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你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嗎?
發布: 2019-09-11 11:25:4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前不久,因為在外出差途中想要順便挑選幾把修枝的剪刀,朋友帶我走進了大阪當地一家專門賣刀具的商店。店鋪的面積不大,大概四、五十平米,但里面各類菜刀、剪刀、工具刀的品類卻非常齊全,都整整齊齊地分類擺放好。

我頗有興致的逛了好一會兒,認真地挑選了需要的剪刀,在準備付賬時看到了店內掛的一副牌子:“備中國水田住大與五國重十四代末孫”。我心里不禁一驚,就這么一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居然已經傳承到第十四代了!

忍不住和店家攀談了起來,老板一邊仔細地用舊報紙把剪刀分類包好,一邊告訴我們,祖上創業于安永年間(1772年),到他這里已經是家族的第十四代,祖祖輩輩也一直做的是這門生意,到現在已經240多年了。
支撐起這些老鋪的
一定不只是簡單的繼承
像這樣的例子我們一路遇見過、聽見過不少。
有終其一生只認認真真做壽司的“壽司之神”,有意大利那不勒斯上百年來只做披薩餅的“披薩世家”,有祖祖輩輩都只腌制泡菜的“泡菜一家人”……
10年前,韓國中央銀行對全球41個國家的百年以上的傳統老店進行了一次統計:全球有5586家經營了超過200年的老店, 而且這些店還仍在繼續經營中。
有人會問,一家小小的刀具店或者披薩店,不會有驚人的營業額,要怎樣才能耐得住上百年的寂寞,將這份家族的事業得以一代代繼承呢?

我想,除了熱愛和責任之外,或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因此而受到尊重。
支撐起這些老鋪的匠人們,雖然不是富甲一方的企業家,但他們都是專業技術精湛,并且把這個工藝做到極致的行家,他們的一生,可能就許給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在他們眼里,繼承是一種光榮,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而正是因為這種“創業守成”的執著付出,讓他們受到了顧客的尊重,家人的尊重和社會的尊重。
功夫是什么?
就是時間
《一代宗師》里面有一句話——
“功夫是什么?就是時間”。
一個真正想要修煉自己內在能力,真正想要為他人創造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并不會浮躁于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聽到什么賺錢就沖什么去。
只有跟隨內心所向,并愿意傾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的人,一生才能有所成——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所以,不妨問問自己,最想做成的事是什么?
明確心意后,請用寶貴的時間和認真的態度去“款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
上一篇:愛心1+1·助力中國夢 三生公司愛心校園... 下一篇: 三生人的“開學第一課”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