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現波動 天士力押寶創新轉型
發布: 2019-08-22 14:02:18 作者: 佚名 來源: 北京商報

8月21日,天士力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凈利出現了2.86%的下滑。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天士力近年來凈利起伏較大。天士力并未披露業績下滑的原因,僅表示醫藥創新在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根據財報,分拆旗下生物藥板塊上市,向創新型藥企轉型是天士力下半年重要工作。業內人士認為,受限于創新型藥物的研發進度,天士力所需的時間和資金將越來越多,分拆上市有利于公司通過上市,獲得更好的融資渠道。不過,創新藥特有的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特點,天士力能否轉型成功還有待市場檢驗。
業績波動大
根據最新半年報,天士力實現營收93.78億元,同比增長11.16%;實現凈利8.99億元,同比下滑2.86%。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天士力未在半年報中具體披露。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天士力近年來凈利起伏較大。2016-2018年,天士力分別實現營收139.45億元、160.94億元及179.9億元,營收增幅分別為5.47%、15.41%及11.78%;實現凈利11.76億元、13.77億元及15.45億元,凈利增幅分別為-20.43%、17.01%及12.25%。
天士力是以大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的企業。根據官網介紹,天士力在做專做精、做強做大現代中藥的基礎上,向特色化學藥、高端生物藥行業擴展。從目前來看,中成藥產品仍是天士力的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財報顯示,中成藥實現營收53.58億元,化學制劑藥、化學原料藥以及生物藥分別為實現營收15億元、4066.51萬元及2.28億元。
一些列相關政策的頒發對于中成藥企業來說有一定的影響。資料顯示,今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對于中藥,除中醫類別醫師外的其他類別醫師,需要經過不少于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才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保控費等政策的出臺,對行業里的醫藥企業都有一定影響,這一定程度讓天士力的業績受到波動。此外,天士力目前的大部分營收來源于中成藥產品,國家對中成藥市場的監管趨嚴,西醫需經過至少一年的學習并考核成功后,才能開具中成藥處方,這也讓中成藥企業的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針對公司業績波動的具體原因、未來發展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天士力董秘辦,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加速分拆上市
業績波動的情況下,天士力正在加速分拆旗下業務板塊。根據2019年半年報,天士力的下半年工作計劃之一為生物藥板塊分拆上市。
天士力在半年報中指出,天士力生物是國內創新型生物藥公司,擁有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稀缺全產業鏈商業化平臺,下半年將繼續與香港聯交所、國際投資機構緊密溝通,根據資本市場發展變化,適時選擇掛牌上市。
根據天士力此前披露的公告,公司擬以旗下生物藥板塊、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為主體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交易,以形成天士力生物獨立的融資能力,支持其未來業務發展,并釋放公司生物藥板塊價值。
據了解,天士力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發、生產制備及銷售,及投資于其他生物科技公司;天士力(除天士力生物以外)的主營業務為中藥及化學藥領域的科研、生產制備及營銷。天士力在年報里提到,公司目前持有天士力生物92.37%股權,分拆上市后預計將會相應攤薄對其的控股比例,但同時也將憑借香港資本市場優勢 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與治理水平。
醫藥行業投資分析人士李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生物藥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分拆天士力生物有助于天士力獲得獨立的融資渠道,緩解公司研發壓力。不過,今年8月,據相關報道顯示,由于香港近期市場不佳,目前醫藥板塊估值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天士力生物或將推遲港股IPO上市進程。
押寶創新藥
天士力生物登陸港交所的具體時間還未可知,但天士力向創新藥企業轉型的決心似乎很堅定。天士力在2019年半年報中指出,國家醫藥監管領域政策頻出、醫保控費持續推進、藥品帶量采購落地實施;同時,新藥審批不斷提速,國家對國產創新藥的扶持力度加大。在整個醫藥行業增長緩慢背景下,醫藥行業迎來結構調整期,醫藥創新在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企業唯有將創新驅動作為內生動力,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經營質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資料顯示,從2013年開始,天士力在逐漸加大研發投入,先后耗資16億元并購了天士力帝益、天士力圣特制藥等公司,并引進了美國禮來、日本 EA 制藥和Mesoblast公司的幾款新藥,公司開始向創新型藥企方向發展。
不過,從目前來看,天士力生物旗下上市的僅有普佑克一款產品。從公司的產品管線來看,除了普佑克的兩項新適應癥外,公司還有11個生物制藥品種在研,但進入II期臨床的只有旗下晚期結直腸癌用藥SY101。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拆分上市為公司帶來了新的融資渠道,但新藥研發時間長、風險大,若公司管線品種審批時間都較長的話,僅靠普佑克單款藥物的收益,未來公司將面臨單品獨大,業績增速或將受到影響。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