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傳銷易演變為非法拘禁亟待重視
發布: 2015-08-10 16:25:10 作者: 馬超 王敏 來源: 法制網-法制日報

我國自1998年全面禁止傳銷活動以來,大規模的傳銷活動已被嚴厲打擊,然而小規模的傳銷活動卻以更隱蔽的方式在中小城市發展,對受害人家庭造成了巨大影響。據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檢察院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該院共查處因非法傳銷引起的非法拘禁案件8件23人,占非法拘禁類案件總數的四分之三。
這部分犯罪分子以男性居多,均為無業外地人,家庭條件一般,隨著網絡的發展呈現出低齡化、學歷增高的趨勢,23人中有14人為90后,平均年齡僅24歲,6人為大學以上學歷,1人具研究生學歷。
男子被女網友誘拐拘禁9天
2015年4月的一天,賦閑在家的婁某上網時收到一個陌生人的QQ好友申請,婁某見對方頭像是個漂亮女孩就同意了。兩人在網上聊得很投機,仿若多年的老友一般。通過一個多月的網上交流,婁某對這個陌生的漂亮女孩雷某產生了好感。
婁某對雷某坦言,自己一直在找工作,可是經濟不景氣,至今未找到合適的工作。雷某向婁某提議,可以介紹他去她哥哥的公司工作。于是婁某只身一人前往宜興找尋女孩和工作。
到了宜興后,雷某與另一名女孩一起熱情地接待了婁某,邀請他去家里坐坐,并主動提出幫婁某的手機充電。初來乍到的婁某在她們熱情的攻勢下,完全放松了警惕,把手機交給了雷某,跟隨她們前往一個陌生的小區。婁某萬萬沒有想到,他正在陷入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到了住所,婁某剛一進門,大門就被反鎖了。屋里十幾個人蜂擁而上,熱情地與婁某聊天。婁某隨即感覺不對,想找雷某要回手機,但雷某已經不見了蹤影。一群人團團圍住婁某,要求婁某拿出身份證、銀行卡、隨身物品,一一進行登記。隨后婁某就被囚禁在了這個屋子里長達九天,200多個小時,并被強制花了14000元購買產品。
“隨著網絡的發展,傳銷的誘騙陣地也轉戰到了QQ、微信等現代通訊平臺,上當原因多為見女網友。也不乏有身邊的熟人,例如朋友老鄉假稱介紹工作騙入傳銷的。”宜興檢察院檢察官孫良海介紹道。
傳銷窩點隱蔽在小區租房
宜興檢察院統計顯示,8起因非法傳銷引起的非法拘禁案均發生在居民住宅小區的租房中,出現“一人租,多人住”現象。整個房屋都是封閉的,大門反鎖,鑰匙由傳銷人員中等級較高的“管家”掌管,窗戶被鐵絲或鐵釘固定,無法打開。
進入傳銷窩點后,在這個密閉空間內很難找到逃脫的出口。被解救的當事人大多只能通過跳樓、順著空調管道往下爬等方式逃離。
“雖然在我們院辦理的此類非法拘禁案件并未引起其他類型犯罪,但從全國此類案件來看,很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危害結果,例如在跳樓逃跑時受傷或身亡等。”孫良海介紹說。
孫良海分析認為,傳銷窩點選擇在小區租房是因為其人口密集,適合藏身,不會引起他人注意,且房屋封閉,便于集中居住和二十四小時監控管理,隔絕被害人與外界的聯系,加上租金不高,租房自然成為傳銷人員的首選。
內部劃分等級暴力化管理
據孫良海介紹,傳銷組織內部有層層等級劃分,從主任、管家、大哥到新人等多個層級,主任負責傳銷窩點內所有事宜,管家則是聽從主任安排各項事宜,大哥是調教新人的助手。
新人剛到時,所有人都會十分熱情地與新人聊天,企圖以引誘、哄騙等“情感軟化”的方式誘使新人加入傳銷組織。一旦新人出現反抗情緒,大哥中就會出現一個唱白臉的角色威脅新人,輕則言語辱罵,重則拳打腳踢。
以郝某涉嫌非法拘禁罪為例,郝某在被害人趙某不愿加入傳銷組織、企圖逃跑被發現后,對其進行體罰,強迫其浸水盆、蹲馬步、罰站、關禁閉等。在宜興檢察院受理的8起案件中有6起被害人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恐嚇、體罰。
“長時間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是傳銷人員慣常使用的手段。”孫良海說,8起案件平均非法拘禁時間長達7天以上。為防止新人逃跑,睡覺由左右兩人夾著睡,窗邊、房間門口、大門口都有人看守,洗漱上廁所等一切行為都有人陪同,手機被沒收,可以打電話,但必須開免提,不可以透露任何信息,活動范圍只能在房間內。
快速致富心理致傳銷猖獗
8起案件23名犯罪嫌疑人無業率達100%,21人為農村轉移到城市人口,占比90%以上。近年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利用高校畢業生及農民工、下崗職工強烈的求職愿望,欺騙他們可以在傳銷上大有作為,給傳銷發展提供了可趁之機。想要快速致富、急于求財的心理是傳銷猖獗的深層次原因。
據孫良海介紹,犯罪嫌疑人曹某在供述時稱,他一開始也是由新人過來的,也被非法拘禁過,最初抱著挽回自身損失的心態加入傳銷組織,當發到工資時覺得這份工作也不錯,總比無業強。
“找來的人多了我們就會分家,分了家就會多一個人做主任,人多了我也容易晉升,所以我要看著他們。”在這樣的心理下,原來的受害人曹某變成了加害人。
在被騙入傳銷組織后,被害人身體遭受體罰,自由受到限制,心理遭受恐嚇,身心俱疲加之不斷上課洗腦,被害人的思想很容易發生變化,變成傳銷人員的幫兇,把自己的朋友親戚拉入傳銷組織,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惡性循環。
在史某涉嫌非法拘禁罪中,他是被他的朋友以找工作為由騙入傳銷組織的,在他深陷其中后,他又以同樣的手段欺騙自己以前的同事。
孫良海建議,遏制非法傳銷演變為非法拘禁,首先是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租房、流動人口的管理,特別是“一人租,多人住”和窗戶被封閉的情況要重點盤查。同時明確出租人的義務,不要將房屋出租給傳銷人員,應常對出租的房屋進行監管。
其次是各相關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合力,加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公檢法要密切配合,對于傳銷組織的發起人、負責人、組織者依法嚴懲,同時做好傳銷人員的思想轉變工作,做到教育與懲罰相結合。
“還有就是政府部門要加強就業指導,拓寬就業渠道,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不給傳銷可趁之機。”孫良海碩,大眾還應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對于以找工作、網友見面、交男女朋友為由的見面勿一人前往、獨自赴約,提高警惕心理。
關鍵詞:非法傳銷易演變為非法拘禁亟待重視
上一篇:陽春公安揭秘網絡傳銷團伙“羅擬錢”覆... 下一篇: 5種常見傳銷手段 看看你碰到過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