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NA葆嬰:鏈接人、產品與地球,撬動可持續增長
發布: 2023-12-18 09:32:26 作者: 佚名 來源: 葆嬰

12月8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發起的主題為“效率迭代,萬物新生”的2023新增長大會在北京舉辦,聚焦AI大爆發之下,經濟社會和商業各領域的效率革命,以及由此帶來的各行各業的增長機會。
USANA首席商務官聶懷禹于活動前就USANA增長的重要戰略和戰略行動接受采訪,USANA葆嬰業務增長副總裁孫磊于活動當天出席活動并參與“綠色經濟與增長的長期主義”圓桌討論。
USANA是如何“解碼”機遇,撬動可持續增長?又是如何將可持續增長落地執行的?跟隨《哈佛商業評論》一起來解讀。
近兩年來,“圍爐煮茶”“朋克養生”“成分黨”“八段錦”等這些詞高頻出現在大眾生活中,新養生方式變熱的背后,實則是全民健康消費意識和消費需求的改變。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16萬億元,大健康產業或將成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當產業進入新的機會期,企業便需要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以求增長。對深耕健康領域的企業而言,面臨全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大眾健康管理意識的逐步提升,將增長真正從“機遇”變成看得見的增長,是擺在企業面前的新挑戰。

USANA首席商務官聶懷禹(Brent Neidig)
成立31年,進入中國市場13年外資大健康品牌USANA,已經將中國深耕成為USANA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USANA首席商務官聶懷禹(Brent Neidig)看來,“解碼機遇”,并形成一套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行動路線圖”,對于解決企業的增長問題非常有用。
“解碼”機遇,形成可持續發展戰略
管理的內核是解決現實問題。
在USANA任職近18年,自2015年起管理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負責制定和執行業務增長戰略,聶懷禹的管理心得是,解碼市場機遇,就要關注幾個關鍵領域。
“放眼全球時,健康和福祉,包括對個人健康的關注已經成為全球性趨勢,我們所處的行業真正迎來了向世界更多人提供健康產品以及健康解決方案的商業機會,如何把握機會,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這幾個關鍵領域:人、產品、地球。”聶懷禹解釋道。

首先
業務伙伴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長期以來,USANA都在戰略上強調打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業務伙伴的強鏈接關系。如今,面對健康消費更常態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企業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審視內部的激勵機制和結構,以確保為業務伙伴提供優化的激勵和機會,讓他們繼續為消費者分享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二
產品創新始終是企業增長的支柱之一。面對健康消費需求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企業要順勢而為,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加快產品研發更迭。
聶懷禹發現,一方面,年輕一代、千禧一代、Z世代的人群對健康的興趣比以前更大。另一方面,中國也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因此企業只有不斷在產品領域進行創新,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有機會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獲取新的客群,形成新的增長。
USANA葆嬰業務增長副總裁孫磊也深感大健康行業的“卷”。他提到除了來自銀發一族,還有下沉市場包括小鎮青年們的機會。而且,00后、90后們可能更多關注新的口味、新的配方,包括不同的劑型;很多“成分黨”也會看重產品的黑科技,他們不再希望用傳統的方式提升身體健康,他們更喜歡定制化的健康解決方案,包括零食化的保健食品,以及追求零糖零卡低脂等配方滿足自身健康需要。此時,迎合這些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是企業努力的方向。
第三
基于全球的銷售網絡,擴大品牌的全球足跡,布局更多新興市場,這也是企業未來重要的增長機會。也因此,根據不同市場的區域化特點和人群需求,探索和調整戰略機制成為企業下一步的重要行動。
2020年,USANA在中國市場構建了跨境購平臺,讓國內消費者享受本土生產的USANA葆嬰產品的同時,還可以有直接便捷的渠道享受到來自海外原裝進口的產品。下一步USANA也將進入印度市場,打造在全球第25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讓我們學到很多經驗,我們將嘗試在印度復制它。”聶懷禹稱。
最后
還有一個重要的增長機會是企業內部圍繞業務板塊的創新。聶懷禹相信大健康行業和所有其他行業一樣,都需要不斷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用更多的數字化方式觸達到消費者。
目前,USANA葆嬰為迎合新的市場機遇,增加了對社群營銷、社群影響力打造的投入,成立專門的品牌推廣官團隊,在多渠道社交平臺推廣和傳播品牌理念以及進行營養科普宣傳;迎合目前國內電商消費趨勢,優化購物體驗,公司上線了品牌自己的購物App以及微信購物小程序,利用更多數字營銷工具推動創新業務增長。
聶懷禹特別提到了面向業務伙伴團隊的一個創新案例,與中國一些知名的大學建立教育合作,為優秀伙伴提供為期三到四天的領導力培訓課程。
“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增長驅動力。人們對增加教育和改善生活非常興奮。”聶懷禹透露,接下來,USANA葆嬰將繼續在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推動這樣的創新再教育課程。
三大支點,落地可持續增長
從人到產品到地球,解碼增長機遇,然后關聯策略制定,其本質是優化從品牌到客戶這一旅程的每個觸點,提升服務體驗,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保持可持續的增長力。
而將企業增長放到更長期主義的維度,回歸到為環境(E)、社會(S)、治理(G)提供賦能這一長期目標上,企業同樣需要一套具體的框架和可落地的支點。

