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技術成果,居然來自于一家“做鹽”的公司
發布: 2018-03-07 09:39:1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熟悉“寶哥相對論”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每年都要繞地球飛好幾圈,去學習考察、洽談資源合作,為三生事業的未來做儲備。這些年,我去拜訪過微軟、波音這樣世界級的大企業,也去考察過法國、西班牙的諸多酒莊,體驗過一流的體檢服務,還參觀過日本、韓國的錦繡園林,每一回都有不同的收獲,或是企業精神,或是經營管理,或是技術與資源。
而最近一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居然是一家鹽業公司。
晴曬鹽,雨科研

去年,我們的合作伙伴——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邀請了一家日本的鹽業公司來三生拜訪,商談技術合作的可能性。當時我有點納悶,為什么找了一家鹽業公司?
今年春節我到日本考察,就去回訪了這家企業,結果令人嘆為觀止。這家“做鹽”的公司,在研發技術上的投入和成果,完全顛覆了我以往對鹽業公司的印象。
這是一家有140多年歷史的公司,幾代負責人都是做技術出身。我在這家公司看到一個研發實驗室有3000多平方米,里面擺滿了各種先進的設備,甚至超越了一些制藥企業。除了不斷精進制鹽工藝,他們還依托技術進行產業拓展,鹽的副產品是鹵水,鹵水的副產品是豆腐,豆腐的副產品是油豆腐……更讓人贊嘆的是他們用基于制鹽技術建立起來的科研體系在其他領域做出的成果:比如,從400多米的深海采集水來做飲用水;比如,生產技術要求極高的汽車表面金屬漆;當然,還包括保健品和生物科技領域。
我自小在海邊長大,對曬鹽是最熟悉不過了,我常聽到的俗語是“晴曬鹽,雨讀書”,其中透露出的是“晴天勞作,雨天修身”的追求。而在這家鹽業公司,我看到的是另一種追求——“晴曬鹽,雨科研”。
持續精進,持續儲備

求可持續發展,幾乎是每一家企業的理想。這次拜訪,讓我體會到一家企業持續精進、持續發展的努力。
一家鹽業公司的技術,說簡單可以很簡單,但想要精進也大有可為,關鍵在于你以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去對待這件事情。我在這家公司的研發實驗室里,看到穿著白大褂的研發人員在一次次反復試驗、測算,從溫度到時間,一一記錄下來,一點一點去修正,直到恰到好處——這么枯燥乏味、費盡心思,就是為了研究一個油豆腐,恐怕很多餐廳都未必能做到這樣的程度。而這項研究成果,在未來也許能拓展到更多的領域,帶來遠超過眼前這塊小小的油豆腐的價值。我很佩服這樣的認真勁,更佩服能為員工營造這樣的環境的企業精神。
這種精神里,有認真,還有不斷地探索和開拓。企業的產品,使用一批,儲備一批,研發一批,永不停息,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