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
發布: 2019-01-21 11:33:29 作者: 紫金山人 來源: 百家號

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我要去養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但是當生活開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兒女又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孫子,無暇顧及你時,這似乎成了我唯一的出路。
我要準備搬家了,搬到養老院去!養老院條件不錯:
干凈的單人房間,配有簡單實用的電器;各種娛樂設施齊全;飯菜還算可口;服務也很周到;環境也很優美;就是價格不菲。
我的退休金肯定無以支撐。但是我有自己的住房,將它賣掉,錢就不是問題了。我養老花不了,不久的將來剩下的就作為遺產,留給兒子。
兒子很理解:你的財產應該您享用,不要考慮我們。
剩下的就是我要考慮做去養老院的準備了。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指的是東西多。過日子針頭線腦什么也少不了,箱子、柜子、抽屜都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
四季的衣服,四季的床上用品,堆積如山;
我喜歡收藏,郵票集了一大堆;紫砂壺也集了百十來把;
還有許多珍藏的小件物品,什么翠、核桃等小把件、掛件,還有二條小黃魚;
特別是書,整個一面牆的書柜,裝的滿滿的;
好酒什么茅臺、五糧液,洋酒,也存了幾十瓶;
還有全套的家用電器;
作飯的各種器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各種調料,再把個廚房也塞的滿滿的;
還有積攢的幾十本像冊......
看著滿滿的一屋子東西,我發愁了!
養老院只有一間屋子,一個柜子,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臺電視機,一個電磁爐,一個微波爐。根本沒有存放我這些平生積攢的財富的地方。
在這一瞬間,我忽然覺得,我的這些所謂財富都是多余的,它們并不屬于我!我只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只屬于這個世界,輪番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
故宮是誰的,皇帝認為是朕的,但是今天,它是人民的,是社會的。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比爾·蓋茨要把自己身后的財產全部捐獻;為什么馬未都宣布要把他博物館的全部藏品全部捐獻......
那是因為他們明C白:這一切原本就不是他們的,他們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沽名釣譽,落得個積善行德。多么明智!
我的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要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廖廖無幾。
我能想象:當兒孫面對我的這些苦心積壘的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
衣服被褥全部扔掉;
幾十本珍貴的照片會全部毀掉;
書被當作廢品賣掉;
收集的藏品不感興趣會處理掉;
紅木家具不實用,會賤價賣掉;
正如紅樓的結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凈!......
我面對著如山的服裝,只揀了幾件受穿的;廚房用品只留了一套鍋碗瓢盆;書挑了幾本還值得看的;紫砂壺挑了一把喝茶的;再帶上身份證、老年證、醫療卡、戶口本,當然還有銀行卡,足夠了!
這就是我的全部家當!我走了,我告別了鄰居,我在門口跪下拜了三拜,我把這個家還給這個世界!
人活一輩子終于明白: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并不多,不要被多余的東西束縛住了快樂!
編輯手記:看到這篇文章,心里沉甸甸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當我們老的時候,有像作者那樣的條件去養老院么?去養老院會不會有“養著等死”的感覺?其實只要能夠生養孩子,最好生兩個以上的孩子(我和凌云都是三個孩子),年輕的時候輕松的享受了生活的話,老年就只有心酸的等待終點......
上一篇:下一篇: 內向=情商低?家長這么想耽誤了多少孩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