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海外被指騙局 美商婕斯何去何從?
發布: 2019-01-17 09:50:44 作者: 姜有龍 來源: 中國質量萬里行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愈發火爆,保健產品的光環很多。繼“酸堿體制”理論被美國揭穿為騙局之后,以抗衰老、抗氧化、美容養顏……這么多好處如今都指向了紅酒、葡萄、藍莓中的成分——白藜蘆醇也難逃厄運。
而不少專家認為,白藜蘆醇產品有益健康的概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國營銷騙局”。
白藜蘆醇確認數據造假
據了解,白藜蘆醇是一種抗氧化劑,葡萄、藍莓中就含有這種成分,于1939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無人問津近60年,而在中國不到5年熱度翻了10倍,越來越多的國人在買。
自白藜蘆醇被發現之后,在長達近60年的時間里,人們并沒有發現它有多厲害。但一位名叫DipakKumarDas的學者于20世紀末將白藜蘆醇推上“神壇”。他聲稱白藜蘆醇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有了權威人士的推薦和研究背書,白藜蘆醇逐漸進入公眾視野,被冠以“軟化血管、抗氧化、抗衰老”的光環。但光環的背后,卻是造假和黑幕。
發表了117篇關于白藜蘆醇的研究文章的Das,由于學術造假而身敗名裂,于2012年被美國的大學開除。該大學的調查報告稱,大量研究存在蓄意的數據偽造。而最終被大學調查確認的 Das 造假研究文章,至少有145篇。
其實白藜蘆醇的功效至今仍未得到主流科學界的肯定。頗為諷刺的是,它的主要科研成果也因數據造假被屢次撤回。雖說目前尚不能確定白藜蘆醇的健康效果,但科學家對人體攝入白藜蘆醇的水平及各種慢性病導致的總死亡率進行研究分析。
結果發現,攝入白藜蘆醇和長壽、炎癥、癌癥和心血管健康并沒有明顯相關性。目前國內并沒有通過具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處在合法注冊或備案期內的白藜蘆醇相關產品,并且在《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中也未能找到該成分。
記者在美國的官網用英文明確標出了一句話:以上產品說明并沒有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本產品不用于診斷、治療和預防任何疾病。
記者查詢了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備案信息,目前國內并沒有任何一款合法的、具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的白藜蘆醇相關產品。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商家打著“純天然”的噱頭來獲取更大的商業利潤。但其實人們至今基本是用化學或生物合成的方法來提取白藜蘆醇。

美商婕斯“白藜蘆醇”遭質疑
目前國內流行的某品牌“白藜蘆醇”產品,大多在電商平臺銷售,每一個產品包裝上都是滿滿的英文,并無中文標示和批準文號。
記者瀏覽上搜索“白藜蘆醇”就會出現關于該成分的保健品,功效不出意外的寫著抗癌活性,延長壽命、抗外傷、細菌感染、紫外線等。它號稱是21世紀最具抗氧化和抗老化的成分,不少的保健品抓著了消費者的心里,打著這樣的噱頭來吸引消費購買。
這其中就有“白藜蘆醇”作為主打產品的美商婕斯。
據了解, 2015年到現在,一款號稱為響應眾多女性需要的“美商婕斯白藜蘆醇” 的產品強勢進駐微商市場。這是一款號稱能延緩細胞老化、回復年輕奇跡、延長15年以上的壽命的抗老圣品。
然而很快,今年9月份央視曝光的十大騙局名單中,美商婕斯被“榜上提名”。為何美商婕斯會從一款“抗老圣品”直接跌落神壇,“美商婕斯白藜蘆醇”到底是什么?產品真的有宣傳中那么神奇嗎?
