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 計劃五年投1億善款
發布: 2014-09-22 15:16:39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華網

隨著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有關創新社會治理和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等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基金會為代表的中國公益組織會正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2014年9月22日,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宣告成立。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由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脈”)發起設立,原始基金5000萬元人民幣,于2014年7月正式通過民政部審批,是首家由民政部主管的內資直銷企業成立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東花,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武韜,教育部、國務院婦兒工委等政府領導,以及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中國社工協會副會長劉京,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秦國英、中華環保基金會副理事長李偉、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等眾多公益行業領袖和嘉賓出席了啟動儀式。

中脈道和基金會現場
得益于國家穩定開放的經濟環境,中脈在自身飛速發展的同時,近20年來不斷地通過多種慈善方式回饋社會,從最初單純的善款捐助到創立品牌公益項目,在兒童領域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了“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該項目為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校配備醫務室,培訓學校保健老師,對師生開展健康教育,計劃五年投入1億元;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開展“朝陽計劃——青少年安全守護行動”,在城市中小學建設安全體檢教室,對師生開展有關安全的自救、互救教育,在2014年投入500萬元。在老年領域開展了全國孝德關愛工程等活動。
為了專注于公益事業,構建一個開放、分享的平臺與外界充分交流、溝通,深入推進各項公益項目,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在2014年應運而生。基金會的愿景是“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將運用更加職業化的運作,更加成熟的管理模式統籌管理公益項目,放大中脈公益的社會效應和救助價值,努力構建一個專業化、國際化、信息化、創新型的一流企業基金會。
非公募基金會已成為引領公益事業變革的主力
出席大會的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從世界范圍來看,真正的慈善事業起來是非公募基金會大量發展,這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領先公益組織形態。因為它順應市場經濟發展、工商企業崛起的大趨勢,尤其是為民間資本找到一條承擔社會責任、介入社會建設的新途徑,從而讓企業的愛心力量獲得迅速發展。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的成立,對目前中國企業做慈善起到了帶頭引領作用。與政府組織合作的重大慈善項目(如“朝陽計劃”)必然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進而一呼百應,讓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做慈善的隊伍中來,從而帶動中國公益組織向集團化、職業化發展,形成一股氣候,向國際看齊,最終在國際上產生影響力。
對于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成立后將要邁出的下一步,王院長非常樂意出謀劃策:“基金會本身的高度使它一成立就應該努力向國際化看齊,選取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項目,讓大眾多參與,使老百姓多受益,讓中國的慈善事業最終融入國際慈善的潮流當中。”

現場觀眾
創建優秀基金會讓慈善健康發展
據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舒燃介紹,基金會確立了“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即通過對弱勢老人、貧困兒童、社會發展等三個領域的慈善救助及捐助,幫助他們有機會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養老、醫療、安全等社會福利,致力于人的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對基金會成立后的發展規劃,李舒燃理事長充滿信心。她表示,做公益已經成為中脈多年來的習慣。依托中脈對基金會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已經構建了科學的管理體系,組建了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為基金會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帶領中脈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組建的志愿者團隊,基金會有能力全程參與主導公益項目的策劃、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確保每一分善款都得到有效使用,保證公益項目取得切實成效。幫助更多的孩子獲得健康成長,非公募基金會可以自主確定公益方向,可以瞄準政府公共服務的“薄弱點”發力,更有針對性地作用于受助群體。政府與社會形成互動,公共政策與社會需求一并發力,共同完成一項公益事業。
李舒燃理事長說,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今天正式宣告成立。希望能夠通過基金會對項目的專業化運作,總結和探索在社會層面上解決問題的模式,找到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基金會的積極推動解決問題,進而有利于國家制定和推出進一步的落實政策,而政策發布的出臺正是我們公益基金會最終努力的成果,可以讓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從中受益,讓每一顆愛心可以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兒童表演
愛心企業初展公益宏圖
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表示,一個企業的偉大,在于統籌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把回饋社會上升到戰略高度,融入企業的文化體系,并感染和號召更多的人一同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中來。對中脈而言,慈善不單純是一種企業捐助,而是所有中脈家人共同參與的愛心事業。這樣龐大的參與群體需要成立專業的機構——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去引導、去組織、去治理,這樣才能把每個小家的愛心,匯聚成大愛,再通過社會傳遞正能量,實現最大的救助價值,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中脈“始終把幫助別人放在第一位”的公益理念。由企業發起的非公募基金會具有捐助資金雄厚、資金來源穩定、項目運作規范等方面的天然優勢,是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如王振耀院長所說,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選擇以非公募基金會這樣的身份載入中國慈善事業的史冊,是符合歷史潮流的。周希儉希望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能成為中國現代慈善事業朝著規范化、規模化、職業化、透明化發展的中流砥柱。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