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聘請張大寧為公司全球健康推廣顧問
發布: 2020-09-03 10:09:36 作者: 佚名 來源: 和治友德

近日,天津和治友德制藥有限公司聘請國醫大師、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張大寧教授為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廣顧問。雙方表示將緊密攜手,共同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以下是張大寧教授對中醫學以及養生文化的觀點分享。

中醫學是一門多元化的“科學文化體系”,它既有醫學科學的防病治病療效,又有著自然科學原創思維,強調“天人相應”、“陰陽調和”、“身心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理念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寶庫,是多維的、全方位的科學文化體系。而“養生”則是中醫學獨有的、很高層次的概念,是中醫學的特色優勢所在。
與西醫提出的僅僅是“預防疾病”、“保健身體”不同,防病、養生、康復、延年益壽是中醫學的強項。中醫學的“養生”是一種升華的理念,即“頤養生命”,這不僅是“防治疾病的發生和保健身體”,而是通過飲食、心理、藥物、器械等各種方法,來提高人的形體素質、心理素質、適應社會的素質以及道德品質的素質,全方位地提升健康素養,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和質量,達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治未病”實際上包括養生、防病、康復、延年益壽等諸多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中醫學在“治未病”方面,不僅有“理念”,更重要的是它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如四季二十四節氣的不同養生方法,食療藥膳等的諸多內容;經絡、針灸、推拿養生保健的豐富經驗等。

中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它包括醫、藥、文化、農業等諸多方面,是一個完整的大健康與文化經濟的鏈條,在這個鏈條中,中醫學的“療效”是牽頭引領的關鍵。療效是任何一門醫學根本的宗旨與歸宿,包括“防病、治病、康復、養生、延年益壽”等五個方面。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養生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生命整體質量。而和治友德公司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正是向著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
福利貼士:
《素問·六節脈象論》上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張大寧教授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幾乎涉及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個內容,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著直接或間接關系,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
張大寧教授提出將補腎法與活血法有機結合,通過補腎促進活血,應用活血加強補腎,二者相互協同,達到改善腎虛血瘀的病理變化,使作為人體生命之本的腎之精氣更加旺盛。
以下為張大寧教授的三道補腎活血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方中的冬蟲夏草是一味名貴的中藥補益藥材,可補腎陽、益腎精;西洋參自古就是補肺腎之氣、益胃生津之佳品;覆盆子具有益腎固精,養肝明目的作用;田三七則是活血化瘀的佳品。供大家根據自己情況選擇使用:

【第一方】:冬蟲夏草2克,西洋參6克,田三七3克,陳皮3克,丹參3克,每日煲湯服用。
【第二方】:冬蟲夏草1克,西洋參6克,田三七3克,陳皮3克,覆盆子3克,每日煲湯服用。
【第三方】:西洋參6克,女貞子3克,旱蓮草3克,丹參3克,覆盆子3克,陳皮3克,每日煲湯服用。
和治友德三大養生學說

和治友德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了“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幫助人們通過三大養生收獲健康。
飲食養生:
通過飲食的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行為養生:
通過有目的的行為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心理養生:
通過心理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