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形式: | ![]() |
|
---|---|---|
更新時間: | 2012-01-18 21:38:12 | |
軟件語言: | 簡體中文 | |
軟件平臺: | Win2000/WinXP/Win2003 | |
軟件類別: | 其他 | |
文件大小: | 未知 | |
評論等級: | ★★★☆☆ | |
下載次數: | 0(今日:,本周:,本月:) |
軟件簡介
百年御坊堂尊崇中醫理論“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中醫方劑學術語,是中醫遣方用藥的基本原則!端貑.至真要大論》曰:“主病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就是說,組成方劑的藥物可按其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稱之為“君臣佐使”。
元代李杲在《脾胃論》中再次申明:“君藥分量最多,臣藥次之,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于君,君臣有序,相與宣攝,則可以御邪除病矣。”
清代吳儀洛進一步解釋說:“主病者,對癥之要藥也,故謂之君。君者味數少而分量重,賴之以為主也。佐君以為臣,味數稍多,分量稍輕,所以匡君之不迨也。應臣者謂之使,數可出入,而分量更輕,所以備通行向導之使也。此則君臣佐使之義也。”
古代醫家將“君臣”這樣一個政治術語引入中藥配伍組方中,不僅形象地指明了各藥在組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變化,而且對于后來者學習應用古方,有著執簡馭繁的指導作用。
下載地址
相關內容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