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傳銷進校園了
發(fā)布: 2015-10-09 08:58:27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北京)

9月份開學升入大三的李娜,深情凝望著西北師范大學的校園,回想暑期身陷傳銷陷阱的遭遇,內心百轉千回。
暑假期間,一則“甘肅大學生失聯(lián),最后發(fā)消息‘救我’!”的帖子在微博、微信里悄然傳播,開啟了借助社交網絡的“微尋人”。失聯(lián)學生李娜事后回憶,自己與相識8年的好友相約游玩,此前從未聽說此人與傳銷有關,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卻一腳踏進了非法傳銷組織。
被相識8年的好友騙入非法傳銷組織,以賭博和犯罪出名的村莊、數(shù)量驚人且?guī)缀跞渴?0后的傳銷團伙,被完全洗腦的同齡人,初中玩伴竟是組織頭目……像是小說里才有的情節(jié)真實地發(fā)生在李娜身上,讓她飽受煎熬。所幸,在家長、學校和公安部門的營救下,8天后終于脫險。
李娜告訴記者,傳銷組織中的人大都來自縣城或農村,堅信自己可以改變貧苦命運,有些人將親弟弟、親哥哥拉入其中,希望改變家庭命運發(fā)財致富,家人對此也是毫無辦法。李娜哥哥表示,平時縣城里也聽到過很多傳銷的事,但經過這次事件后才意識到傳銷組織遍布身邊。
“本是曾一起吃飯玩耍談論理想的朋友,是在心里可以絕對信任的朋友。”憑著這份信任,李娜一步一步毫無察覺走進了傳銷窩點。本是第一次出遠門見識世界之大、本是想外出打工減輕家里負擔、本是想找一份體面賺錢的工作——大學生的美好愿景正成為傳銷組織精心設計的“誘餌”。
事實上,近年來,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傳銷組織的目標。例如今年暑假期間,有關大學生身陷傳銷窩點的新聞充斥在各路媒體,“大學生癡迷傳銷辦休學騙父親入伙”、“云南大學生赴山東淄博報到途中失聯(lián),疑被騙入傳銷”、“大學生網戀遭傳銷洗腦被騙3萬多元”……
大學生屢陷傳銷陷阱,有人認為近年來傳銷組織手段高明令人防不勝防,還有人直指當前大學生所處環(huán)境過于單純、校園安全存在“短板”。有分析人士指出,大學生屢陷傳銷有三方面原因:互聯(lián)網+新型商業(yè)模式引入傳銷,移動互聯(lián)網、電子商務、大數(shù)據(jù)等給傳銷披上了華麗外衣,隱藏性和迷惑性更大;對傳銷活動打擊力度不夠和相關立法工作欠缺;大學生安全教育缺失和就業(yè)環(huán)境惡化,校園里幾乎看不到反傳銷的教育,更談不上建立反傳銷的長效機制。
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發(fā)現(xiàn),雖然高校社團數(shù)不勝數(shù),對反傳銷的宣傳卻幾乎是空白,各高校官網上涉及學生安全的工作也很少提到防范非法傳銷。
據(jù)了解,早在2004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曾發(fā)文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主動上門,以講座等不同的形式向廣大學生宣講傳銷的非法本質。2011年以來,非法傳銷向著現(xiàn)代化、低齡化發(fā)展,高校反傳銷的相關宣傳、警示卻未見與時俱進,一些高校偶有轉發(fā)此通知,公安機關深入高校宣傳更不多見。
相關人士指出,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應該主動培養(yǎng)大學生日常的反傳銷意識,補上長期以來缺失的這門課,建議高校建立反傳銷教育的載體和平臺,并在思政課中加強對學生的反傳銷教育,將非法傳銷堵在校門之外。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