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傳銷組織慣用的二十三大洗腦說辭
發布: 2016-09-30 11:04:33 作者: 佚名 來源: 直銷百科網

傳統的傳銷具有組織嚴密、行動詭秘,專挑熟人下手,鼓吹一夜暴富,持續洗腦,高額返利,“商品”價格虛高五個特點。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一些傳統的傳銷組織借助互聯網披上新的外衣,以“金融互助”、“資本運作”、“互聯網直銷”、“互聯網加盟”、“國家政策”、“政府項目”等名義和說辭拉人頭發展下線,具有手段隱蔽,受害群體涉眾性廣,標的虛擬化,違法成本低,首腦高智化的特點。
說辭一:國家暗中支持
關于國家暗中支持的說法,沒有任何所謂國家暗中支持的行為,會存在與目前這種開明并且信息泛濫的時代。如果有,間諜也許是一種。如果暗中支持的東西,電視報紙新聞連篇累牘的曝光,以及互聯網詳細的描述,這些媒體是不是暴露信息,危害國家公共安全?如果是暗中支持,是不是因該悄悄的打,而不是大張旗鼓的喊打。如果是暗中支持,為什么有那么多國外媒體也參與報道,他們也會配合國家進行調控嗎?臺灣報紙,菲律賓報紙,新加坡報紙,香港報紙,人民日報海外版等等,甚至CNN和BBC也有報道。當然基于行業人封閉的小環境,看到這些很難,即便看到了也會習慣性無視。如果仔細其他行業細節就會發現很多東西與這個說法自相矛盾。這里面所謂暗中支持的論調,與其宏觀調控論調是自圓其說的悖論,如果新聞中的宏觀調控非常詳細的揭露了行業細節性操作,那么這不是打破了暗中支持的保密論調嗎?確實有一些新聞描述有偏差,但是有很多新聞非常客觀的把行業每一個細節都清清楚楚的描述清楚了,這是打國家的臉還是破壞政治?每一個案例中被抓的人,被曝光的細節,是不是都是破壞暗中支持。
說辭二:美國西部淘金,德國巴士等
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依靠所謂的直銷、傳銷、連鎖銷售發展為發達國家,所有發達國家的基礎必然是強大穩定的工業基礎、科技基礎、信息產業基礎,依靠創新及過硬的產品質量打造大國基礎,而商業、農業、服務業發達的國家也不可能用這種人際網絡營銷模式作為基礎,中國是個大國,尤其不可能以此作為支柱。這種說法本末倒置,打開視野就能識別這種謊言。
虛擬經濟發展了西方國家,是對的,問題是發展西方世界的虛擬經濟,不是這種虛擬經濟,是股票,期貨融資等資本市場行為,很多時候行業人以為這種東西代表虛擬經濟,看到貨幣戰爭一類的書籍,就會認為行業發展了整個西方世界,這種說法和偷換概念,缺乏對正常經濟常識的認知。
說辭三:“中國要發展,連鎖必先行”
關于“中國要發展,連鎖必先行”這個新聞日期是連鎖銷售生命起點的說法,以及連鎖發展十四年歷史的說法,這是關于真正的連鎖銷售所說,傳銷只是穿上了這個馬甲,為自己涂脂抹粉。這是*在深圳建設初期所講,針對目標是企業行為,非民間行為。在這里需要了解詳細的連鎖銷售解釋,經濟領域中,連鎖銷售是有很多種的,人際網絡只是其中一種,而且是最被邊緣化的一種,目前國內準確定義的措辭為直銷行業,官方和學術界措辭中沒有涉及人際網絡的連鎖銷售模式。如果按行業角度去理解,深圳本地是從未發生過這種事情的,如果有也就是那些睡地鋪的傳銷團隊。需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連鎖銷售,可以多參考國美蘇寧,麥當勞肯德基這一類主流連鎖,另外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結合行業每日日常工作,來回的學習那些所謂的行業知識、復制工作等等,這里面有銷售行為嗎,名字本身就和行業本體操作不對口。
說辭四:國家領導六十個億引進連鎖銷售、資本運作模式
