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網絡傳銷如何擺脫?守護者計劃推薦“五次機會”
發布: 2018-08-20 09:36:08 作者: 佚名 來源: 消費日報網

隨著互聯網規模的不斷擴大,近幾年來網絡傳銷的危害越發嚴重,手段則越發隱蔽,給公眾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惡劣的影響。在近期啟動的騰訊守護者計劃2018公益行動中,守護者計劃針對當下新型網絡傳銷呈現的特征,為廣大網民總結提煉了“擺脫網絡傳銷的五次機會”,向公眾普及網絡傳銷的套路,幫助大家對照辨別和防范網絡傳銷,保護自己、親友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失。
網絡傳銷猖獗 網民急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網絡傳銷堪稱“人民公敵”,嚴重危及公眾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僅2017年公安部門查處的傳銷團伙“五行幣組織”就曾發展會員40余萬人,騙取財產20多億,其危害性可見一斑。前不久破獲的“鑫圓系”特大網絡傳銷案,涉案金額高達102億元,觸目驚心。
由于目前網絡傳銷作案手法更加隱蔽、作案科技含量更高,給公眾辨別、防范造成嚴重困難。假如不熟悉網絡傳銷的套路,在遭遇騙局時就很難察覺。據日前守護者計劃聯合騰訊新聞客戶端發起的網絡傳銷調查顯示,發生在熟人之間的網絡傳銷觸目驚心,高達62.2%的人身邊有親戚或朋友遭遇過網絡傳銷騙局,26.6%的人因為購買朋友推薦的項目或產品而蒙受損失。
面對愈發猖獗、危害日益嚴重的網絡傳銷,守護者計劃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傳銷不僅嚴重扭曲受害者的價值觀,嚴重損害社會誠信體系,更是對社會整體穩定的巨大挑戰。而對普通網民來說,可怕的并不是網絡傳銷,而是人們面對網絡傳銷時防范意識的缺失。為此,守護者計劃聯合社會各屆進一步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幫助全民提升反詐防騙的自我保護意識。
匯總“五次機會”助網民遠離網絡傳銷騙局
根據對多個網絡傳銷團伙犯罪手法的分析、研究發現,傳銷分子一般都有著慣常的套路蠱惑網友。通過對這些套路加以提煉,守護者計劃日前匯總成“擺脫網絡傳銷的五次機會”。

一是注意莫名其妙的套近乎:當突然有許久未聯系的老熟人與你熱絡攀談敘舊情時,切忌輕信他人。在傳銷初期,傳銷者通過套近乎、敘舊情等方式騙取信任,此時千萬要提高警惕,萬萬不可盲目信任。
二是警惕毫無依據的高利潤:天上不會掉餡餅,面對他人所謂的高回報項目,一定要戒除貪心、投機的心理,因為傳銷分子往往以高回報、高利潤引誘網友入伙,只有不輕信、不盲從才能防止誤入歧途。
三是及時擺脫洗腦:在傳銷過程中,傳銷者通過多種方式干擾被傳銷者的理性思考,他們往往通過背書美化項目、樹立暴富典型、營造稀缺,拉入群集體洗腦等方式繼續騙取被傳銷者的信任并干擾其思考。這時候,你需要及時打斷對方,借口離開,拒絕聯系即可擺脫傳銷。
四是拒絕繳納會費:在傳銷的法律定義中,繳費是其基本手段之一。被傳銷時,倘若尚未繳納會費則被傳銷者還有機會全身而退。當被要求繳納各種名目的費用時,只需拒絕繳納會費即可。
五是堅決杜絕拉人下水:傳銷者往往會通過“畫大餅”的方式蠱惑傳銷對象,如果被蠱惑將親朋好友引入傳銷陷阱,便徹底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被傳銷者應該抓住最后一次機會,懸崖勒馬,設法報警脫身。
通過對網絡傳銷騙局常見套路以及如何擺脫這些套路的場景化展現,守護者計劃強化了網友的反詐防騙意識,避免自身因認識不清而掉入傳銷陷阱。為全面打擊網絡傳銷,守護者計劃還通過發布“殺熟游戲”宣傳片、上線小程序、在地鐵投放公益廣告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助力網友識別與防范,遠離網絡傳銷騙局,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新環境。
守護者計劃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安全事關每位網民的切身利益,守護者計劃有責任、有義務保障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我們希望通過多種渠道、各類人群,與政府、企業、媒體合力,匯聚所有社會力量,形成全民聯動,防范網絡傳銷,遏制傳銷勢力,共同打造健康、清朗的互聯網生態環境,還網絡安全一片藍天。”
上一篇:陽春公安揭秘網絡傳銷團伙“羅擬錢”覆... 下一篇: 強化法治鏟除“互聯網+傳銷”土壤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