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重點城市”北海摘帽,整治傳銷主要看決心
發布: 2019-05-14 10:55:5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了《關于做好2019年傳銷重點城市、重點地區打擊整治工作的通知》,將南京、南昌、南寧、西安、大連、秦皇島、防城港等8個城市列為2019年全國整治聚集式傳銷重點城市。對比一下今年和去年發布的兩份傳銷重點整治城市名單可以發現,2018年被列入傳銷重點整治城市的北海、廊坊、武漢等6市已成功“摘帽”,而南寧、南京等5市則繼續“上榜”。
同樣一份榜單,2018年“上榜”的城市是11個,今年上榜的“城市”則下降為8個,這樣一個變化宜從兩個維度去觀察。一方面,意味著前一階段針對傳銷列出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整治已經取得了效果;另一方面,“摘帽”的城市數量不多,而且還有新的城市“上榜”,充分證明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內,整治傳銷這項工作的艱巨性不能輕忽。
整治傳銷難在哪里?根據以往的經驗,由于傳銷組織內部控制“嚴密”,加之被洗腦后傳銷成員對行政機關比較排斥,執法部門查處傳銷主要依靠群眾舉報、其他機關移送等。而隨著網絡傳銷等新型傳銷方式的發展,傳統的人員聚集式據點傳銷日益減少,導致傳銷活動更難被發現。
發現傳銷活動是一個難點,徹底根除更不容易。在治理過程中,盡管有關部門依法握有行政處罰乃至刑事追究等手段,但由于傳銷活動的多數參與者往往又是受害者,一個組織即使受到了執法部門的打擊,但被懲處的常常只是傳銷組織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整個組織并未傷筋動骨,一個被打掉的傳銷組織換個地點或形式死灰復燃并不罕見。
盡管徹底根除傳銷的確存在客觀困難,但對一個被輿論和社會公認為傳銷活動猖獗的城市而言,遏制傳銷組織的囂張氣焰,扭轉被動態勢,取得階段性效果,終究是辦法要比困難多,本次“摘帽”的北海就是一個代表。
廣西北海的傳銷活動有多猖獗?作為傳銷重災區,媒體一度將北海稱為“傳銷的天堂”。但在進入“傳銷重點城市”榜單之后,北海知恥近乎勇,據媒體報道,從被戴上“帽子”的2018年到2019年3月,北海采取了“十個一律”的鐵腕措施,包括凡是到北海參與傳銷的人員一律進行抓扣,其通訊工具、車輛等一律查扣,依法立案偵辦查辦,凡是傳銷人員的聚集點均實行24小時監控,發現涉傳人員一律實行抓扣,凡是傳銷人員的銀行賬戶一律予以凍結,資金只進不出,凡是編印、銷售傳銷資料的場所、店鋪一律進行查封。與此同時,北海多個部門聯動,偵辦了多個傳銷大案,在打擊清理傳銷的各項行動中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58人,教育遣散人員40118人。
從北海的實踐來看,針對猖獗的傳銷活動,只要肯動真格,敢于碰硬,就不怕沒有良好的效果。而一個城市之所以會痛下決心采取類似的鐵腕舉措,從根本上而言,取決于這座城市對傳銷的認識。傳銷案件頻發、高發,不但給參與者帶來經濟損失,也對社會治安、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嚴重危害,傳銷活動實為城市毒瘤,這是一個常識。假若在這個認識上稍有偏離,對傳銷的危害性估計不足,甚至認為傳銷活動或許可以給城市聚集人氣帶來商機,就極有可能有意無意放大治理難度,進而導致治理的高舉輕放。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通知》中說,確定聚集式傳銷重點城市、網絡傳銷重點地區,是基于一段時間內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傳銷形勢的判斷,而非對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打擊傳銷工作的簡單否定,更應該視為打擊傳銷工作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和必要。所說很有道理,但在當下全國嚴打傳銷的背景下,在北海等地依靠努力成功摘帽的氛圍中,極少數城市從以前的非重點進入了重點,其不尋常之處仍然顯而易見。
“傳銷活動具有頑固性和流竄性,哪個地方思想出現懈怠,打擊防范力度下降,哪里就會形成洼地,給傳銷規模聚集、反彈提供條件”,無論有沒有“帽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這段話都值得所有城市認真聆聽。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