關于國家領導六十個億引進連鎖銷售、資本運作模式的說法,沒有一種所謂的經濟模式,國家會花費六十億從國外引進。只需要招商引資外資企業,其企業的操作模式自然而然會引進國內,模式只是發展方式,這不存在知識產權,無需花錢引進。這個說辭有說是劉奇葆,又說是吳儀(反正沒人覺得自相矛盾),這么大張旗鼓的引進模式,是如何欺騙外國人暗中操作的?如何低調?六十個億即便是國家項目引進,也不可能是低調引進,怎么欺騙外國人進行低調?國外媒體以及人民日報海外版都報道過行業是傳銷的事情,這難道是外媒配合國家一起調控嗎,明顯是虛假的。很多第一次接觸行業的人,乍一看行業非常嚴密,群體非常大,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深入了解之后就應該有所了解,就像銀行卡一樣都是私人操作。在中國這種流行山寨文化的國度,這種通過簡單復制一兩個月就能學會的東西,如何會花費巨資去引進這種東西呢?有什么東西中國人學不會的,有什么東西需要六十個億引進。如果在行業里沉淀的時間比較長,看清楚行業里關于宏觀調控的具體表現和操作,任何一個有覺悟,了解中國政治現狀的人,都會明白這種東西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中國特色法治環境的國家。
說辭五:國家操作資本運作、連鎖銷售(人際網絡)
關于國家操作資本運作、連鎖銷售(人際網絡)的說法,沒有那個國家會愚蠢到用人際網絡作為發展國家經濟的一種主體性經濟模式,如果有,只有阿爾巴尼亞的龐氏騙局,副總統都參與的大型龐氏騙局,導致該國經濟崩潰,政治體制瓦解。人際網絡的正規軍直銷業,在正常經濟中只是一種補余性質的商業經濟模式,和股市、期貨、債券等虛擬經濟范疇一樣,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基礎之上(直銷是以產品銷售為導向,人際網絡為渠道行銷產品的模式),否則將引發大量社會問題。一群人來回東奔西走,天天講課拉人,就能讓一個國家強盛,完全沒有常識。如果你能理解詳細的行業說法“宏觀調控”,仔細斟酌思考一下現狀下中國特色的**制度,以及宏觀調控對行業的細節性操作,你就會了解這種東西不可能在西方*制度下生存,所以不可能是從國外六十個億引進。
說辭六:WTO關貿總協定
關于WTO關貿總協定的說法,WTO談判的內容里只有安利、雅芳等直銷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產品,沒有行業這種每天來回講課互相學習作為日常工作的模式;正常的工作都是為了創造價值,而不是沒完沒了的學習,即便是學習,也不會是這樣不規范、潦草、簡單的內容。至于抵抗外企的說法,你有沒有自己調查過國外有這樣的企業存在?關貿總協定詳細文件中如果有相關措辭,只怕行業人早就發揮悟性找到字眼了。(那些留學生說的話并不一定是真實理解的真實本質,他只是合作體系的人,現身說法為了留住你讓你掏錢,而且從來不會有人說國外用什么東西進行調控,沒有調控的行業在行業人眼里是不可能的,在這一點上卻沒有人去思考)。
說辭七:低調運行
關于低調運行相關說法,沒有一個合法的經濟行為需要低調運行,也沒有一個經濟行為的管理需要用公安機關扛著刑法來直接管理,任何經濟行為都是工商部門管理的范圍,以行政法規來實現懲罰,逾越法律界限后才是公安機關職責范圍,不可能用刑法懲罰。一個十三年的行業還沒有立法,一直在違法,這不就是法律告訴你的現實嗎。沒有一個合法的經濟行為,需要面對警察躲躲藏藏,面對外人必須謊言。這一點的細節性體現,本身就拆穿了國家花費60億引進這個項目的說辭。在西方*制度和普世價值下管理的國家,強調個人自由以及誠信機制的完善,這種左腳踩自己右腳的做法,在西方國家不可能有操作空間,民眾可以用法律的形式指控ZF不誠實、欺詐等。至于在體系中的某些所謂留學生所謂外籍人士的解釋,往往是驢頭不對馬嘴,甚至在國外居住很久未能進入國外主流社會,不能有效認知西方*現實。當然不排除某些人刻意欺騙的可能性,他們在描述國外有這種東西的時候,不會告訴你國外怎么調控,國外什么法律調控,國外發展現狀,國外是否五級三階制等等,均是淺淺帶過不敢深談,在這個環節上行業人往往是言多必失,轉移話題的時候則更多的時候講淘金、黑死病、金融巴士、一類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反正你沒有時間去國外調查考證,怎么說他都不在乎,這種謊話幾乎是拆不穿的謊言可以肆無忌憚的胡扯。
