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源落馬 36年廣藥風云成空
發布: 2024-09-26 12:52:56 作者: 佚名 來源: 知識經濟雜志

8月30日17時,廣東省紀委監委“南粵清風網”發布消息,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廣藥集團原董事長 李楚源。(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這條消息雖然令人震撼,但不少股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因為在7月22日,廣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廣藥白云山就披露,李楚源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那時,一些媒體就表示,李楚源辭職是因為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如今,該消息得到了證實。
盡管如此,消息一出,廣藥相關企業企業市值還是出現了震蕩。9月2日,“白云山”A股報收于26.71元/股,下跌7.22%,后繼迎來了三連跌。
廣藥集團是華南最大的國有醫藥企業,旗下不僅有白云山、康美藥業等著名上市公司,還有陳李濟、敬修堂、潘高壽、采芝林等中華老字號。
在廣藥工作36年的李楚源,緣何以這樣不太體面的方式,離開了這家國有藥業巨擘?
出道白云山 終成廣藥舵手
1988年,從日后的“985”高校中山大學化學專業畢業時,李楚源面前有兩條道路:一條是保送研究生,另外一條是加入白云山,成為一名技術員。他當時選擇了第二條 ,此后于白云山制藥總廠工作多年,經過技術員、銷售科長、經營副廠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多個崗位歷練,能力得到看重,于1999年3月正式出任廣州白云山中藥廠廠長,該廠是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組成部分。
出任白云山中藥廠廠長后,李楚源表現出驚人的工作能力。上任當年,李楚源就讓這家上年虧損4600多萬元、近乎破產倒閉的國有中藥廠實現1611萬元的利潤,達到該廠歷史最好水平的4倍。這樣的成績讓李楚源一躍成為白云山制藥的“明星干部”。
2001年前后,廣藥集團重組白云山制藥,彼時的白云山中藥廠已經今非昔比。2003年,國內多地出現了“非典”疫情,廣藥白云山所在地廣州正是“非典”疫情的焦點之一。而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制定的《非典型肺炎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試行)》中,“與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接觸的健康人群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的中藥處方”之中出現了“板藍根”,與白云山的主打產品不謀而合。這一年,白云山中藥廠的銷售額達到了4.7億元,盈利5000多萬元。
亮眼的成績,讓李楚源迎來了更大的舞臺。2004年,李楚源擔任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主抓營銷工作。2010年,李楚源升任廣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2013年更是成為廣藥集團董事長,掌管著這家在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大型國有藥企。
拉扯多年 收回“王老吉”
李楚源上任廣藥集團總經理前后,廣藥集團正就“王老吉”商標對加多寶發起了沖鋒。

廣藥集團產品——王老吉。
1995年,加多寶的實控方鴻道集團和廣藥集團達成合作,取得了“王老吉”品牌及罐裝飲料的獨家使用權,此后在1998年成立東莞加多寶(后更名為廣東加多寶)。2001年后,鴻道集團得到了兩份協議——《“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兩份協議規定,將“王老吉”商標租賃時限分別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所付出的僅僅是每年的商標使用費——約500萬元。
這兩份付出和收益不相稱的合同,背后是鴻道集團陳鴻道對廣藥集團高層的行賄。2004年12月,廣藥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被捕,牽出了陳鴻道對其行賄300萬元的隱情,陳鴻道因此被邊控,但棄保潛逃。
總經理受賄案發后,廣藥集團重新梳理了雙方協議內容,認為該協議對于鴻道集團利益存在明顯保護傾向。2010年,正值李楚源上任廣藥集團總經理之際,雙方簽訂的第一份協議到期。廣藥看到了解決此問題的良機,于是在2011年4月26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
2012年5月9日,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裁定,關于“紅罐王老吉”的兩份合同均無效,這意味著鴻道集團從2010年5月2日起無權使用王老吉商標。鴻道集團隨即發起訴訟,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當年7月13日駁回了撤銷王老吉仲裁結果的申請,歷時445天的“紅罐王老吉”之戰以廣藥集團的獲勝告終。隨后,雙方還就紅罐包裝、廣告語和經濟賠償上經歷數次交鋒,最終以加多寶賠償廣藥集團約3.17億元結束。
經過多年拉扯,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均有戰果,其中最為重要的商標使用權,成為了廣藥集團的囊中之物。
逐夢資本 “笑納”康美藥業
擔任廣藥集團主要領導職務后,李楚源三次發力資本市場,不僅理順了廣藥上市的資本邏輯,還以65億元的價格拿下了市值一度上千億元的康美藥業。
李楚源的逐夢資本之旅,在擔任總經理期間就已啟航。2012年3月,廣藥集團發布了一則重組預案:擬新增4.46億股股份,以吸收合并“白云山A”,并向廣藥集團發行3484萬股股份購買相關資產,原白云山將注銷法人資格,其全部資產、負債、權益、業務和人員將并入廣州藥業,廣州藥業也將更名。
此時,廣藥集團在國內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藥業”)和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A”),前者分別于1997年10月、2001年2月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后者于1993年在深圳上市。因此,這次重組涉及了上海、香港、深圳三大證券市場。
2013年5月23日,廣藥集團旗下的廣州藥業在上交所交易大廳舉行新增股份上市儀式,這意味著廣藥集團通過重組成為了繼上藥集團以來第二家整體上市的醫藥平臺。同年8月25日,重組后的新“廣州藥業”更名為“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深圳、香港三大交易所的股票簡稱都更名為“白云山”。
在資本市場嘗到甜頭的李楚源,在幾年后將目光投向了遇到困難的康美藥業。
康美藥業以中藥材貿易起家,在2001年上市后,市值一度高歌猛進,最高曾達到1390億元?得浪帢I一度手握全國五大中藥材市場,是中藥飲片市場的龍頭老大。但在出現“財務造假”問題并導致創辦人入獄后,康美藥業市值暴跌,還被戴上“ST”。
在這個時候,作為廣東最大藥企的廣藥集團成為重組康美藥業的最佳選擇。2022年11月,康美藥業通過重組方案,由廣藥集團全資子公司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廣藥集團持股逾46%的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伙企業聯合其他社會資本合計出資65億元持股29.9%,成為康美藥業第一大股東,其中由廣東神農氏出資54億元,成為控股股東。
重組方案通過的次年,康美藥業營業收入達到48.7億元,增長近20%,實現了歷史性的扭虧為盈。2024年7月2日晚,康美藥業在官網發文,正式宣布成功“摘帽”,公司股票簡稱將由“ST康美”變更為“康美藥業”。
重組康美藥業后,李楚源隨即向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起上市沖擊。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新三板”)全資持股,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必須是發行人當為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公司。為逐步實現上市目標,在2023年12月20日,上市企業“白云山”就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廣州醫藥掛牌新三板并擇機申報北交所,2024年6月18日,廣州醫藥正式提交了“新三板”掛牌申請。
不過,由于國務院在2024年4月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從嚴監管分拆上市”,多家擬分拆上市公司此后中止上市。廣州藥業的北交所之旅,也面臨著嚴峻挑戰。這也是李楚源在資本市場操作中為數不多的尚無著落的操作。
氣吞萬里 “金戈”跌馬?
2014年上市的金戈,為李楚源和白云山帶來過利潤和榮譽,也為他們帶來過爭議。
“金戈”,本名為枸櫞酸西地那非片,一度被稱為“國產偉哥”。白云山財報顯示,2023年“金戈”生產量為9465萬粒,銷售量為1.01億粒,庫存量尚余1615萬粒,是廣藥布局“大南藥”的一大“先鋒”。

