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直銷堅守紅線 合法合規企業才能笑到最后
發布: 2018-03-06 09:19:49 作者: 佚名 來源: 南方都市報

2017年,行業更加規范,奶粉行業,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政策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制落地,注冊制完成預期目標;一些略冷清的行業也出現回暖,白酒出現提價潮;一些行業則出現升級,其中,餐飲行業智能化風潮勁吹?缇畴娚填I域,降稅、惠民政策成今年主題。
提價
一線白酒一手提價 一手創造資本神話
縱觀2017年國內白酒市場可謂一片紅火,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11月19日晚,水井坊在廣州新品發布會上,單價1699元的高端新品“菁翠”的再上市。這一舉措在展現水井坊重回高端的決心、體現一線白酒復蘇穩健的同時,也在倒逼茅臺的價格。雖然茅臺多次干預市場終端價格,卻依然沒能阻止飛天的終端價格突破1500元大關。
而從提價次數來看,瀘州老窖的漲勢也十分洶涌。被指可能將在年前再度提價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目前已發停貨通知,而在此之前,2017年以來,國窖1573經歷了9次調整,其中停貨3次,提價4次。
點評
提價在令一線白酒價值回歸的同時,也在創造著資本市場的神話。其實白酒市場的復蘇并非每家企業都能照搬。依照行業協會的說法,目前生意向好、受消費升級利好帶動的也僅限于一線名酒和部分區域性名酒,行業要全面向好,依舊有待宏觀經濟走勢以及全行業更為深入的消費者洞察。
下跌
啤酒產量降 名企盈利增
此前5個月呈產量增長的啤酒再度下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今年我國1到11月啤酒累計產量4175.4萬千升,較去年同期下降0 .1%,部分機構預計,今年中國啤酒產量為4480 .5萬千升。雖然啤酒產量在不斷下降,但就上市公司方面,青島啤酒、珠江啤酒及重慶啤酒等部分啤酒企業前三季報營收或利潤見紅,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啤酒企業正在對利潤值高的高端啤酒產品進行布局,因此在今年年底,大部分啤酒企業凈利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而明年則有望出現利潤與營收“雙紅”的趨勢。
點評
產量下滑并不代表行業萎靡,實際上部分消費者從追求啤酒的量,轉變為追求啤酒的“質”,高端啤酒市場也因此正不斷擴容,未來企業的利潤可能更多來源于高端產品。
補缺
“洋紅牛”告“土紅牛”多企業急于補位
2017年對于飲料行業而言,健康是一大主旋律,而這主旋律背后,又因為紅牛商標使用權之爭,而出現了多個企業急于“補缺”的市場熱點。
今年8月3日公開的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一份侵害商標權糾紛二審民事裁定書顯示,廣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廣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珠海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和永旺超市也已卷入了一起侵害商標權糾紛,該案案件標的高達2億元。而原告正是泰國紅牛(天絲公司)。
其實,對于這一商標使用權之爭可能帶來的市場空當,業內其他企業早已經在高調布局。在東鵬特飲、怡寶等加碼這一細分飲料市場后,香雪制藥也在今年“跨界”推出功能飲料新品,并計劃5年內布局全國市場。
點評
從公開研究數據來看,功能飲料市場的發展確實潛力巨大。2013年-2017年,全國能量飲料的年均增幅達到23.5%。從整個盤子在飲料行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看,理論上上述布局功能飲料的企業都會在“健康中國”理念的帶動下,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不過,由于紅牛一度占據了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其他企業能否真正獲得“補缺”的利好,還有待官司的進一步走向。
新常態
老牌公司領銜 直銷行業業績下滑
對于直銷行業而言,增速下滑后,整個行業已經步入了新常態。
今年6月6日出爐的《2016年直銷市場發展報告》顯 示 ,2016年21家直銷公司業績下滑,其中又以老牌直銷公司為主,其中部分公司下滑超過了20%。
點評
對于直銷公司來說,確保公司的行為在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是必須堅守的紅線。行業增速下滑,其實也為行業進一步檢視自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基調下,合法合規的企業才能笑到最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