說辭八:國家行為肯定賺錢,肯定賺大錢
關于國家行為肯定賺錢,肯定賺大錢的邏輯。國家行為的事情太多,但是真正的國家行為都是建立在一個正常的經濟理論基礎之上才能具備合法前提,而合法的前提下,太多行業是合法,不代表什么東西都是穩賺不賠。股市大跌的時候,也是國家行為,賺得多還是賠得多?至于賺大錢的多少,自己仔細看分錢內幕圖。仔細看上層保密的分錢機制。是不是國家行為前面說很多了,后面還有關于宏觀調控更為細節的描述。我們在這里首先要強調的是,國家行為和賺錢,并沒有對等關系。這個邏輯是完全錯誤的認知。國家行為是國家有目標對象,但是這個目標如果按行業人的說法是拉動內需解決就業,那么這就已經暗示行業人,你來只是拉動內需的,是來解決就業的,至于賺錢不賺錢,和這兩個目標沒有直接關系。換個方法說就是消費行為是被保護的,賺錢沒有保障,或者再直接一點說行業人是來扶貧、來花錢、來消費的,賺錢不賺錢是警察說了算(因為警察調控導致體系崩潰或者行業人放棄)。
這個問題其實是暗示暗中支持的暴富機會是真實的,是機遇,這種思想本身其實和行業十四年歷史、國外引進、WTO等等說辭,都是自相矛盾的。看清楚這個環節,需要足夠的社會閱歷和基本常識。
國外有沒有傳銷,為什么和國內的表達不同。這里涉及到英文傳銷與中文表述的變遷,標準的英文多層次直銷單詞,直譯的時候更符合“傳銷”這個詞匯,形神兼備。在中國直銷進程的早期,都被稱之為傳銷,新聞中的表述為傳銷和非法傳銷兩種,從措辭上來說傳銷是個經濟模式,但是很多利用這個模式欺騙、詐騙的則是非法傳銷。后期立法中將兩種用倆個詞匯分開,以正視聽,合法的為直銷,非法的為傳銷。但是學術層面的翻譯,還有一個改變的過程,留下一些后遺癥,需要時間和空間。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國外的傳銷等于國內的直銷,國外的金字塔詐騙、無限連鎖、龐氏騙局,等于中國的傳銷。這是目前很多人混淆的一個概念,直銷傳銷名詞的區分,確實造就了一段時間的理解混亂,隨著時間的延續和預防傳銷的宣傳效應,這種誤解目前越來越少。美國有反金字塔法案,日本有反無限連鎖法案,在臺灣則稱之為老鼠會。每個國家或地區都依據自己的法律去進行預防。從目前國內接觸到的外界信息來看,整個西方發達國家,都不能避免這種欺詐行為。由于西方社會整體文化比較高,所以手法低劣的金字塔詐騙行為很難流行做大,但是麥道夫騙局這樣的高科技高智商的金字塔詐騙,卻能大行其道。而以產品為導向的直銷行為演變為詐騙行為,在西方國家也存在,而且整體上來說法律層面比中國還滯后。這種詐騙行為本身在全球對于社會管理和預防犯罪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不僅僅是中國存在,這一點是尋常視野的人很難看到的。至于直銷傳銷之間的模糊界限所導致的識別難度,后面單獨論述。
說辭九:西部大開發與行業相關
關于西部大開發與行業相關,與民間資本相關言論有沖突,來自于西部省份的民間資金,給廣西融資,窮了西部其他省份,富了廣西一個省。這與西部大開發的整體戰略相違背,肯定是謊言。我們在各地都可以看到新疆體系,四川體系,云南體系,貴州體系等等,他們這些來自于西部貧困地區的資金,也是為了西部開發嗎?難道他們自己不是西部嗎?你有聽說他們是假體系嗎。真正的西部大開發有很多很多新聞,自己找一找會有非常多的海量信息,你在其中能找到多少和行業相關的新聞呢。
說辭十:政府政策(北部灣開發、西部大開發等等)
