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改變生活,并不只是炒幣!滿屏概念股漲停,辨清真偽別被割韭菜
發布: 2019-10-29 13:45:49 作者: 佚名 來源: 金融行業網

一夜之間,區塊鏈火了!
“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隨著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無論是資本大佬,還是市井大媽們都在暢聊區塊鏈。
資本市場更是一片狂歡,28日早盤一開盤,A股有將近100只概念股漲停!還有股民們蜂擁到上交所、深交所提問,企圖抓到一只暗藏的區塊鏈大牛股~
那么,區塊鏈到底是干嘛的?哪些股才是真正的區塊鏈概念股?
區塊鏈將讓生活更便利
區塊鏈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
小伙伴們是不是覺得很深奧?
通俗的說,區塊鏈記錄了所有曾經發生并經過系統一致認可的交易,每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賬本,以家庭記賬來比喻:

另外,區塊鏈不僅可以記錄每一筆交易,還可以通過編程來記錄幾乎所有對人類有價值的事物:出生和死亡證明、結婚證、所有權契據、學位證、財務賬戶、就醫歷史、保險理賠單、選票、食品來源以及任何其他可以用代碼表示的事物。
每個區塊就像一個硬盤,把以上這些信息全部保存下來,再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這些被保存的信息就無法被篡改。
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將會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1、數字身份
很多人開各種證明時會遇到“證明我媽是我媽”的窘境,有了區塊鏈,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原來我們的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等等,需要一個中心節點,大家才能承認。一旦跨國,合同和證書可能就失效了,因為缺少全球性的中心節點。
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特性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情況,我們的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都可以在區塊鏈上公證,變成全球都信任的東西,當然也可以輕松證明 “我媽是我媽”。
2、衛生保健
簡單說就是利用區塊鏈建立有時間戳的通用記錄存儲庫,進而達到不同數據庫都可提取數據信息的目的。
例如你去看病,不用換個醫院就反復檢查,也不用為報銷醫保反復折騰,可以節省時間和開銷。
3、旅行消費
例如我們經常會用攜程、美團等app來尋找并下單入住酒店和其他服務,各個平臺從中獲得提成。而區塊鏈的應用正是除去中間商,并為服務提供商和客戶創建安全、分散的方式,以達到直接進行連接和交易的目的。
4、更便捷的交易
區塊鏈可以讓支付和交易變得更高效、更便捷。區塊鏈平臺允許用戶創建在滿足某些條件時變為活動的智能合約,這意味著當交易雙方同意滿足其條件時,可以釋放自動付款。
5、嚴把產品質量關
假如你買了一個蘋果,在區塊鏈技術下,你可以知道從果農的生產到流通環節的全過程。在這其中有政府的監管信息、有專業的檢測數據、有企業的質量檢驗數據等。
智慧的供應鏈將使我們日常吃到的食物、用到的商品更加安全,讓我們更加放心。
6、產權保護
藝術創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區塊鏈上,有人使用了他的作品,他就能立刻知道。相應的版稅也會自動支付給創作者。
區塊鏈技術既保護了版權,也有助于創作者更好更直接地向消費者售賣自己的作品,而不再需要發行公司的協助。
如何分辨“正宗”區塊鏈概念股
區塊鏈火爆,最忙的莫過于資本市場。
先是各個經濟學家和分析師。
比如恒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一連發布了三篇關于區塊鏈、Libra、比特幣的報告,中信建投則將于10月27日至29日召開三場電話會議……
其余券商不甘落后,各類報告也是紛至沓來。短短一個周末,各大券商至少有76篇關于區塊鏈的研報誕生。
然后股民們也high了~
在周末深交所上交所互動平臺上,僅僅兩天一共就有468個提問,大多聚焦在區塊鏈上。
發展到后面,甚至連養豬股、農業股、環保股均被股民問詢是否在主營業務中利用區塊鏈技術,不過上述公司均尚未進行回應。

有網友打趣稱,經過各路人馬連續挖掘,A股區塊鏈概念股已經從50余只擴容到1000多只。
毫無疑問,28日A股一開盤,共有將近100家上市公司漲停,廣博股份、浙大網新、新湖中寶、金冠股份等均漲停。
不過金妹兒想提醒的是,有不少個股借此渾水摸魚,強蹭熱點。小伙伴們要注意甄別~
比如前天剛公告工業大麻麻籽人造肉概念一字漲停的美盈森,在周末又在互動易上趕上了區塊鏈概念,因為公司參股的杭州甲骨文公司的產品有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架構。
還有獐子島,據說用區塊鏈技術養海鮮;海欣食品,則用區塊鏈技術賣魚丸……
甚至,網上還流傳了一份上市公司借區塊鏈割韭菜的手冊:

那么,哪些個股才是貨真價實的區塊鏈概念股呢?
今年3月30日,我國發布了境外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一共涉及A股市場16家公司。其中包括中國平安、浙商銀行、眾安在線、騰訊、愛奇藝、京東、百度、阿里巴巴等。

10月18日,我國發布了第二批備案清單,也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比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聯、華為、阿里云、國網電商、東方財富、恒生電子、遠光軟件、航天信息等公司均有項目入選。

但要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仍然在發展初期,實踐應用也停留在試水階段,投資者要警惕過度炒作概念的風險
發展區塊鏈不是炒幣
狂歡的不僅僅是資本市場,就連沉寂已久的幣圈也蠢蠢欲動。
公開資料顯示,主流的數字貨幣市場亦集體大幅上揚,熱門加密貨幣幾乎全線飄紅。其中,比特幣于北京時間26日早晨迅速突破10000美元,且一度漲超50%,后來漲幅有所收窄。
尤為重要的是,發展區塊鏈并不等于允許通過電子盤交易比特幣以及各種虛擬貨幣。

2017年9月4日,七部委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ICO被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并被叫停。時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表示,“區塊鏈本身是好技術,要把區塊鏈技術和ICO區分開來。”
監管也正通過備案清單淘汰炒幣企業。今年10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第二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共309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其對外提供服務的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顯著位置標明其備案編號。
據《科創板日報》最新消息,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務虛公司和項目,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再通過發幣去募資圈錢的話,會面臨很大的執法力度。
現在通過備案和現場核驗等方式,已經能把利用區塊鏈對實體經濟做實做強的企業辨別出來了,同時把炒幣的企業排除在外。
也就是說,哪怕是上市公司,也不能打著區塊鏈旗號忽悠投資者。
而就在剛剛,人民日報又再次發表評論: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發展區塊鏈技術是目前科技發展創新的重要方向,但是想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炒幣”以牟取暴利,就抓緊息了這條心思吧。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