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頭痛疾病 天士力助力頭痛學苑教育項目
發布: 2024-03-07 13:56:05 作者: 佚名 來源: 天士力

3月1日至3日,全國頭痛規范化診療培訓——“頭痛學苑教育項目”走進天津。本次“頭痛學苑教育項目”(天津站)由中國卒中學會頭痛分會主辦、天士力醫藥集團協辦。專家學者圍繞頭痛的病理基礎、診斷治療、臨床研究應用等展開交流學習。中國卒中學會副秘書長兼組織部部長李文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頭痛科主任王永剛、天津市環湖醫院副院長巫嘉陵、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肖哲曼等十余位專家學者現場授課,圍繞頭痛相關診斷、發病機制、治療、臨床管理等多方向展開培訓。

“頭痛學苑教育項目”走進天津
關注頭痛疾病危害
“根據2018年出版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ICHD-3),頭痛可分為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痛性腦神經病變和其他面痛及其他類型頭痛。原發性頭痛疾病主要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和叢集性頭痛,其在全球范圍內的致殘疾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培訓期間,王永剛介紹了“頭痛學苑教育項目”相關背景并圍繞“頭痛概論與頭痛相關解剖基礎”作分享。

中國卒中學會頭痛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頭痛科主任王永剛
“目前我國負擔最重的神經系統疾。ò茨挲g標準化DALYs率)依次是卒中、偏頭痛、AD及其他癡呆、CNS腫瘤和特發性癲癇。其中,偏頭痛是 10-39歲人群神經系統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且以女性居多。”王永剛援引2023年發表在Neurology上的《1990-2019年亞洲神經系統疾病負擔》相關研究進一步解釋了重視頭痛規范化診療的重要性。他認為,偏頭痛作為一種致殘性疾病,發作期引起嚴重失能,發作間期共病焦慮、抑郁、睡眠障礙、認知減退等,偏頭痛對最具有生產力青中年人群疾病負擔的影響不容忽視。
加強頭痛正確認知
“很多人認為偏頭痛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這是錯誤的認知。在中國約有1.3億患者深受偏頭痛困擾,每10個18-65歲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偏頭痛。其中,青壯年人群高發,患病峰值年齡 40-49歲。”王永剛說,作為一種常見神經系統疾病,偏頭痛具有高患病率、高度失能性、高疾病負擔等特點。然而,我國既往對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仍然存在較大不足,患者就診率和醫師正確診斷率均偏低。此外,患者本身對疾病的關注程度和重視程度也存在不足,有些患者認為“忍一忍”不處理也可以,或者服用一些止痛藥就可以,沒有必要“小題大做”,直到痛到無法忍受才進行就醫。
對此,王永剛認為,針對包括偏頭痛在內等原發性頭痛的診療還有待于進一步規范。一方面需要廣大神經內科醫師不斷加強學習培訓,提升頭痛診療水平,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社會各界對頭痛疾病的正確認知,做好患者教育及頭痛全程管理,減少因疾病導致的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提升頭痛診療水平
2023年6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頭痛協作組制訂發布了《中國偏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國緊張型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國叢集性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為臨床醫師提供完整、全面、科學的指導意見。王永剛介紹說,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外,指南還對新型治療方法進行了介紹,如神經調控治療、CGRP受體拮抗劑、CGRP單克隆抗體等。此外,還介紹了原發性頭痛的非藥物治療,包括神經調控、針灸、運動、飲食、行為和正念等療法。“偏頭痛的藥物治療分為急性發作期藥物治療與預防性治療。”王永剛解釋說,“針對急性發作期,可以選擇非特異性鎮痛藥物,包括非甾體解熱鎮痛藥物、對乙酰氨基酚藥物和一些復方止痛藥物。此外,隨著相關創新研究的進展,CGRP靶點藥物也為偏頭痛特異性治療帶來新選擇。對于普通患者來說,如果每個月有4次以上的頭痛發作,則需要盡快啟動預防性治療,可以考慮一些抗抑郁類藥物和肌松類藥物,還可以采取針灸推拿、中醫中藥治療等綜合療法。例如,可以選擇《中國偏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國緊張型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推薦的養血清腦顆粒這樣的中成藥來進行頭痛的預防性治療。”養血清腦顆粒治療原發性頭痛已經應用了二十余年,據文獻記載,對頭痛發作的頻率、持續的時間,和頭痛的程度,均有顯著療效;尤其是伴有心煩易怒,或失眠多夢,均可明顯改善。“加強我國頭痛領域基礎研究和診療技術創新,不僅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頭痛患者的實際需求,還能推動全國醫學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整體提高,對于醫學界和整個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未來,希望通過‘頭痛學苑教育項目’進一步促進頭痛診療人才培養,完善我國頭痛領域醫療服務體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王永剛說。
上一篇:天士力亮相海棠花節 小長假成新晉網紅打... 下一篇: 北辰區委書記倪斌帶隊到天士力現場辦公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