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直銷形象報告 消費者最反感直銷“拉人頭”
發布: 2014-02-27 11:19:01 作者: 佚名 來源: 信息時報

昨日,晨訊傳媒策略研究中心和NCB直銷財經在線共同發布了2013年中國直銷行業形象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公眾對直銷持有比較積極的理性的態度,但影響我國直銷行業形象的仍有三大難題。調查顯示,銷售誤導高居榜首,61.9%的受訪者對此不滿。法律法規缺失和退換貨難以54.6%的占比并列第二。排在第四的便是直銷產品價格偏高。
銷售誤導
據了解,當前直銷行業中,銷售誤導問題屢見不鮮,主要表現在一些直銷系統、直銷商在產品推介過程中夸大產品功效、虛假宣傳、重制度輕產品等等。銷售誤導問題不僅是當前消費者投訴較多的問題,而且也是大部分直銷企業卷入輿情事件,引發危機公關的“罪魁禍首”。
案例:近年來,尤其是2013年以來,大部分直銷企業的危機公關事件無不與銷售誤導問題息息相關,包括年初的康寶萊涉傳事件、8月份的安利“纖體計劃”事件、12月份的如新涉傳事件等。其中,“拉人頭”、“多層計酬”、雷人雷語(夸張的宣傳語言)是主要觀點,而本報之前也曾報道過直銷企業宣傳“一滴血可以檢測出頭部有淤血”、“一瓶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等。
法律法規缺失
據世界華人直銷協會會長禹路介紹,目前,現有的直銷監管體系是在2005年頒布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基礎上形成的?陀^地說,兩個條例雖然明確了直銷行業的監管體系,但并不能解決直銷業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如關于計酬方式的現實問題,直銷企業運營過程中如何監管的問題,并且隨著直銷實踐的逐漸深入,很多領域的監管還處在空白或者“人治”的狀態,這些都是直銷法制滯后的表現。
案例: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企業在運營中也都在“鉆空子”,某直銷公司開設的一個電商網站,記者看到,網站上的商品琳瑯滿目,有該公司的保健品、化妝品,還有衣服、鋼筆、大米等等各類日常用品。網站上顯示,會員購買這些商品都有積分,都可以折算成PV。而據了解,目前直銷產品只有五大類,大米、服裝并不在直銷產品范圍內,該公司售賣的這些產品也沒有在商務部報備。
退換貨難
“退換貨難這一問題的形成固然與部分直銷員的違規行為有關,但更多的是直銷企業管理和服務的不足。”禹路指出,部分直銷企業賦予了直銷員過多的服務職能,而淡化企業的售后服務職能。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直銷員過度熱情,而出現退換貨或其他售后問題時,直銷員千方百計推脫,或者拖延時間甚至引發糾紛。近年來的輿情事件中,此類事件屢見不鮮。
案例:一位消費者也告訴記者,自己曾經花了三千多塊錢買過一套玫琳凱的化妝品。用了以后發現不適合自己的膚質,于是找回美容顧問,美容顧問剛開始以為要續訂產品就表現的很熱情,一聽說要退貨,就說在外地開會。第二次打電話又說在參加朋友婚禮,回來退貨。再到后來每次電話都各種借口不在廣州,現在那些東西還在家里放著。
借公益提高形象不被“買帳”
一直以來,慈善公益都被直銷企業作為塑造品牌和社會形象,拉近公眾距離,融入主流社會的最佳傳播方式。上周發布的2013直銷行業慈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直銷行業慈善捐贈總額約為6.44億元,相較2011年捐贈的總額2.48億元增長約160%。此外,目前43家直銷企業中,70%以上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公益基金會或者專項公益基金。
但是,此次調查報告估計要令直銷企業“大跌眼鏡”,報告顯示,雖然消費者認為慈善對改善直銷企業的社會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控制直銷產品的價格是反響最高的觀點,占到了75.6%,提高直銷員的素質也緊隨其后占到了56.8%。認為公益事業能夠幫助改善直銷社會形象的比例僅為20.6%,認同度較低。
禹路一針見血的指出,“單純靠公益慈善來改善社會公眾形象肯定是不夠的,直銷企業首先應改變的是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從拉人頭為主回歸到以產品和消費者為核心,正本清源。
相關報道
全球直銷行業逆勢成長
相較于國際經濟持續動蕩,全球直銷行業近年來一直持續增長。美國安利公司近日公布了其2013年全球業績,達到118億美元,并實現連續七年增長。
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副會長、美國安利公司總裁德·狄維士介紹,全世界80%的直銷市場銷售額和營銷人員數量都在穩定增長。美國仍是最大的直銷市場,緊跟其后是日本、中國、巴西和韓國。亞太地區銷售額占到全球銷售總額的44%,中國、巴西和菲律賓等新興市場的增長速度非?。
某直銷行業網站近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直銷業績報告也顯示,2013年度,我國43家獲牌直銷企業一共貢獻了1270.75億元的業績,比2012年增長了41%,創下中國直銷行業有統計記錄以來最高年度漲幅。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