廣藥集團產品——金戈(枸櫞酸西地那非片)。
廣藥在官網上充滿感情地講述了一段“金戈傳奇”。原來,早在1998年,白云山就成立了研發團隊,開啟了枸櫞酸西地那非(“金戈”)的研制和申報。2003年,白云山獲得了國家藥監局一類新藥證書。
一般來說,獲批證書后,即可申請注冊生產批件。然而,“偉哥”的原研藥用途專利要到2014年5月才過期。
面對著11年的漫長時間,廣藥一邊苦苦等待,一邊積蓄著自己的力量。2004年到2005年,廣藥獲得了兩款“金戈”合成工藝的發明專利,而后又在2012年邀請“偉哥之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弗里德·穆拉德擔任廣藥白云山研究總院院長一職。待2014年“偉哥”原研藥用途專利過期之時,廣藥已引弓多年,將產品之箭射出后,頃刻擊穿了上市受阻的“嘆息之墻”。
然而,這款產品背后的“水”,似乎比廣藥官網講述的更深。2019年7月18日,北京康業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發出《致廣大群眾的公開信》,直指廣藥白云山損害中小股東權益。此前,康業元和廣藥白云山合作成立了白云山科技有限公司,由廣藥白云山持股51%,康業元持股49%。
康業元在公開信中指出,廣藥白云山在李楚源的授意下,自2014年金戈上市以來,從未按照白云山科技公司的章程向康業元提交財務報表,金戈的生產權、經營權、收益權也從白云山科技公司中剝離,康業元從未從金戈的生產銷售中獲得任何收益。同時,康業元還指出廣藥白云山存在財務造假問題。隨后,康業元連發多篇文章,稱李楚源涉嫌違法違紀、涉嫌違規信批,白云山科技分潤不均等。廣藥白云山就此在2019年10月起訴康業元,判決康業元向白云山賠償經濟損失共15萬元,同時在相關微博、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致歉聲明。
《知識經濟》多次查詢后,發現康業元的微信公眾號已不可考,其新浪微博也沒有此前質疑廣藥白云山、李楚源的公開信的痕跡,只留下一封落款時間為2021年7月12日的《道歉信》?禈I元在道歉信中表示,此前發布的文章是由康業元委托及授權的總經理及其團隊發布的,經判決,已構成侵犯名譽權,對廣藥白云山和李楚源造成的損害致歉。
公開信事件已了,官司糾葛未了。網絡平臺顯示,2022年至2024年,康業元和廣藥白云山仍然因合同和股東知情權等方面的糾紛多次對簿公堂。
李楚源的落馬,不知是否和金戈有關?
上一篇:珠海圣原能否歷劫重生? 下一篇: 廣藥集團又一高管被帶走調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