關于政府政策(北部灣開發、西部大開發等等),政策是有時效性的,政策不是法律。法律會一如既往堅持很久。而政策往往是具有時效性的。比如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時過境遷后現在的政策是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這些中國特色的*語言技巧,需要有更多的體會。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足夠連續性的看新聞,看官方政策變化過程,你會發現即便是北海來賓這樣的城市,行業之外的機會還是很多,行業的空間本來就很小。
說辭十一:劉奇葆將行業帶入四川
關于劉奇葆將行業帶入四川,劉奇葆因民間資金流失考察廣西等,類似自相矛盾的說法,在每個體系中流傳的都不一樣,無法統一描述,唯一知道的是,違背基本常識而發生的現象,不可能是國家行為,至于是不是地方政府行為,則要看對地方官僚的GDP政績有多少好處了。(切記一個重點中的重點,對當地有好處的事情,不等與對參與者有好處,這事情需要仔細換位思考,這也是大部分人迷惑的地方,后面解釋更詳細)。
說辭十二:新經濟模式
關于新經濟模式的說法,沒有一個經濟模式,會以無窮裂變的方式無限、良性發展,一變三三變九的結局,注定是違背經濟學常識,不可能是一種經濟模式,而更為準確的定義則是,該行為是一種詐騙犯罪行為。很多時候,會有些人用正正經經的連鎖經營模式來混淆這個概念,從美國猶太人發明到日本,再扯到馬來西亞新加坡,能扯多遠扯多遠。在任何國家的框架中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框架中,工業農業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性產業,不可能超越這個基礎去發展什么人際網絡營銷,營銷營銷只是商業范圍的事情,不可能在國家經濟中超越工業農業等基礎制造業、高科技產業等。商業商業,是基于生產制造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怎么可能超越所有一切經濟行為帶動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呢。真正的新經濟是指那些朝陽產業中所包含的環保、綠色、能源、生物工程、互聯網產業等高精尖經濟模式,至于人際網絡營銷本身,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一直就是一個補充性的經濟形勢,在很小的范圍內適用。
說辭十三:拉斐爾曲線、拉弗管道
關于拉斐爾曲線、拉弗管道的說法,也是一種無視常識的歪理邪說,這種源自于北海熱點傳媒的謬論,嫁接稅收專用理論作為所謂收口謊言,真正的拉斐爾是動態平衡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百分比,宏觀調控國家整體稅收效益,不存在收口,不可能運用在人際網絡模式中。識別該謊言的重點在于,無論你怎么發展,必須依賴三的倍增或二的倍增,只有以人數倍增為基礎才能分到更多的錢,而人數不會因為投資錢數多少而產生任何變化,無論你做多少份門檻的體系,都必須依賴人數倍增來達到錢的倍增。而從人數倍增上來看,依舊是十七代人全國人不夠用的詐騙本質。講師在這里講述的內容,是用提高門檻的措辭,轉移注意力,模糊參與人數,而錯誤估算成功率,如果相信這個說法則與幾何倍增有自相矛盾,這種常見的左手打右臉的矛盾很多。
說辭十四:國家在行業融資拿去運作,收益后返還老總
