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大愛 康寶萊舉辦愛心助學項目“自強圖書宬”活動
發布: 2017-04-27 13:51:53 作者: 佚名 來源: 華聲在線

豐富多彩的書籍,精美靚麗的書包,好玩實用的體育器械……4月19日上午,由常德市工商局指導,華聲在線和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愛心助學項目“自強圖書宬”活動,在常德市漢壽縣毓德鋪鎮長巷小學拉開帷幕,六十余名志愿者帶來了1000余冊書籍和各類文體用品,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和孩子們一起體驗讀書的樂趣。
“36個學生沒有課外書可讀”
4月19日上午一大早,康寶萊的志愿者們滿載書籍、學習用具和體育器材等愛心用品,在驅車兩個小時之后,到達了位于洞庭湖西濱,地處偏遠的長巷小學。
據了解,該校目前有36個學生就讀一至三年級。全校僅有3位教師,每位老師負責一個年級的教學。整個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電腦等教學設備,文體設施就是一個籃球場,文體器材僅有幾個籃球。
“這里有30個孩子是留守兒童,日常起居都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的,老人家能力有限,無法輔導孩子們的學習。”長巷小學校長施立新說,由于學校缺乏相應的閱讀條件,家長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造成孩子們除了擁有教科書以外就無書可讀的現象。
據相關教育專家表示,當城里的孩子用互聯網學習最鮮活的知識,貧困山區的孩子依然沿用陳舊的方式感受外面的世界,城市和鄉村的孩子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大的鴻溝。
“這么多書,夠我看好久了!”
今年讀三年級的李惠一接到康寶萊愛心志愿者贈送的書包,就迫不及待地把教科書全部裝了進去,里面有語文、數學、英語等教科書,把書包都擠得滿滿的。以往的舊書包就被她替換下來,放進了抽屜。
“我爸爸媽媽在潮州打工,平時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李惠說自己家里沒有書,爸爸媽媽過年回家,會給自己帶漂亮的項鏈和衣服,但是也不會買書。從未出過村子的她,還沒用過電腦,也不知道在何處購買書籍。
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陪奶奶去村里的王醫生家里打麻將,不是李惠想打麻將,而是王醫生家里有很多藏書,自己可以挑幾本帶回家看。她這幾天在看《168個故事》,就是從那兒借來的。李惠說:“我要慢慢看,否則看完了又沒書看了。”
這次康寶萊的志愿者捐贈了1000余冊書籍,很多是適合小朋友閱讀的書籍,比如《小故事大智慧》《中外童話》等等,文字淺顯,明白易懂。“這么多書,夠我看好久了!”李惠眼睛一眨一眨,笑瞇瞇地說道。
“我們要向社會傳遞的一種大愛”
這一次,志愿者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書籍,還有很多體育用品,活動現場孩子們和志愿者叔叔阿姨們玩的不亦樂乎。
“加油!加油!”吶喊的聲音響徹操場。原來,由康寶萊志愿者和小朋友們交叉組合的兩個隊伍,在現場玩起了拔河比賽。贏了的一方,倒地后樂呵呵地笑了起來。輸的一方,也不氣餒,大喊著“再來一次”。
黃易長是康寶萊的一名服務提供商,一大早就和一群同樣充滿愛心的伙伴們從長沙趕了過來。在操場上,他一會當籃球老師,一會當羽毛球老師,教小朋友們怎么投籃和用球拍。小朋友們進步學習得很快,不一會就玩成了一團。
“我們五兄妹小時候在一個很破爛的小學讀書,沒有任何課外讀物,為了能看一本書籍,我們還去砍柴賺錢買書。”黃易長對現場孩子們很有感悟,正因為有這樣的體驗,一聽說了這個活動,便毫不猶豫地參與了進來。我最大的感受不是為學校募集到的物資,而是我們可以為社會回饋一份愛心,我們也會將把愛心傳承下去的。”
“希望愛的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
宬,意寓古代藏書的屋子,"宀"代表屋子,"成"代表成功。上下和在一起的意思即為在這所屋子里努力讀書,就會獲得成功。“自強圖書宬”旨在為貧困小學生提供精神食糧,培養農村孩子自強自立的品格。
從"自強圖書宬"第一次走進益陽安化的碧溪學校后,這是華聲在線和康寶萊發起建立的第二所“自強圖書宬”。康寶萊為了準備此次活動,準備了1000余冊圖書,三套教具,還有電腦教學設備,以及若干文體用品。
“康寶萊創始人馬克·休斯說過:你必須用來自心底的愛去對待和影響他人。”康寶萊湖南分公司經理莫奕說,我們康寶萊的服務商和愛心顧客們,自主自發地捐贈和購買的這些物品,就是希望給我們長巷小學的小朋友們改善他們的教學環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一些我們能給予的改變。今天我們的愛的種子已經播下,希望將來它們能長成參天的大樹,能夠讓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士加入到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