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大國自信,從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發布: 2019-08-14 09:33:5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鴻蒙
中國的科技智慧

上周,在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自有操作系統:鴻蒙。這是華為迎接全場景體驗時代到來的產物,也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全場景微內核的分布式OS,它可以實現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
鴻蒙一開天地寬,華為把它命名為“鴻蒙”,就是寓意將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和諧和方便——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長路上,它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卻是中國突破核心科技的一大步。
近幾年來,一個又一個代表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相繼涌現,中國的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中國正以創新勇氣、創新能力、創新速度將最新科學技術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為解決人類社會共同的問題貢獻出中國智慧。
國漫 未來可期

上個月,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結果竟成了這個暑期檔最火的“現象”,截止目前,票房已經突破34億,順利躋身中國電影票房榜前五,也創造了中國影史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新記錄。
看過的人都知道,這部影片從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到技術特效、尤其是細節的逼真程度,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讓從小就看著《封神演義》和《哪吒鬧海》長大的一代代國人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大贊:“國漫真是越來越好了!”
從前,我們只能為《變形金剛》激動喝彩,這些年我們見到了《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和《哪吒》,孩子們說起喜歡的動畫,不再只是蜘蛛俠、米老鼠和忍者神龜,而是孫悟空、小哪吒和葫蘆娃……這些優秀的作品,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醫藥
健康中國建設中不可或缺

同樣是上個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文件, 其中,“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目標要求:
到2022年和2030年,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別達到90%和100%,個人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
在個人和家庭層面,《行動》提倡應用適宜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方法,開展自助式中醫健康干預;
在社會和政府層面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于掌握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和方法;
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傳播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顯而易見,發展“中醫藥”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被擺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老祖先傳給我們的幾千年來防病治病的實踐經驗,早已凝聚在汗牛充棟的中醫典籍中,更凝聚在中國人的飲食、起居、鍛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不可或缺,而在世界范圍內,中醫藥的影響也越來越廣。
我們常常會談到大國自信,但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支撐起自信的背后,是一個個生動的人,是一件件真實的事和一項項具體的成就——而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充滿溫情,又對當下的發展成就充滿自豪,就是最大的自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