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觸電”:購物網站成新平臺
發布: 2013-10-16 08:56:20 作者: 朱翃 來源: 半月談網

“把1元錢當2元錢花,把今天的消費變為對明天的投資。”某商業網站的廣告語頗有吸引力。然而,網站的背后卻是一個龐大的傳銷團伙,對所謂“前衛商業理念”的認同也掩蓋不了參與者對一夜暴富的癡迷與貪婪。
不久前,上海警方破獲一起涉及28個省份的特大組織領導網絡傳銷案,并聯合浙、皖等多地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查獲6900余名傳銷人員。截至案發時,該團伙利用網站傳銷獲利近6000萬元,涉案金額上億元。
網上商城暗藏傳銷通道,近7000人成為“會員”
今年3月,上海警方接到工商部門遞交的線索:滬上一家名為“城商城”的公司有組織、領導傳銷的嫌疑,警方立即根據線索展開調查。
打開“城商城”網站的主頁,首先就能看到精美的購物頁面,其中日用品、化妝品、手機家電等應有盡有,似乎和普通的電子商務網站并無區別。可再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某些商品的標價似乎有些反常。
一款三星熱銷手機在“城商城”的標價為5038元,而同款手機在某知名電商網站上只需4099元。雖然高出近千元,但交易記錄顯示,每天仍有十幾至幾十筆不等的成交量。這個反常的現象引起了偵查員的注意。
警方調查發現,該網站除了對外有一個公開銷售頁面外,還有一個VIP通道,通過這個VIP通道注冊后,才有資格購買標價為3800元、8800元和15000元的三個套餐。而套餐內容,都是一些不知名品牌的日用品和化妝品。而VIP用戶在注冊時,必須填寫“推薦人”。
“我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家以銷售日用品、化妝品為名,用拉人頭方式收取會員費等形式從事網絡傳銷的網站。”上海經偵總隊四支隊副隊長徐勤告訴半月談記者,“填寫推薦人,表明是誰推薦你入會,以方便日后返利。”
今年5月,警方抓獲“城商城”公司、也即該傳銷團伙的“首腦”劉某。最近,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滬、浙、皖多地警方聯合收網,抓獲22名犯罪嫌疑人,凍結相關涉案公司的銀行賬戶,查扣了網絡服務器。而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里,該傳銷團伙已經發展6900余人成為會員,遍布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28個省份。
“最前衛投資理念”蠱惑,精心包裝牟取非法利益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這起傳銷案的“首腦”劉某,曾因非法經營罪入獄。2012年四五月間,經過精心設計,劉某建立了“城商城”購物網站。
雖然該電商平臺銷售的商品價格明顯高于其他網絡商家,但通過“消費也是投資”、“你當老板我投資,你收益我來擔風險”、“工作就是休閑娛樂”等所謂“最先進立體商業模式、最前衛投資理念”,網站成功吸引了大批客戶。這些客戶在認購了從3800元、8800元到15000元不等的商品后,就可以成為會員。
“有了做工精良的購物網站撐門面,公司就有了正面形象,再加上宣傳攻勢,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劉某表示,在他們的網絡宣傳資料中,吹噓以電子商務B2B、B2C為平臺,結合超市及物流、金融和保險服務,并宣稱“讓您一元錢當兩元錢用,讓消費變為投資,給你養老、分紅……”
“城商城”公司以“會員轉為職員”的方式要求會員再發展下線,并根據他們發展下線人員的多少,制定了大區經理、總監、經理、員工、導購一代、導購二代等不同級別的金字塔架構晉升模式。
而根據級別的高低,參與者能享受不同的返利。徐勤向半月談記者介紹:“例如,你鼓勵朋友購買了3800元的套餐,你就可以獲得10%返利;如果朋友再拉來客戶,你又可以獲得那客戶購買金額的15%作為返利。”
此外,該組織的運營方式具有相當的隱秘性。其主頁面和普通的網絡商城無任何差異,同時也支持支付寶以及各類網銀支付。而真正的傳銷網絡實際上隱藏在所謂的“VIP”登錄框后,傳銷人員需要填寫推薦人才能登錄。
實際上,這一切不過是傳銷手法的新面孔,實質并無變化。在收益方面,除了劉某和10多位一開始就加入組織的“骨干”能獲利外,絕大部分人處于虧損狀態,而數千萬元的資金都被劉某轉入了自己在外省市的私人賬戶。
警方表示,以類電商平臺的形式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手段來進行傳銷活動,已經在東部沿海地區冒頭。傳銷活動在操作中需要一個標的物作為載體,類電商化的傳銷不僅可以使資金交易更為簡單,而且無需太多線下活動,隱秘性極高,更具危害的是“觸電”之后傳銷組織的膨脹速度極快。
傳銷新變種不改“圈錢”本質
警方和相關專家表示,傳銷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形勢,但無論如何,其“金字塔式”層層發展、拉人頭的核心不會發生本質變化。對于普通群眾而言,一方面是要提高警惕,對類似拉人入伙的“加盟”有清醒認識;另一方面要避免因為不勞而獲的心理而陷入傳銷的圈套。
今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聯合舉行打擊傳銷通報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傳銷活動經過多方的整治、打擊已有所收斂,但傳銷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更具有欺騙性、手段更加隱匿、發展速度更快等。為此,將采取“網絡巡查與日常監管相結合”、“跨省市區域聯合打擊”等5項措施嚴厲打擊傳銷活動。
目前,上海等大城市在全國打擊傳銷犯罪的網絡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東部沿海地區網絡的普及度較高,互聯網電商平臺發達,網上銀行以及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使用廣泛而便捷,資金運作的平臺因而更寬廣。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楊烈毅分析:“一些傳銷組織呈現總部立足上海、輻射周邊地區的態勢。”
“目前社會上浮躁之氣、拜金之風仍然比較濃,加之處于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心理和期望都會比較復雜。有些人是出于對金錢的貪心和不勞而獲的心理,還有些人是在親朋好友的蠱惑下,加入了傳銷組織。”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周建國表示,對于傳銷騙局的新型組織形式、危害等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也應嚴格把關、及時打擊。
警方指出,當下網絡傳銷成為傳銷犯罪的“新寵”,人們需要著重注意甄別電商平臺的真偽,比較商品價格是否存在虛高,尤其要注意注冊、登錄框中是否要求填寫推薦人,遇到可疑線索應當及時向公安、工商部門反映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