關于國家在行業融資拿去運作,收益后返還老總,補足1040萬的說法。很簡單,廣西有多少人在做,這些人上平臺都,都用這個錢來補足老總收益,一共需要多少錢?打劫廣西財政局?夠不夠補?夠補幾個?怎么補什么手續補什么憑證補?換個方式說,國家外匯儲存美元儲備,有多少都閑著不用,用你這點錢去運作,運作完了幫你賺錢,這玩笑是不是很大?說這種話的人要么徹底不懂宏觀經濟形態(你看看他的知識結構),要么就是睜眼說瞎話(看他的眼睛)。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要習慣性的去思考推薦人說的話,而是放下他說的那些東西,用自己的想法去考慮下到底有沒有問題,用自己的常識去判斷。
說辭十五:連鎖銷售模式
連鎖是一種正常范圍的經濟行為,以是企業的產品通過連鎖店店鋪銷售的同時,有店鋪,有廣告,口碑式的宣傳,訂單式的銷售,是一種普遍流行的銷售方式,一切以企業產品為媒介。行業里沒有產品就銷售資格,或者把幾百塊的東西當做幾千幾萬銷售,這是一種詐騙形式。我們尋常所見麥當勞肯德基,國美蘇寧,等等均是真正的連鎖銷售。而不是天天喊著銷售,卻玩空手道的傳銷騙局,傳銷人還大言不慚的說什么“產品不重要模式重要”,欺騙的模式而已。真正的連鎖是為了降低采購成本,流通成本,一切依賴產品銷售為核心,不是人拉人排排隊分果果的游戲。相關行業網站為連鎖經營協會。一切以銷售產品的流通領域為主導,而不是人頭人數的所謂消費主導。對直銷來說,人際網絡就是渠道,渠道本身是不賺錢的,而是通過這個渠道形成產品的流通,而達成多層次進而渠道所有人都會獲利,其幾何倍增的基礎是商品的流通,不是人頭的積累,流通產生附加值,人頭只是單純的赤裸裸的再分配,很直接的把你的錢拿到我的兜里,這不是經濟行為。
說辭十六:資本運作的名詞理解
關于資本運作的名詞理解,資本運作不是一種模式,只是一種行為,建立在資本市場(股市、期貨、債券、金融融資放貸等)上的一種商業行為,籠統稱為資本運作,不是什么細化的經濟模式。更不是什么拉人分錢的游戲。所謂資本運作,必須通過集中資本,在資本市場或者常態市場領域中投資,通過各種經營性手法賺取利潤,并將利潤返還給集資方,是一個正常的增值過程,運作流程和市場行為和經濟密切相關,不是一個天天講課來人就分錢的游戲,這種東西和資本幾乎是沒有瓜葛。至于民間資本,我想大部分人都應該記得“豆你玩,蒜你狠,豬肉漲價,油漲價”等等等等的行為,以溫州民間資本為主體進行的這種期貨市場以外的操作,才是真正的民間資本運作,其流程中體現的關鍵因素還是增值,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本質。傳銷里面天天講課,都是為了約人留人發展人,這是增值還是詐騙游戲,應該很容易區分,每個正常進入過社會工作的人都具備這個常識,只是因為你被誘惑,魔術一樣的傳銷手法讓你信以為真。
說辭十七:虛擬經濟的名詞
關于虛擬經濟的名詞,傳統的虛擬經濟泛指對象,是針對建立在實業基礎之上的資本市場的運作行為,而形成的金融性質經濟,虛擬經濟范疇絕大部分情況下泛指各種金融衍生品的市場行為。在某些場合中,互聯網的眼球經濟也被歸結為虛擬經濟之中。如果一定要說傳銷是虛擬經濟的一種變異,也只能說傳銷人群所拉動的邊際效益所導致的虛假繁榮,勉強算是虛擬經濟。與傳統范疇的虛擬經濟性質不同,其區別主要在于傳銷的主體行為不具備生產、增值、流通等經濟行為的特征,其本體只是一個再分配過程,更直接的的說就是詐騙,分錢,用一個欺騙性的模式分錢,并且不停用各種語言騙術掩飾騙局本質(所謂保密即欺騙)。
說辭十八:行業拉動內需
關于行業拉動內需,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會因為這個人群存在,而發展相關基本產業,賣房子租房子,買菜,出租車,各種正常消費等等。消費是基于人的生存基礎而存在,至于這個人群本身是做什么,干什么,并不是這些基本消費性因素決定其合理合法。反過來說,一群假冒偽劣產品制造基地,一群高污染企業,甚至一群無業游民天天在出租房吹牛、打牌、睡覺也會有這種拉動效應,只是沒有人去關注這種人群的消費能力表現,能是一種經濟行為嗎?能是一種經濟模式嗎?那么管理這些事物的掃黃打非行為、打假處罰行為、環境治理行為都會是一種調控的管理方式嗎?