據人民網健康時報曾報道,標注“美商婕斯”的中文網站上,白藜蘆醇-沛泉菁華被宣傳具有防止細胞癌變、改善胃腸道功能、保護腎臟、抗過敏等近20種特殊的功效,甚至宣稱具有“延長壽命15~20年”、“殺菌抗炎功效比阿司匹林抗生素高60倍”、“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C高800倍”、“增加抗癌效果40倍且無副作用”等。
雖然婕斯公司英文官方聲明中也有“所有產品不以診斷、治療、治愈或預防任何疾病為目的”,銷售時“不得說使用或服用產品可以使病情和癥狀得到改善”的規定。但是,在面對中國消費者時,這些提示都不見蹤影。

美商婕斯香港官網宣傳截圖
而標注“美商婕斯香港”(www.jeunesshongkong.com)網站也將白藜蘆醇產品定義為可“有效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具有防癌、抗癌、抑制腫瘤擴散等功效。
對于白藜蘆醇的虛假宣傳,官方也選擇了零容忍的態度。2016年1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7家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的通告》(2016年第2號)稱,標識“白藜蘆醇官網”的網站,發布的“白藜蘆醇(海維牌欣能膠囊)”產品信息,宣稱“調節血脂,清理血栓,調節血壓,防動脈硬化,增強血管彈性,延緩動脈硬化,改善視力,活化腦細胞,一個周期之后,三高指數明顯得到改善”,含有與藥品等功效相混淆的用語、違法宣稱功效或承諾治愈率等虛假內容。
婕斯走“直銷”?
記者發現,至今在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婕斯果汁依然熱銷,自然背后的生產商婕斯公司銷售頗豐。
據公開宣傳資料,婕斯公司自稱是采用先進的交互式電子商務模式,是一種自愿的網購消費方式。該方式通過消費轉經營,實現利潤重新分配。簡單的說,個人是消費者,向別人推薦同時成為經營者,加入的會員越多,消費群體越大,企業和經營者都在獲益,號稱是“在花錢中賺錢,在消費中投資,在投資中創業”的銷售新模式。
記者調查發現,婕斯創建以來呈現出“滾雪球”式發展。2010年該公司全球銷售額僅為3000萬美元,2015年則達到10億美元,幾乎每年翻一番。同時,全球會員數量也在急劇增長,僅2014年就有36萬人加入,而在其最新的宣傳片中號稱現在“每分鐘就有3個人加入婕斯”。
只是這種模式一直伴隨著“是否屬于傳銷”的質疑和爭議。
具體來看,婕斯獎金制度有零售利潤、推薦獎金、紅利積分碰局獎金、領導獎金、額外領導獎金、全球分紅獎金等六項。
其中,零售利潤,需要繳納約29.95美元(合205元人民幣)成為婕斯會員,便能以成本價購買產品,如按零售價銷售,可獲得35%利潤。如果推薦8人加入會員,即從消費者變為經銷商,但如果想保住經銷商的位子,一年內還必須至少購買100積分(約合1800元)的產品,否則會自動除名;推薦獎金,是推薦客戶成為經銷商,并購買更高價的套餐組合,便可獲得相應的獎金。
根據獎金營銷計劃,會員分為15個等級,從第4等級開始參與領導獎勵分配,高等級會員可從等級低會員的產品消費中分得利潤,最高的皇冠鉆石級據稱可以拿到100萬美元,如果成為最高的等級雙鉆會員,還能每周得到全球3%的分紅。
簡而言之,級別越高,需要推薦下線成員越多,獲得利潤也越多,但發展的會員須一直購買產品,才能保住身份,否則仍會被降級甚至除名。婕斯的方案看起來頗為精致,卻無法排除傳銷的嫌疑。
根據我國《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對于直銷和傳銷有明確界定:直銷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同時直銷企業應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而以繳納費用或購買商品取得加入資格、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以下線銷售業績給付上線報酬的,均屬于傳銷。
隨后,記者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查詢直銷企業名單,未發現婕斯公司。有消息聲稱婕斯上海分公司正在著手準備申請直銷牌照,準備正式進軍中國直銷市場。從資料上顯示,婕斯上海分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3日,同年6月3日,企業注冊資金由10萬美元增至1400萬美元,達到申牌條件中注冊資本的基本條件。
一位熟悉婕斯的直銷業界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中國大陸法律來說,婕斯也沒有直接進入直銷審批嚴格的中國市場,而是把法律風險轉嫁給經營婕斯的本地經銷商。因為沒有面向中國做銷售,即使把婕斯的經銷商所做的多層次直銷定義為傳銷,婕斯本身在中國搞傳銷這一點也是不成立的。“事實上婕斯根本就沒打算直接進入中國市場,通過經銷商的非法宣傳,婕斯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利益,還能免受中國直銷法規的管理和處罰。”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