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健康路 中藥追溯源 筑夢大健康天士力之路
發布: 2016-03-07 11:23:29 作者: 佚名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寄予厚望,說“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學以天地一體、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等思想為基礎,以人為本,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天士力以“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質量”為理念,以“以人為本,誠信通達,立天人合一之德,行大健康之道”作為價值觀引導,為實現中醫藥復興的夢想,砥礪意志奮進前行。
自從國家倡導和推動中藥國際化戰略行動以來,已經走過20多年的歷程,天士力從1996年開始,就以現代中藥復方丹參滴丸申報美國FDA,探索中藥國際化新路徑,啟動中藥國際化之路。復方丹參滴美國FDA3期臨床試驗順利進行,接近尾聲,即將告捷。
通過二十多年的技術創新、標準創新,天士力在中藥現代化領域已取得很大突破,F在,從傳統中藥變為現代中藥的科研路徑、技術標準和工業化制造水平,都已經具備了和西方先進制藥技術相融合的條件。有些現代中藥產品從提取到制劑已經達到了數字化工業時代到智能工業4.0水平。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瓶頸不在于產品本身的科研和制造,而在于產業的源頭。
中藥材的生產,仍以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為主,給監管造成難度;對中藥質量的質疑,源于中藥產業源頭——中藥材:分散種植、零散加工、粗放收儲、集市交易、攙雜使假;“問題”藥材和“問題”中藥,流入國際市場,損害中醫藥的形象和信譽。隨著現代中藥產業的規;焖侔l展,在產業鏈的上游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缺乏道地藥材標準和中藥材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制約著中藥工業的發展和中藥的質量安全,影響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聲譽。
中藥材已經成為制約現代中藥產業進一步發展、影響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的瓶頸。出現這些問題倒逼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全力解決這一世紀性問題。
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我國醫藥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1月正式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了“以推進藥品全品種、全過程追溯與監管為主要內容,建設完善藥品追溯體系。在完成藥品制劑類品種電子監管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到原料藥(材)、飲片等類別藥品。抓好經營環節電子監管全覆蓋工作,推進醫療信息系統與國家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對接,形成全品種、全過程完整追溯與監管鏈條。”
目前中藥材追溯還有各種問題和困難,如廣度不夠,追溯系統記錄信息的數量有限;中藥材采收后經過多級收購商采購、包裝、貯藏、運輸,造成每批次中藥材混雜難以溯源,加上經營者參與熱情不高、參與程度較低,推廣程度、執行力度有限等問題,信息造假、數據缺失時有發生,導致追溯精確度不夠,確定問題源頭能力有限;同時,因追溯沒有真正貫穿整個中藥產業鏈,追溯深度也嫌不夠,向前、向后的追溯能力有限。
天士力控股集團從2013年開始,對中藥材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進行創新的嘗試,目標是將全程質量追溯真正落到實處。天士力與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政府于2013年5月18日正式簽訂合約,利用安國千年藥都的交易市場,形成“省部共建、企業實施、依靠科技創新、市場化運作”的新模式,建設安國數字中藥都,安國數字中藥都項目一期占地面積54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已經竣工,項目一期圍繞天圓地方核心區而建,分為專業藥材市場、飲片加工、倉儲、物流等業態,實現物流倉儲、運輸、配送交易、支付的全供應鏈服務,極大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天圓地方”商業核心區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天圓地方”的規劃設計理念承襲傳統文化中對于“天人合一”的健康追求,是數字中藥都項目的核心所在。方圓結合,動靜呼應,蘊含著古代中醫藥學對人體健康陰陽互存的理解,也體現了承襲傳統文化的現代人“天人合一”的健康追求。
以安國數字中藥都實體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搭建數字本草服務體系,以數字本草中藥材全程質量追溯為基礎,將中藥材電子交易、第三方質量檢測、現代物流進行四網融合,實現大數據信息、現代物流、誠信認證、金融服務和交易仲裁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功能,破解中藥產業鏈的“瓶頸”,按照國際化要求倒逼中藥材質量保障,實現道地藥材在數字本草價值平臺上的聚焦。
天士力從現代中藥產業起步發展,以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逐步向健康保健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等領域擴展。從20多年發展現代中藥的實踐中體會到,要使追溯體系切實發揮作用,并達到國際互認,消除國外貿易壁壘,須從流通追溯上升到全程質量追溯,從道地產區的自然環境(土壤、大氣、水源)、種子種苗、種植、初加工、倉儲、物流、飲片加工,達到終端銷售的全程質量追溯。從建立道地藥材檢驗基礎數據庫開始,構建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及所需的一切配套基礎數據庫和標準,利用物聯網等構建追溯體系,最終達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數量可計、質量可檢、等級有據”的六大核心信息鏈條,有利于保障中藥質量安全和消除國外追溯貿易壁壘。
首先,數字本草從源頭種植標準化抓起。從道地產區,自然環境選擇開始,培育優良種子、種苗,制定道地藥材地方種植標準,初加工標準、分級標準、倉儲標準,并輔以數字化農事ERP全程管理平臺,徹底解決種植環節質量問題。
其次,數字本草采用質檢體系進行關鍵環節把關。數字本草質檢中心,通過研究植物DNA測定和近紅外等技術手段鑒別基源與道地產區,解決中藥材真假問題;通過農殘和重金屬檢驗手段,解決中藥材食用安全問題;通過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標識藥材品質。
同時,數字本草通過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端到端追溯信息貫通,把環境、產區、種子、栽培過程、加工方法、等級、倉儲養護、飲片生產、各環節質檢信息、銷售商信息全部采集并有機關聯,并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電商)和現代物流相結合,實現產儲銷一條龍訂單農業服務,在電商平臺開辟質量可追溯商品專區,形成質量可信賴保障體系。
天士力以對中藥行業的深耕細作高瞻遠矚和對群眾健康的高度責任感走在了政策的前面,國家對中醫藥的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更堅定了天士力人溯源而上建立重要中藥材追溯體系的決心。中藥材追溯是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在短期時間內產生利潤。這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顯得并非明智之舉。如果天士力人不去做,老祖宗留下的中醫藥瑰寶可能會因為道地藥材和優質藥材短缺而消亡。有一種情懷,是對中華文明傳承的執著;有一種精神,是企業人的創業和創新;天士力已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蘊含體現中華文明特色的瑰寶數不勝數,但能擔當“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的唯有中醫藥學。因為只有中醫藥學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醫藥學在基本觀念、實質內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基因;只有中醫藥學在凝聚中國古代哲學智慧、健康養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藥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國古代科學的成果。所以,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就是這一把:中醫藥學。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開路先鋒,而中藥材是確保這把鑰匙完好的重要保障。
品質健康路,中藥有追溯。雄關漫道,道阻且長,敢問路在何方,路在筑夢大健康的天士力人的腳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