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動建立長效機制 無限極多項舉措促規范發展
發布: 2019-04-29 14:43:58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新經緯

今年年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3個部門決定,自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如今,3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過去,百日行動的成果也日益凸顯。
在百日行動期間,作為保健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無限極積極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制定了專項整改“十項措施”,快速落實整改。業內人士認為,百日行動并非終點,保健品行業走向規范化是大勢所趨。

無限極服務中心擺放的警示語
整改成效顯著引領企業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保健品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盡管我國政府歷來對保健品的準入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審批非常嚴格,對保健品企業的生產資質也有明確的限定,但市場上依然存在“保健”亂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13個部門啟動的百日行動恰逢其時,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工作情況。據介紹,截至3月14日,13個督導組已完成對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等18個省區市的督導工作。4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在官方微博、官網公布30起“百日行動”執法典型案例,以警示民眾。
據介紹,百日行動主要針虛假宣傳、違法廣告、消費欺詐、假冒偽劣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展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介紹,在各地查辦的案件中,虛假宣傳及虛假廣告案件數量占比最高,違規直銷和傳銷案件案值和罰沒金額最高,移送司法機關案件主要涉嫌傳銷、危害食品安全等違法犯罪行為。
百日行動期間,不少保健品行業企業也開始了內部查糾整改。以無限極為例,自百日行動啟動以來,無限極開啟全面自省自查自糾。1月28日,無限極主動制定專項整改“十項措施”,在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退換貨制度、虛假宣傳治理、經銷商管理和教育等多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月18日,無限極成立了由高級副總裁牽頭的消費者投訴處理專職小組,對所有投訴實行一案一檔、專人負責、責任到人的跟進處理方式。此外,無限極在公司官網、APP、微信公眾號、服務熱線、銷售小票和銷售系統界面等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環節,統一發布了“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保健食品不能治病”的警示語。
3月19日,無限極公布了《經銷商管理辦法》,構建了從準入、經營到退出的經銷商全流程管理體系,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規范經銷商的經營行為。
4月1日起,無限極還實施了對無限極品牌產品大額消費進行主動提醒服務,建議消費者理性消費,并提醒消費者享有退換貨權利。
百日行動也是一個全面加強企業管理的契機。據了解,無限極還專門成立了28個由行政總監擔任組長的工作組,從3月20日至31日,奔赴全國各地30家分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承擔主體責任,落實專項整改——規范萬里行”工作,協助并配合分公司落實專項整改工作。截止3月30日,已累計舉辦超過198場經銷商座談會,覆蓋人數6886人。
據介紹,無限極總部為此專門設立“規范萬里行”辦公室,全力支持、服務28個工作組,收集每天的進度與反饋,及時迭代、補充信息資料,并制作每日簡報,持續推進相關工作。
無限極方面表示,隨著專項整改“十項措施”的深化推進,公司將進一步推動規范教育,在全員中落實規范經營,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公司的持續穩健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實現公司、行業和社會的多方共贏。
保健品行業將在規范中前行
毫無疑問,保健品行業依然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行業。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品市場銷售收入增長至2445.16億元。2018年,我國營養保健品市場銷售收入將接近2900億元,較上年增長18%以上。同時,老年人依舊是保健品市場消費主力。2018年,60歲以上老年人對于營養保健品的消費占比仍然有42%。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朱水芳表示,保健品行業良莠不齊,一些企業為牟取暴利,把產品吹得神乎其神。結果是,正規的、質量過硬的產品沒獲百姓青睞,靠虛假廣告、虛高價格、靠明星代言的產品卻吸引了眼球。
業內人士認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這次政府部門的百日行動專項整治,可以有效起到良幣淘汰劣幣的作用,擁有好產品、好品牌和好渠道的龍頭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從長遠來看,相關部門需要有一種長效機制來保持專項行動成果。
我國對保健品的市場監管一直實行的是“重審批,輕監管”的模式,容易導致保健品企業受利益驅動,鉆漏洞牟取暴利。對此,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相關監管部門曾公開表示,對保健品行業,要打組合拳、出連環招,綜合運用檢查抽檢、約談企業、信用懲戒等手段,以最大的力度、最有效的措施形成齊抓共管的整治格局。
事實上,保健品行業從亂到治,是一個普遍的規律。發達國家的保健品行業的發展,同樣也是延續了這樣的路徑。以美國為例,在過去的接近一百年時間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直努力在推動對膳食補充劑從準入,便進行嚴苛的監管。可以想見,中國的保健品行業走向規范化也是必然的規律。
那么,未來的保健品行業的競爭重點會是什么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的日趨規范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未來保健食品競爭的核心將逐步轉化為科技含量的競爭,保健食品企業只有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含量,使產品從低層次的價格戰、廣告戰中走出來,轉向高層次的技術戰、服務戰,才有可能贏得市場的青睞。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