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日復一日做一件事,有沒有想過重新認識自己?
發布: 2018-10-10 10:02:27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上周,我們從中法文化交流聊到了文化影響力(點擊回顧《這么大的熱鬧,只是看看未免有點可惜》),意猶未盡,繼續來談談文化建設。文化被稱為軟實力,因其有著無形卻又深遠的影響力,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企業、一個團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文化的共同體。

今年三生推行“卓越績效管理體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企業文化的優化、貫徹和落地,由我擔任這個小組的組長。三生成立十四年,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社會需求的提升、企業戰略的升級,三生的企業文化從一開始樸素的理念,到現在發展為一套完整而清晰的文化體系。但這并不代表著我們的文化建設就此完成,也不意味著我們已經做得無可挑剔了。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去貫徹落地,去發揮文化的影響力。企業文化小組的成員在過去幾個月里,學習培訓、走訪優秀企業、訪談員工,認真地審視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有缺失。
我們也通過實踐,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今年的8月底到9月初,24位三生管理團隊的成員,在敦煌的茫茫戈壁徒步81公里,完成了頗有成效的一次團建活動。

這是一個文化的重新認知和貫徹落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很多事情,“做了”和“達成了目的”,是有區別的。
以徒步為例,既然是比賽,一定要有規則,但不同的規則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導向。如果比的是誰最先到達終點,那強調的是個人能力,如果比的是最后一個到達終點的時間,那大家眼中關注的是團隊的短板。而實際上卻沒有非此即彼這么簡單,我看到的規則是:
① 只有團隊成績、不設個人成績
② 團隊成績取前8名,不管前面的人走得多快,都以第8名的成績為全隊成績
③ 如果有任何人主動放棄,則全隊成績為0
這是一個兼顧了整體實力和優勢力量的規則。于是,在整個過程中,大家分工合作,有目標、有策略,去努力達成最優的結果。

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的事情,深究起來,也許能發現截然不同的導向。
我們的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但若干年后差異卻越來越大。你是會日復一日遵循自己的慣性,還是去思考這么做的目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