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臺灣年業績20億 劉明雄愛心助女孩追夢
發布: 2014-02-28 09:15:58 作者: 佚名 來源: 時報周刊


企業的成功與否,不能只看營業額,還要看社會責任的履行。中國臺灣最大的直銷商安利臺灣公司總裁劉明雄認為,給人工作、食物、金錢,不如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與希望。安利不但透過希望工場基金會來履行社會責任,劉明雄更自掏200萬元(約合人民幣41.4萬元),幫助一群受到性侵家暴的少女,為的就是給這些少女更多〝希望〞。
年營業額破100億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的安利公司,在去年底成立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協助需要幫助的個人及團體。經過一年的努力,募集到3,700萬元(約合人民幣747.96萬元)可用資金,幫助近180位弱勢朋友,更補助136人執行〝追夢計劃〞,幫助他們站上夢想的舞臺,例如站上球場、音樂廳,甚至劃獨木舟環島。
安利臺灣總裁劉明雄同時兼任該基金會的董事長,他說:〝基金會不同于營利事業單位,營利事業單位會先設定目標,然后去執行達成;但基金會則相反,基金會是能做多少事就盡可能做,缺錢大家再想辦法募集。〞
從企業老板搖身變成慈善基金會負責人,劉明雄開玩笑地說:〝我終于不是一個只有銅臭味的老板了。〞他表示,一個好的企業,不單純只為了〝賺大錢〞,一定要有反饋社會的能力。
有希望才活得下去
〝我常看到新聞報導說,又有人尋短自殺。但那些人,他們真的什么都沒有嗎?不見得,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沒有希望。〞
劉明雄談起成立希望工場的動機時,堅定地說,走過那么多個國家,發現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失去希望,希望工場的英文名字叫HOPE MAKER,意思是希望的制造者,他相信人生就算什么都擁有,但沒有希望,還是可能活不下去。
〝我希望我們的錢,除了可以讓弱勢族群維持生活外,也可以幫助他們追逐夢想。〞他表示,這概念就像〝給人魚吃,不如教人如何釣魚〞一樣。〝希望〞是個很有趣的東西,人們只要覺得有希望,自然會想辦法去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克服困難,不愿當接受別人施舍的一方。
據了解,希望工場去年12月成立,一共執行2個案子,一個愛陪伴的成長計劃,金額為3,100萬元(約合人民幣626.67萬元),主要是幫助弱勢團體吃飽穿暖;另一個是夢想計劃,金額為600萬元(約合人民幣121.3萬元),主要幫助弱勢兒少成就夢想。
而今年的夢想計劃幫助的團體包括兩支棒球隊、多重身心障礙青少年組成的Life爵士樂團、躲避球隊、孩童組成的二手商店等5組。
幫助弱勢改變人生
但身為評審委員之一的劉明雄,在看完大家的故事后,舍不得放棄任何一個團體,他決定自掏腰包200萬元,再增加一組讓評審們印象深刻的〝向日葵女孩〞(指受到性侵家暴的少女們)。
這群向日葵女孩,遇過一般人無法想象的性侵家暴,內心的傷痕,遠比臉上的瘡疤嚴重許多,在成長經驗中總帶著〝我是一個麻煩者〞或〝我活該被虐〞的傷口長大。她們這次勇敢進行打造獨木舟環臺計劃,分享自己生命的突破與成長。
劉明雄私下透露,已經答應向日葵女孩,參加明年3月的下水典禮,親自去向她們加油打氣,可以的話也會下水助滑。
〝只要有一個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改變了他的人生,我覺得就夠了,還有什么比這件事更開心?〞
劉明雄說,臺灣有太多充滿希望的幼苗,因受到現實環境壓迫而無法茁壯,企業的社會責任此時更顯得重要,未來希望工場在臺灣的規模會繼續擴大,也不會去設定數量說要幫助多少人。
〝給下一代更多希望,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惟一要做好的一件事,不是嗎?〞言談中,透露著劉明雄的感性與堅持。
劉明雄小檔案
年齡,55歲(1958年生),學歷,臺大化學工程學系畢業、臺大EMBA國際企業組,現任安利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臺灣安利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安利大中華區培訓中心院長、世界直銷聯盟(WFDSA)亞太區諮議委員、安利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近兩年安利在臺公益活動大事紀
日期:
活動內容
2012年12月成立安利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 推出〝愛陪伴成長計劃〞與〝追夢計劃〞長期資助項目2013年1月 贊助屏東希望教室2輛廂型車,完成小朋友參觀動物園夢想
2013月5日開放信用卡在線捐款服務2013年6月邀請家扶中心共賞〝ARTISTRY冰上盛典〞
2013年8月舉辦〝灌溉希望樹〞網絡愛心活動 舉辦〝轉動夢想、成就希望〞多元成長夏令營
2013年9月〝小志氣、大夢想〞甄選活動開跑
2013年11月〝小志氣、大夢想〞甄選活動,總計贊助追夢基金近800萬元(約合人民幣161.7萬元)
上一篇:自然跑出健康范 紐崔萊社群健康跑?陂_跑 下一篇: 安利逸新空氣凈化器抗霾有成效 獲央視盛贊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