除了像大多數公司一樣,在公司內部建立踐行ESG的跨職能小組,成立專門的指導委員會專注于ESG的推進。以及每年發布相關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向利益相關者披露ESG理念和企業發展戰略。USANA在落地實踐上的關鍵舉措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優先級的排序,包括制定未來幾年的“路線圖”。
“從頂層愿景上,我們希望能為我們的員工、業務伙伴、消費者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聶懷禹認為,一旦在最高層設定了基調或愿景,作為管理層,就必須盡所能將其推向組織的各個層面,并把這個基調和目標設置為公司的重要優先事項,并且納入投資決策參考。
孫磊在2023年新增長大會上介紹了USANA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圖,聚焦三個領域:人,地球,產品。目標是通過人、地球和產品,三個重點領域的持續努力,讓所有的員工、業務伙伴、消費者以及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擁有可持續的未來,從而實現成為世界上最健康的大家庭的愿景。
USANA一直關注健康社區的打造,在全球范圍內提供近千萬份營養餐給需要的人群,同時邀請業務伙伴和員工一起,為社區提供了超過1萬小時的公益服務。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實踐是USANA向有需要的社區提供便攜的“花園塔”,這些迷你的工藝種植桶,可以讓社區種植瓜果蔬菜,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還可以在當地市場做一些銷售,用于社區發展。

USANA葆嬰通過愛加餐項目為有需要的孩子們送去關愛與營養
在中國,USANA在可持續發展、健康公益領域做了很多傳承與創新,希望通過關注重點人群,以健康公益創新推動健康公平。自2015年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達成合作,先后在疾病救助、健康援助、鄉村振興與發展、救災援助等方面有很多實踐。例如優莎納公益基金愛加餐項目,截至2023年9月,已惠及7省10縣,為兒童們提供了102萬余份營養加餐,并為50所學校配備了愛心廚房設備,受益兒童2萬4千余人次。優莎納公益基金鄉村天使項目,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計捐贈274個數字化巡診包、捐贈4所天使康復小屋,并對鄉村醫生進行專業培訓。

通過鄉村天使項目USANA葆嬰賦能鄉村醫生,推進鄉村振興
而“地球”,主要是強調可持續,綠色的生產環境。打造綠色生產系統,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滿足綠色生產需求,還包括在廢棄物管理、碳排放、可持續包裝方面的努力。
最后,從產品維度,構建在整個生產制造環節的質量與安全。包括負責任的采購、在營養和健康研發等等領域關注產品的高質量和安全。2022年,USANA在全球投入的研發費用是1160萬美元,世界各地有150多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從產品頂層設計上,確保技術領先和產品安全,這都是ESG實踐里最重要的組成方面。
“當我們考慮ESG時,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人性,企業應該盡我們所能為解決社會問題做出貢獻,而不是制造問題。”聶懷禹稱,回饋社會是一種“裂變式”的擴散和傳播的行為。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AI將有機會和潛力徹底改變商業世界。企業也可以從產品開發、產品構思、原材料采購、制造、物流等流程環節,甚至在內容創建、營銷、溝通等環節,探索引入人工智能科技,提升效率,推動可持續的業務增長。“因為工具,讓業務的增長更高效”。
關于《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簡稱HBR)創刊于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志性雜志。100年來,一直致力于創造和傳播最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幫助商界領袖不斷更新理念、領導變革,被業界譽為“管理圣經”。
2002 年《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正式進入中國,整合英文版最新內容,并有針對性地加入獨立采集的中國本土核心內容,通過雜志、中文網、數字化內容為中國商業人士和全球思想領袖提供縝密的商業見解和最佳實踐,助力企業在數字化時代,找到新的、長期的、可持續的增長點。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