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妝來襲 中國市場貢獻愛茉莉太平洋56%海外銷售
發布: 2015-09-23 16:59:20 作者: 佚名 來源: 華西都市報

隨著韓流文化的影響,在西南重鎮成都,日系化妝品及護膚品地位逐漸被韓系化妝品及護膚品所趕超。在商場的柜臺里,越來越多的雪花秀、蘭芝、悅詩風吟等韓系品牌,已經開始爭搶歐珀萊、泊美、悠萊、ZA等日系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

韓系化妝品及護膚品如何成功“上位”?作為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其董事長兼CEO徐慶培日前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本土化的管理運作來了解中國市場,并發展成為中國消費者喜歡的企業,或是韓系化妝品及護膚品贏取中國市場的“制勝法寶”。同時也透露,希望在成都開設更多的品牌店。
本土化政策更對“胃口” 韓妝迅速占領日妝中國市場份額
中國化妝品市場中,日系化妝品一直占據重要位置,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05年,甚至持續到2010年前,歐珀萊、泊美、悠萊、ZA等也非常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直到2010年前后韓流涌進中國,韓妝逐漸取代日系化妝品在中國的地位。
究竟是何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日系產品品牌老化,缺乏創新,與80后、90后的消費群體交流較少,與此相反的是韓系化妝品更強調韓方、草本、植物等理念,這樣的概念很對中國消費者的胃口。同時,韓流的盛行,韓國明星的推薦代言,韓劇的植入,讓韓系產品迅速占領市場。連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涉外部部長中原杏里在此前接受采訪時都坦誠:“不可否認,韓國化妝品品牌的迅速崛起給資生堂的銷售帶來影響,尤其是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后,對資生堂中國區銷售業績影響巨大”。
徐慶培則補充,本土化政策是韓國企業贏取中國市場的“制勝法寶”。比如,中國市場的高層管理者都是由中方人士來擔任的,“我們希望通過本土化的管理運作來了解中國市場,并發展成為中國消費者喜歡的企業。此外,對于中國市場的發展策略將傾向于提升品牌組合,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創新產品。”
中國貢獻愛茉莉太平洋56%海外銷售 成為韓國化妝品企業最重要海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也成為韓國化妝品企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以愛茉莉太平洋為例,這家在韓國本土市占率超過40%的化妝品集團早在20年前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2015年上半年,該集團銷售額超過2.857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3.3%,營業利潤則為5643億韓元,同比增長46.1%。在其2014年總銷售額中,約17.6%的銷售來自于海外市場(包含中國在內),其中中國為其整體海外市場貢獻了超過56%的銷售,對其發展增速可謂舉足輕重。
過去四十年保持復合年均增長率13%的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預計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5%。集團方面透露,對于未來的全球化戰略主要將分為三步走——推出差別化品牌、發展全新銷售渠道以及繼續擴張全球業務。具體而言,到2020年其全球業務的目標是將海外銷售貢獻提升至總業務的50%以上,并成為亞洲第一的美妝企業。
看好成都市場加強市場調研 愛茉莉太平洋要在成都開更多店
當然,在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中國版圖中,成都占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提及“成都”二字,徐慶培的臉上立馬綻放出笑容。“因為四川美食很好吃,所以特地去了成都,我很喜歡川菜,比韓餐更辣。”他笑著說。在徐慶培的印象中,成都是一個發展特別快的城市,每次去都有新的變化,為了進一步了解成都消費者、成都的銷售渠道,我們與不同的經銷商進行合作,也見了很多當地的企業,希望進一步加強在成都的市場調研。
針對這些需求與建議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會制定出相應的投資與發展計劃。“我們很感謝成都消費者對我們公司的關注和支持。另外,在成都繁華地帶有很多時尚的年輕人,這一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有機會我們期待在成都市區開設更多的品牌店。”徐慶培如是說。據記者了解,目前愛茉莉太平洋旗下悅詩風吟品牌,僅在成都遠洋太古里就開設有兩家店,1號店已于2014年11月21日開業,2號店則于2015年7月1日開門迎客。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