙消費者,也暴露出監管的空白。
消費者稱,吃了四瓶“藥”,病情未好轉反有副作用
河南省南陽市的賈先生告訴記者,他的老伴長期半身不遂,患有老年癡呆。有人向他推薦了海達公司生產的號稱能治療“老年癡呆癥”的組合套裝產品。賈先生花了近兩千元買了四瓶“藥”,老伴吃了一個多月,病情非但沒有像店家宣稱的“吃了就有效,一個月病就能好轉”,甚至還出現了副作用。賈先生趕緊讓老伴停“藥”,一段時間后,副作用逐漸消失。
而這些所謂的“藥”既沒有藥品的批號,也沒有保健食品的批號,甚至沒有生產許可。
在南陽市海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網站上,該公司自稱主要從事醫藥、化妝、保健及人體健康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公司產品介紹宣稱,一些產品有明顯療效,如康態素2號(舒常丸)“能從根本上解決腹瀉、慢性結腸炎”,核美牌青伊沖劑(兒童專用)可“幫助兒童防蛀牙,降火排毒,改善便秘等”。
在該公司的一家加盟店,店老板熱情地向記者推薦“糖尿病套餐”、“冠心病套餐”和“胃病套餐”等,每種套餐都由四五種產品搭配而成。老板稱,這些套餐100%有效,而且很快起效。
同時,還有人反映,海達公司除涉嫌生產偽劣“保健食品”和“藥品”外,組織銷售的方式也非常可疑。
退休工人朱女士說,2009年,她路過海達公司,看到很多人說要去“聽課”,出于好奇,便跟著一起進去。“老師”們除了講授海達公司各種產品的功效和企業發展愿景,還花大量時間教大家怎么發展下線賺錢,并稱掙夠了300萬,就可以退出,每個月還可以領1萬元退休金。
“但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賺夠300萬。”朱女士曾拿出5000元,加盟了海達公司的一家“社區店”。然而,加盟后她才發現,產品無效沒人買,也發展不來下線。
據介紹,海達公司招人加盟的“黑桃A人體健康養生館”分旗艦店、標準店等檔次,需要交2500元到3.5萬元不等的加盟費,發展新加盟者可以得到獎勵。
“天天教我們發展下線,給洗腦,特別像傳銷。”一位加盟者說。
銷售產品超特許經營范圍,無批號產品當藥賣
幾位加盟者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加盟海達,是因為這家公司在宣傳中聲稱,他們是商務部特許經營的企業。
記者在中國商業特許經營網的信息管理系統中查到,海達公司備案的特許品牌只有“黑桃A”。而海達公司事實上銷售的產品,除了黑桃A育發露等產品外,還有其他幾個品牌的幾十種產品。
記者來到南陽市紅廟路附近的一家黑桃A人體健康養生會館。約10平方米大小的昏暗門店中,靠墻的架子和柜臺上擺著滿滿幾十種產品,有藥膏、沖劑、丸狀和膠囊產品,還有外用洗劑和美白套裝等,都標著南陽市海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制造。
店里,一位自稱“羅老師”的男子說,“這是南陽的總店。產品全部都是海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隨后,便向記者宣傳產品的神奇效果。
“便秘腹瀉、胃痛統統可以用青伊,包括假性高血壓,我這一款產品統統可以調理得非常好。”“調理疾病用膠囊,養肝護肝用沖劑。”“羅老師”向記者推薦青伊雙歧魔芋膠囊和魔芋果膠沖劑套裝。
記者分兩次購買了該公司生產的“眼膏”、“痤康膏”及洗發生發等多種產品,打折后一共是4400多元,銷售者均拒絕開具發票。
接著記者來到海達公司,廠區內有一個產品展銷廳,有近百平方米的面積、三四個工作人員,架子上的幾十種產品跟“羅老師”店里的一樣。加盟商可以直接來這里取貨。
記者注意到,無論在加盟店還是廠里,加盟商和工作人員都稱產品為“藥”。
記者發現,在買回的產品中,一部分膠囊和丸狀產品外包裝上找不到任何衛生許可標識,也沒有藥品或者保健食品的批號,其他一些產品也有同樣的問題。
多款產品無批號或批號過期,產品類型難認定
那么,這些產品到底應該如何歸類呢?
南陽市質監局食品監督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在看過產品后說,這些東西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不是食品。按照產品上的宣傳介紹,可能屬于藥品或者保健食品。
記者又來到南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說,這些產品雖然按照藥品功效宣傳,但批號既不屬于保健食品也不屬于藥品。
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的桌子上也有幾瓶海達公司產品。據介紹,這是他們發現的“問題產品”,“國家沒有批準,所以就沒有安全性”。但是,他又表示,由于不在其監管范圍內,他們無法監管,只能打報告向上級說明情況。
河南省衛生廳副廳級巡視員趙連洲告訴記者,海達公司提供給加盟者的材料中,蓋有公章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確實是經過衛生廳審批的,但新的食品安全法頒布后,因為職能調整,企業需要由質監部門發給生產許可證。舊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在有效期內可以繼續使用,而海達公司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已于2011年過期。
隨后,記者在質檢總局的網站上查到,海達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許可產品名稱只有食用香料香精。
在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該公司生產保健類食品的備案生產品種只有核美牌黑豆丸及幾種受托生產的產品。
此外,海達公司生產的一款價值850元的“核美維他命美白祛斑套裝”,批號早已過期;其他多種外用膏狀涂物,也存在批號已經過期的情況,而且其中一些是按照保健食品申請的批號。
多次曝光仍然銷售,“功能食品”鉆了監管漏洞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專家委員會主任邱寶昌表示,藥品管理法有明確規定,非藥品嚴禁宣傳治療預防疾病的功能和療效。如果海達公司的部分產品不是藥品而宣傳有治療效果,就是隱瞞事實,虛構了功能,是一種誤導。
他還說,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保健食品也不能宣傳治療和預防功效。像這些沒有任何批號、標準的普通商品當作藥或保健食品去賣,就涉嫌制售假藥,涉嫌虛假宣傳。
記者采訪中發現,海達公司曾多次因虛假宣傳、產品無批號等被舉報,也曾被山東、廣東等地的監管部門曝光。2012年3月,有媒體曾報道該公司生產的核美牌“狗腎”益智仁膠囊涉嫌虛假宣傳。
為什么海達公司被多次曝光后仍然能繼續生產經營?專家指出,非法的高額利潤讓不良廠家鋌而走險,消費者對藥品、保健食品辨別不清楚,也容易聽信虛假宣傳。
海達公司一位姓張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的這些產品既不是藥品也不是保健品,而是功能食品。
對此,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委員于斐告訴記者,海達公司的情況有一定普遍性。某些不良企業使用過期失效的批號冒充藥品和保健食品。特別是由于目前國家對功能食品沒有明確界定,一些廠家往往稱自己的產品為功能食品以逃避監管。
于斐認為,各職能部門應該相互合作,共同整治這塊監管盲區。另外,還應從源頭抓起,提高生產企業的門檻。(記者 程晨 《生命時報》記者 尹若雪)
上一篇:康美藥業原董事長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2年 下一篇: 康力前副總潘安娟:我沉默并不代表我承認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