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維卡幣就是傳銷和龐氏騙局
發布: 2017-02-27 09:35:42 作者: 董興生 來源: 華西都市報


陳滿疑似深陷傳銷騙局的消息,也引起了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的關注,在協會官網上,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報道被轉載在最顯眼的位置。“維卡幣打著虛擬貨幣的旗號,說白了就是傳銷和龐氏騙局。”2月26日,李旭接受記者采訪時,很肯定地說。
其實,四川人李旭自己就曾經深陷傳銷騙局,2004年,他被人騙到江蘇徐州的傳銷窩點,很快就被洗腦。一年后,已經做到經理級別的李旭,知道了更多內幕,也因此認清了傳銷騙局。從此,他從傳銷參與者變成了反傳銷“斗士”,并在2009年創辦了中國反傳銷協會。
“最重要的是切斷騙子公司和他的聯系”
“現在很多騙子公司都有合法公司作掩護,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對受害者進行洗腦。”李旭說,陳滿很可能就是被四川開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如此忽悠了。
而對陳滿來說,與一般的傳銷受害者又有些不同。“他坐了23年冤獄,實際跟社會已經脫節,在互聯網時代,他的思維已經落后了。”李旭說,而陳滿手里又有國家賠償款,“騙子公司就把他盯上了,忽悠他盲目投資”,而陳滿也更容易受騙。
了解到陳滿把自己關在屋里,拒絕跟法學專家和律師見面的情況后,李旭說,反傳銷人士也很怕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有的人不理性,把自己關起來,拒絕交流,哪怕再權威再專業的人,想把他拉回來都很難。”
李旭憑經驗認為,這段時間,傳銷組織也通過各種手段跟陳滿保持著聯系,“讓他不要見這些人”。而陳滿也可能聽信于這些組織,不愿意面對現實。“因為本身他已經投進去一百多萬,本能地抵觸、排斥反對的聲音。”
“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切斷他跟傳銷組織的聯系。”李旭說,另一方面,家人也必須配合。“通過親情感化,還要貼身保護,我們碰到過很多不理性的傳銷受害者,采取絕食、跳樓、撞墻等方式,拒絕交流。”
“網絡傳銷”比“異地傳銷”更可怕
作為民間反傳銷“斗士”,李旭深知,近年來的傳銷已經轉戰到互聯網。而這種網絡傳銷,比拉人頭、空買空賣的“異地傳銷”還要可怕。
“網絡傳銷手段越來越高明,他們不僅有實體公司,有產品和合法的營業執照,還打著微商、虛擬貨幣、消費返利、原始股、慈善互助等旗號。”李旭說,簡單說就是,如今的傳銷已經改頭換面、升級換代。
而很多人仍然停留在,“認為控制人身自由的才是傳銷”。“網絡傳銷都是來去自由,通過網絡聊天工具洗腦,洗腦手段也更隱蔽,更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
因此,很多對互聯網缺乏了解的中老年人,更容易被光鮮的宣傳迷惑。李旭告訴記者,相比“異地傳銷”,勸說、解救網絡傳銷受害者的難度更大。“很多受害人看到有公司和產品,就認為不是傳銷,特別頑固。”
“我們每天接到針對網絡傳銷的咨詢,比異地傳銷還多。但是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還缺乏針對網絡傳銷的反洗腦方案。”李旭有些無奈地說,已有的反網絡傳銷宣傳,對已經深陷其中的受害者效果很有限。這也讓他有時感到束手無策。
上一篇:下一篇: 北海傳銷分流海南 警惕海口傳銷新變種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