人再多,拉動內需再大,不代表這個人群本身所做的事情是對的,也不能證明是一種經濟行為、是合理合法。這些所謂的內需,只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一種正常的基本生存消費。傳銷人群所造就的消費,只是邊際效益,不是本體本質,以消費、拉動內需作為傳銷本體的合理合法借口,這是沒有社會認知的理解,是缺乏經濟常識的表現。假設下,以此作為基本前提,哪大吃大喝大手大腳的消費,才是拉動效應擴大化的基本表現,是不是不應該限制消費,而應該鼓勵花錢,相當一部分傳銷團伙都是限制消費節省開銷,甚至大鍋飯、吃素,禁止大吃大喝。
說辭十九:民間資本富中國
關于民間資本富中國相關說法,具體看中央2009年發布的開放民間資本三十六條。最近的溫州民間資本高利貸崩盤,這是標準的民間資本行為,以及鄂爾多斯的集資性質民間資本行為,每一個民間資本行為必須依賴融資放貸這樣的尋求利潤最大化的升值操作,才是正本清源的資本運作本質行為,而不是所謂的拉動內需而自己主體用五級三階制再分配的分錢行為,分錢只是分配過程,不是增值升值投資過程。消費是附帶效益,不是本體升值行為。這一點需要注意主體與附帶的區別,就能識別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民間資本和行業的資本運作,任何人數眾多的群體,都有這種附帶效應,附帶效應不能決定群體所做事情是合法,如果依此作為合法或者立法的標準前提,那么人口眾多的中國,會有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譬如某些城市的*、二奶村之類的社會現象)。
說辭二十:無店鋪連鎖銷售是直銷業前期表現形式
關于無店鋪連鎖銷售是直銷業前期表現形式的說法,以及抵抗外企迎接WTO等說法,以及十六字方針的說法。直銷已經立法,05年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可以自己查詢當時歷史。這個說法本身已經時過境遷,連直銷這個目標都沒看清楚,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國人,都知道安利、完美、天獅、新時代、三生、太陽神這些直銷企業吧,還需要你嘴里說的那些連鎖銷售是打造直銷的過渡階段嗎?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的說法嗎。外企已經進來了,WTO早就簽署了。十六字方針也是針對直銷業立法開放之前的說法,目前已經沒有存在基礎,也時過境遷。直銷傳銷兩條例以及早期的傳銷暫行管理辦法,是一個歷史性因素,具體演變過程請百度搜索《由亂到治:中國直銷業走過20年》,政府的闡釋,清清楚楚盡在其中。
WTO之前爭取的時間,只是為了保護國內企業不受技術優勢的外企沖擊,行業基本是三無狀態,無公司無產品無場地,說到這里又要繞圈子到虛擬經濟上去,如何能解釋完呢。
說辭二十一:保險業,銀行業使用五級三階制
關于保險業,銀行業使用五級三階制的說法,這里所說的五級三階制,是正常企業管理框架,而不是分錢模式。注意區分管理模式和分錢模式,都是模式但是意義完全不同。行業里的五級三階制是五個級別三個晉升階段的對應分錢提成模式,而保險只是湊巧也是使用五個級別三個階段的模式進行管理,獎金的分配模式和這個五級三階制絲毫沒有可比性,完全不同的百分比混為一談。這里其實已經混淆了什么是‘制度’,如果有五個級別就能確定為五級三階制,那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的管理模式,甚至在擴大化一下六級三階十級四階等等。而且保險業是由保監會監督管理,而行業的操作只有自律沒有監督,記住自律的意思就是沒有第三方監督(即便是號稱有監督也是憑空杜撰的資本運作辦公室、西部辦之類的空頭支票)。如果以此作為五級三階制符合經濟或管理基礎的論據,那類似*體制、國有企業等多層級管理是否更具先進性?
