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暴利揭秘:80元原料成品賣1700元
發布: 2013-05-25 11:18:32 作者: 朱萍 來源: 21世紀網

雌激素疑云
日前,一位認證為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的微博,稱所有口服膠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騙人的”,若有效果則可能是添加了雌激素。這將膠原蛋白及其生產廠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按照“燒傷超人阿寶”的觀點,膠原蛋白經過消化道分解后成為氨基酸或幾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而氨基酸是所有蛋白質的組成成分,肉蛋大豆等食物中都有蛋白質,因此膠原蛋白和這些普通食物并無區別。
“燒傷超人阿寶”于5月19日發表微博稱,“最后鄭重提醒:吃了(口服膠原制劑)無效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有效反而危險,因為里面幾乎肯定添加了雌激素。”
上述觀點也得到了包括諸多營養專家在內的專業人士認同。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教授5月23日向21世紀網表示,膠原蛋白在人體內分解后就是氨基酸,沒有什么確切的作用。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撰文表示,吃膠原蛋白并不能直接增加體內膠原蛋白合成,“也沒有證據證明其營養作用超過雞蛋、大豆等普通食物中的蛋白質。”
其實,關于膠原蛋白的爭議并非第一次。
2010年方舟子多次撰文披露膠原蛋白美容謊言,產品不具備任何特殊功效。
2012年10月,老牌藥企貴州百靈膠原蛋白飲品,也曾面臨“夸大宣傳”的質疑。當時貴州百靈請來專家分析膠原蛋白在國內外食用的現狀,舉出它確有保健效果的論文、案例,但仍不能令質疑聲完全平息。
企業玩概念消費者買單
來自日信證券一份研報中稱,未來國內膠原蛋白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不會低于20%,依據成熟國家的增長比例,2015年國內膠原蛋白市場將達到1000億元。東寶生物中研普華《2011年中國生物膠原蛋白市場分析及投資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膠原蛋白消費約1萬噸,預計到2015年需求量有望提升到2萬噸。
需求市場持續的增速,使得近年來膠原蛋白保健品市場逐漸升溫,其“美容靚膚”的宣傳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企業也加入到這個新興市場。東寶生物、貴州百靈、同仁堂、湯臣倍健等上市公司也加入了生產膠原蛋白產品的行列。
網絡直銷的LUMI品牌膠原蛋白產品知名度最大。據該公司資料介紹,該公司的LUMI膠原蛋白占中國市場半壁江山。
21世紀網在“天貓”網站發現,一家專門賣“出口魚膠原蛋白粉”的店鋪月銷超過1100件。某金冠賣家的“日本MEIJI明治金裝膠原蛋白粉”月銷售712件。
史立臣認為,膠原蛋白產品的銷售就是企業在玩概念。他向21世紀網表示,膠原蛋白其實早期是生產者從“水解膠原蛋白”中創造出的概念,這一個概念有個關鍵詞:白,也就是增白護膚美容,說白了就是明膠,后期的宣傳都是根據創造出的概念形成和衍生的。
但對于膠原蛋白產品,我國保健品沒有臨床觀測數據,審批制度也不嚴格,具體功效的審查缺乏科學數據支撐,全憑生產企業自說自是,史立臣表示。
營業醫師王興國也表示,口服膠原蛋白之所以成為時髦的保健方法,與廠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事實上,為獲得高額回報包括膠原蛋白上市公司在內的生產企業在廣告上投入頗多。
貴州百靈邀請了章子怡作為形象代言人,東方海洋則邀請了趙雅芝,業內人士稱雖然不清楚具體廣告代言費,但可以肯定的是價格不會低。而東寶生物還專門為此成立了北京設立營銷公司,且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宣傳其“圓素”品牌,其年報稱為推廣膠原蛋白投放大量廣告,2012年銷售費用大增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