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夯實基礎 發力“智能制造”做強實體經濟
發布: 2019-06-20 10:29:54 作者: 佚名 來源: 漢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談到以創新變革打造民族品牌,習近平說,做實體經濟,實實在在地、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個還是本分。
以創新驅動,改造傳統制造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國家近年來大力提倡的。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過程中,要加大產品的技術含量,利用新型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增強企業創新技術能力,推動傳統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在傳統制造產業做精做強的基礎上,推動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有提倡,三生有響應。致力于打造全球健康產業“中國樣本”的三生,一直以來都持續追求在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提升和創新,以提升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訂單獲取、產品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智造能力”。如今。三生依照規劃實現了業績、產品、文化的跨越,展現出成長的姿態。
順應趨勢為實業“下血本”
近年來,三生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參與助力實體經濟的破局與復興。盡管當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三生依然相信國家,看好未來實業,看好大健康市場,并持續對生產制造進行投入,同時加大產品的技術含量,為做好實體經濟添磚加瓦。
2004年,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起步初期,三生就把生產制造作為夯實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公司開始興建全球生產基地——三生健康產業園。2009年和2014年,三生健康產業園的一區和二區廠房陸續竣工。
時間來到2019年,三生的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新文化持續發力,實現了新跨越。這一年,總建筑面積10.34364萬平方米的健康產業園2期即將竣工,2期工程包括了智能立體倉庫、華東分倉、研發中心和中心實驗室等硬件設施。
以此同時,三生開拓全球市場,海外的生產投入也在不斷加碼。三生依據“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指導,構建了亞洲與北美的兩大產品中心,北美產品中心設在加拿大溫哥華,圍繞北極圈無污染的海洋資源開發全新的健康產品。
三生今年即將面向全球推出首款天然魚油健康產品——VIK75深海鮭魚油,是三生北極健康資源有限公司(加拿大)與全球唯一在北極圈內擁有魚油加工廠的諾德拉克斯(nordlaks)工廠的合作成果。VIK75深海鮭魚油精選優質大西洋鮭魚,應用世界先進的極速自動化流水線設備,確保所有煉制流程在75分鐘內完成,且全程隔氧生產、30℃恒低溫加工,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魚油的新鮮。

從一條深海活魚到提煉出新鮮魚油,75分鐘足矣。這極致新鮮的“北極精華",優勢獨特、工藝先進,體現的是三生高水平的生產能力。
縱觀全局,國家號召企業踏踏實實做實體經濟,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在傳統制造產業做精做強的基礎上,推動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三生走的,正是這樣一條發展實體經濟的長遠之路。
夯實基礎打造核心“內功”
精益求精是敬業精神,也是三生的畢生追求。
三生中國構建全產業鏈“7優品質管控”體系,從原料種植、原料加工、配方研發……最后到售后服務,實現品質的全管控,。7優品質管控又可總結為“兩源一過程”。
一源為:從原料源頭開始把控,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的種植過程、加工過程,原料的選擇及品種等。
二源為:研發源頭。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安全、功效、標準、工藝、品質管控。
一過程:即整個生產制造的過程。包括生產、倉儲、物流、運輸,直到送到顧客手里。
對原材料選取、研發重視,是三生夯實內功的必經之路。對全產業鏈的精益求精,也體現在三生走過的每一步路上。
記者在三生公司了解到,2004年,三生啟用寧波首個通過保健食品GMP審查認證的健康產品生產基地,實現良好作業規范。2016年,三生導入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是“智造要素”,通過建造合理且有延續性的整體規劃與頂層設計為“智造能力”的提升打基礎。舉例來說,精益生產的優化體現在:建立無間斷流程,將流程中不增值的無效時間盡可能壓縮以縮短整個流程的時間,從而快速應變顧客的需要,以此,實現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企業以此為中轉站,在流程優化、質量提升、成本下降、利潤提升等階段性目標實現后,積累實力并繼續“智造能力”的搭建,逐步向完善的智能制造系統靠攏。
倉儲升級實現智能制造
三生人說:“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但制造業關乎國家未來的命脈,依然舉足輕重。沒有制造業支撐,互聯網銷售什么產品?沒有固定資產哪來資本?”于是,三生響應國家戰略要求,持續加碼實體經濟,并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大“智能”投入,由“制造”轉變為“智造”。
生產設備是三生產品制造領域開疆拓土的“武器”,多年來,公司不惜重金引進了西班牙包裝機,意大利裝盒機,德國MES金屬檢測機等國際先進設備,以更大的產能及更先進的設備滿足用戶的需求……精益求精,這也是一家企業下定決心做長久事業的態度。
生產出好產品,還要穩穩當當地送到消費者手中。今年,三生健康產業園2期即將竣工,其中的智能立體倉庫,將大大提高倉儲物流能力,滿足客戶需求。
善于學習的三生人到許多知名企業參觀,對標學習,“長見識”以后的三生人引入了先進的“智能立體倉庫”。他們敢放言:“我們的智能立體倉庫在寧波海曙區是最先進的,投入也是最大的。”三生的野心是有的:“產品質量相同的情況下看物流,三生希望對標京東、順豐,做成標桿。”
記者了解到,三生智能立體倉庫2期工程即將竣工,預計今年10月份搬倉。物流倉儲是制造業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說通信網絡是智能制造系統的神經纖維,那么物流倉儲則可視為智能制造系統的血管。立體倉庫倉儲能力的升級,是三生響應國家號召、未來智能制造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也是對不斷發展的企業做出積極的調整,以滿足消費者。
智能立體倉庫是三生的倉儲總倉,倉儲能力升級前,在儲量方面,在同樣3000平的面積上,一期倉庫儲位11000個,二期工程結束后,儲位翻番,而原有倉庫僅2400個。
在發貨量方面,客戶訂單一天能發到兩千行到三千行(訂單計數單位),發貨量在20億左右已經是滿負荷運營狀態。升級后,日常發貨能力將達到三萬行的訂單發貨,能實現100個億左右的供貨量。
在自動化倉庫貨物上架方面,工作人員只需按規則將貨物碼放在托盤上,堆垛機就能自動將貨物存儲至指定位置,且只需要少量工作人員;如需揀貨,工人只需根據系統提示取下指定貨物進行裝箱掃描,自動傳送帶將貨物高速送入打包復核區,緊接著物流配送信息及路線分配等一系列動作都由系統完成;最后,通過分揀系統識別配送地點,經托運車送上配送車踏上“旅途”。

在制造企業內部,現代倉儲配送中心往往與企業生產系統相融合。因此倉儲技術的發展不是跟公司的業務相互的割裂的,跟其他環節的整合配合才更有助于倉儲行業的發展。意識到這個問題,三生在建立體倉庫時已留出生產入庫通道,未來生產部門有了自動化系統,從投量到入庫都是一條龍,避免了二次建設。
倉儲升級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三生人認為,供應鏈環節通過新零售的數據精準預測市場需求按需制造,產品通過智慧物流直接送達消費者,才能實現零庫存。智慧倉儲和物流技術的引入,可以幫助傳統制造企業更加精準,高效地管理倉庫以及零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深入供應鏈,將數據技術應用于物流履約效率提升和供應鏈優化,物流將與智能制造環節打通。這又與公司做精益生產的初衷相契合:零庫存,提質升級。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工廠自動化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潮流趨勢。想要全面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就必須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經營模式,提升生產和經營效率,智慧倉儲和物流也許是最好的契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