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40萬人套現8億!“網聯嘉”傳銷組織主犯被判6年
發布: 2024-05-27 12:19:42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民晚報網

通過“網聯嘉”刷臉支付軟件在平臺上消費就可以獲得返利,充值成為會員后,還可以通過一項“數字人民幣推廣計劃”,提升信用卡額度并套現,且只要能發展一個“下線”,就可以獲得各種紅利……
這樣一番聽上去頗有誘惑力的說辭在過去幾年中吸引了不少市民特別是老年人,退休市民王阿姨就是其中一個。她陸續投資5萬元做到“縣級代理”后,被女兒發現其中有蹊蹺,拉著她去報警,于是,一個涉及40萬人、20萬名付費會員、利用信用卡套現超過8億元的傳銷平臺被楊浦警方摧毀。
近日,“網聯嘉”App的建立者曹某某等人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經營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1年半不等,并處罰金70萬元至3萬元不等。

圖說:主犯曹某某等陸續被判刑。楊浦檢察院供圖(下同)
傳銷活動始于親友推薦
市民孫先生是上海一家企業的退休職工。他從朋友口中聽說,上海某科技公司研發了一款“網聯嘉”刷臉支付軟件,只要充值198.8元入會費,即可成為會員,不僅可以將信用卡額度從兩萬元提到八萬元,而且,只要支付很少的手續費,信用卡里的錢就能隨提隨用,甚至每個月還不用自己花錢還卡。會員還可以通過發展下線獲利,直推獎勵高達會費的40%和消費金額的萬分之三。孫先生付費后,不斷向周圍親友推銷,最終獲得了1000余元回報。
另一位市民王阿姨,一位朋友向她推薦了“網聯嘉”App,朋友稱,“網聯嘉”是一份面向未來、造福大眾的事業,不僅介紹朋友加入“網聯嘉”可以賺錢,“網聯嘉”的第四方支付系統還可輕松實現信用卡變現。王阿姨半信半疑,但想著1000元也不多,便充值988.8元成了一名鉆石會員。繳費入會后,很快就通過發展四位下線賺到了1800余元。嘗到甜頭后,王阿姨逐漸開始信任該平臺,前往位于楊浦區的“網聯嘉”總部聽課,又在微信群內聽老師宣講。聽說最高可以繳納25萬元入會費成為“運營中心”層級,回報率高達75%,王阿姨心動不已,當即投資5萬元成為一名“縣級代理”。
自從成了縣代理,王阿姨更加積極投入到網聯嘉發展大業中。老師告訴王阿姨,推薦的人越多賺得也越多,于是王阿姨便積極向周圍的親朋好友推薦下載網聯嘉App,希望通過他人注冊會員繳費和刷信用卡套現獲得返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王阿姨的收益寥寥,女兒發現王阿姨投資了5萬元后,拉著她到公安機關報警,在周邊人的勸解下,王阿姨才意識到所謂的“數字財富密碼”實則是一個巨大的財富陷阱,不僅涉嫌傳銷犯罪,同時也是非法經營活動。

“網聯嘉”真面目
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這款“網聯嘉”軟件使用“打造第四方支付平臺”“區塊鏈刷臉支付系統”等為噱頭,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合規的投資理財平臺,但并沒有在手機應用市場上架,也沒有支付牌照,全靠像孫先生、王女士這樣的參與者口口相傳、分享二維碼下載,所謂的“刷臉支付”也沒有投入使用,平臺唯一提供的服務就是違法的信用卡套現,靠收取手續費賺錢。歷時一個月,警方梳理出了這個犯罪團伙的資金流水10萬余條、數據500萬余條,一個隱藏在數據背后的犯罪網絡漸漸浮出水面:至案發,“網聯嘉”發展會員總層級為32層,參與人數40余萬人,其中繳納入門費的會員20余萬人,收取入門費用共計3000余萬元,信用卡套現共計8億余元。
民警發現,這個犯罪團伙為了逃避打擊,對傳統傳銷中的收益模式進行了“變裝”,但其本質仍是以拉人頭、收入門費這樣的老套路哄騙老年人。警方隨即組織警力分赴全國各地開展抓捕行動,一舉抓獲了以曹某為首的16名骨干成員,查處從事傳銷犯罪的總部及分部共計5個。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以推廣“刷臉支付”為幌子,誘騙中老年人交納會員費,并層層發展下線充值,進而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事實。
經楊浦區檢察院審查,對曹某某等人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經營罪向法院提起公訴。近日,曹某某等人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1年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70萬元至3萬元不等。其中,曹某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20萬元;兩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70萬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