在直銷業中,依舊有個別的小公司在使用五級三階制,而行業中的五級三階制,仔細推敲經理同級補助12%的構成,就知道這個制度不是真實的五級三階制,是個數字欺騙。如果數字計算能力比較強,自己可以在拿到的錢數中推敲計算出同級補助的謊言,其同級補助本來就在間接提成中體現,經理間接提成的所有相關計算都是數字欺騙,尤其針對10份、11份體系。21份以后淡化同級補助的收益計算,所以很多人沒有察覺到這里,從最開始的收益計算,欺騙就已經開始進行。一般而言,比較對數字敏感精于計算的人,可以在計算中找到很多問題,尤其是二代三代經理狀態下,大部分數字計算的欺騙都可以體現出來。比如很多行業人都知道大經理沒有什么錢,只能靠小腿的發展拿錢,單線的三代經理是沒有錢的,如果有也往往是一代出局的魔鬼體系,而相對11份體系來說,連經理收入都要重點保密,這是11份體系獨有的第二次揭慌(單腿產生兩個經理后,這個腿在600份之前沒有錢拿),21份以上的二次揭慌是在六百份老總復制中進行,淡化這個操作。66份以上體系則是直接逾越過經理漏洞,除非特別精明的人才能自發察覺到機制性欺騙。
說辭二十二:沒有限制自由就不是傳銷
關于沒有限制自由就不是傳銷的說法,限制自由的傳銷在中國目前很多地方都少量存在,這種限制自由的行為只是一種拉人頭的方法,并不是傳銷的本質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于媒體報道,往往習慣性的去關注那些博取眼球的惡性新聞措辭,時間長了以后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慣性,認為限制自由、會議營銷就是傳銷。這只是某些種類傳銷的一種表現形式。如同人的外衣,換了一套以后還是這個人,不能因為外衣的變化而推理人不同。如果仔細查看這些限制自由的傳銷種類,他們除了操作上(留人、講課)有區別,所講內容大意基本一致,絕大部分睡地鋪限制自由的傳銷團伙,都是用五級三階制,甚至廣州周邊城市存在的暴力傳銷,講課中也是3800,收益計算業務洽談等關鍵部分,都和資本運作、連鎖銷售一樣。關于法律中對傳銷的定義,參看《禁止傳銷條例》
正面這個問題,傳銷導致的限制自由,觸犯的法律是非法拘禁罪,不是傳銷罪。限制自由只是一些傳銷的表現方式,而不是本質。本質還是多層次計酬和拉人頭本質,沒有法律說限制自由和傳銷是掛鉤的。媒體上宣傳的有些限制自由的傳銷,也只是一種表象,搞清楚這個邏輯。男人是人,但是人不一定肯定就是男人。相關細節查詢禁止傳銷條例和組織領導傳銷罪詳文及司法解釋。這個現象和行業帶動消費是一回事情,都是附帶的表象,不是本質,注意區分。
說辭二十三:傳銷就肯定是金字塔
關于行業是等腰梯形不是金字塔的說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金字塔。1-3-9-27-81-243這樣以三或者二的人數倍增形成參與層級關系的金字塔,這是媒體中所描述的金字塔。其次是需要了解金字塔只是一個形象比喻,并不是以此作為評價是否傳銷的法律標準,法律定義中并沒有是否金字塔結構斷定傳銷的定義,而是金字塔的多層級以及拉人頭及虛構的收益來源。從邏輯關系上來說,傳銷肯定是金字塔,但是反過來金字塔并不一定是傳銷,因為大部分合法直銷也是金字塔結構。用通俗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邏輯關系,就如“男人是人,人不一定是男人”。另外需要注意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參與傳銷后所謂的級別保密,將上層金字塔頂部遮掩,從600份平臺以下的級別看起來自然而然是等腰梯形,三角形遮住頂角自然變成等腰梯形,其實在傳銷課程中畫圖掩飾等腰梯形的時候,你可以從B級別以上就是水平線描述察覺,從E、D、C、幾個級別可以頂B級別,為什么就不能頂*別?而變成水平線出局,只是對保密內容的一種掩飾。至于為什么要保密級別,則有五花八門的說辭來掩飾,要給他自己找理由太容易。不管他怎么說,保密級別的本質就是擋住了塔尖,識別清楚他們的語言陷阱,當你說你能不能看看上面到底是什么情況,則是“上去就知道了”“打工的能知道老板在做什么嗎”之類的語言技巧回避問題本質。關于法律中對傳銷的定義,參看《禁止傳銷條例》,記住一點,沒有任何傳銷會告訴你他是傳銷,肯定是用各種方式技巧掩飾自己的傳銷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拉到人搞錢。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