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因推動天士力彎道超車 打造“會說話的現代中藥”
發布: 2018-09-26 10:47:37 作者: 佚名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9月19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正式開幕,本屆達沃斯論壇圍繞著“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的主題,從“塑造制造業勞動力的未來”、“創造力的新前沿”、“靈活應變的社會”、“迎接數字貿易”、“挖掘未來材料”等角度,各參會方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那么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到底如何創新?作為世界經濟論壇的基金會員企業——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給出了他的答案。
以現代中藥奠基立業,天士力從現代中藥的研發和生產開始,此后通過不斷的轉型創新,如今天士力已經形成了現代中藥、生物藥、化學藥協同發展的大生物醫藥創新戰略,在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看來,所謂創新就是要“轉換語言”,運用現代科技實現中藥生產數字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臨床大數據的創新融合,將過去“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中藥說清楚、弄明白,建立現代中藥的質量標準體系,確保現代中藥的質量可控一致性,進而實現現代中藥智能制造,打造出“會說話的現代中藥”。

復方丹參滴丸有望進美國醫院
天士力以現代中藥起步,以復方丹參滴丸為龍頭,培育了養血清腦顆粒、養血清腦丸、芪參益氣滴丸等系列品牌產品,奠定了天士力現代中藥的市場龍頭地位。
而檢驗是否為行業龍頭的重要指標是,藥企生產的中醫藥是否達到國際化,即能否進入國際主流藥品市場。在推進中藥國際化的過程中,天士力從一劑中藥——復方丹參滴丸入手,在不斷與國際最嚴格的藥品標準對標中,對傳統中藥進行了一次脫胎換骨的革命。
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其中的人才知道,天士力控股董事局主席閆希軍坦言,中藥國際化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碰撞,通過碰撞可以找出自己的問題,要不斷解決問題,特別是要攻克現代中藥的許多關鍵技術問題。
在他看來,能夠解決問題的關鍵,必須依靠科技,不斷創新,使產品和工藝不斷升級。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中藥國際化的本質也是產業鏈標準化的國際對接。這是天士力以標準化打基礎鑄就“智造”產業鏈的深刻體會。
據了解,天士力歷經多年的練內功、攻難關,率先國內中藥業建立了由研發(GLP)、藥材種植(GAP)、有效組分萃取(cGEP)、制劑生產(cGMP)、臨床研究(GCP)到市場營銷(GSP)等每個環節標準構成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并且建立了相應的一整套符合國際ICH規范的中英雙語SOP體系和GXP規范樣板,成為首批達到國際標準體系的企業。
如今,作為天士力現代中藥的代表性產品,上文所提及的復方丹參滴丸已經成為全球首個成功進行美國FDAⅢ期臨床試驗的復方中藥。目前,復方丹參滴丸已成為預防與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糖尿病血管病變等臨床一線藥物,年銷售額超過40億元。
此外在今年9月6日,天士力還與美國制藥企業Arbor Pharmaceuticals, Inc.(簡稱“Arbor公司”)共同宣布,就復方丹參滴丸(美國FDA臨床研究申報代碼:T89)在美國的研發與市場銷售展開全面合作。
據了解,此次合作開創了中國首例復方現代創新中藥銷售許可權引入美國市場的先河,未來復方丹參滴丸作為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用于治療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天然植物藥,將為全球醫生提供一個重要的新治療選擇,其巨大的產品價值和市場潛力不言而喻,將有望成為治療慢性心絞痛極具競爭力的藥品。
更具深遠意義的是,上述簽約意味著中藥在西方國家正在發生由被排斥到受青睞的裂變,復方丹參滴丸這一全球首例成功進行美國FDA三期臨床研究的復方現代中藥,未來有望從臨床試驗走進美國醫院。
創新背后的研發實力
自主創新能力是核心技術之本。
值得注意的是,天士力能夠靠核心技術鑄就現代中藥“智造”產業鏈并成為藥業之經典,在于有一個龐大而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做后盾,這個體系實行“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產品引進、投資市場優先許可權四位一體”+“研產銷投一體化IPD整合式”的研發創新模式,生成了強勁的自主創新能力。
除上述所提及的天士力先后創新開發的復方丹參滴丸、養血清腦顆粒等現代中藥外,公司還開發了普佑克等一類生物新藥和替莫唑胺等一類化學新藥,已實現中藥、化學藥、生物藥領域60余個藥品的開發和管線布局,其中創新藥超20款,構成現代生物醫藥產品集群。
數據更能直觀地展現出天士力對于創新研發的執著與深耕,筆者了解到,近5年來,天士力研發投入及研發經費占醫藥工業收入比例逐年提高,超過國內創新型企業研發投入標準。其中,2017年研發投入占醫藥工業收入比重達到9.04%,2018年上半年,比例達9.92%,極大地支持了項目研發和創新發展。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天士力的研發投入居國內醫藥企業的第七位。且天士力除了自行研發的高強度投入外,同時斥資大力引進國際領先藥品,而這部分的投入也高達數億人民幣。
而持續研發投入勢必為天士力注入了長足發展的后勁,一方面,公司的現代中藥、生物藥、化學藥三大藥協同發展的大生物醫藥產業格局漸趨成熟完善;另一方面,天士力還在不讀進行著國際化業務的布局。
閆凱境表示,天士力的國際化分為兩部分,第一是現代中藥國際化,將包括復方丹參滴丸在內的一系列現代中藥制劑帶向歐美日等國際市場;第二是與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合作,將其技術成果、創新成果引入到中國,盡快變成上市藥品,從而惠及更多患者。
比如公司此前與境外醫藥公司合作,將目光投向了在中國市場規模領先增速快的心腦血管、消化代謝、抗腫瘤三大治療領域。
而目前,天士力在研產品共77項,產品組合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擁有21項化學1.1類新藥和生物1類新藥;5項創新藥符合全球“雙報”,公司產品引進已經超過了30余項,實現產品布局的“彎道超車”。
發力智能制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了強大政策支持。
而中藥的智能制造作為國家戰略下的行業主題。其重要作用在于推進中藥藥的創新和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中藥智能制造,已成為新時代的行業主題。
因此,針對中藥產業在生產工藝、制造裝備、在線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瓶頸,天士力打通了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路徑,通過核心裝備自主創新以及生產工藝優化集成,創建現代中藥智能制造模式。
筆者了解到,天士力創建的現代中藥智能制造模式,是針對中藥產業在生產工藝、制造裝備、在線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瓶頸,通過核心裝備自主創新以及生產工藝優化集成,將單機并聯、數量制造規模化升級為連續化生產模式。
天士力創建的這種現代中藥智能制造模式,打通了現代中藥制造智能化的關鍵技術路徑,構建了現代中藥智能制造體系,解決了復方中藥每一批次化學物質均勻一致、療效一致的難題。
天士力的“智能制造”項目亦得到了認可,2016年7月,國家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正式發布。經各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天士力制藥集團的“現代中藥智能制造項目”榮獲“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稱號。
正如閆希軍所言,“天士力作為現代中藥的踐行者、創造者、發展者,始終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繼承,二是創新,要特別關注創新。
而可以預期,在良好的政策條件、產業環境下,天士力憑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四位一體的創新研發機制等,將為其持續成長和價值發現帶來長效驅動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以創新謀未來,打造創新型大生物醫藥企業,更會繼續引領推動中藥國際化走向未來。
上一篇: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甘肅省委書記胡昌... 下一篇: 金士力“莫斯科國立大學”游學紀實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