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泥潭罩上“消費理論”迷彩
發布: 2007-0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只要交上1800元,就可以成為公司的會員。如果不買公司的商品,能當場返利600元,公司扣除手續費100元;其余的1200元可參加公司六次返利,每次返利600元,每單業務最終可以返還4100元。”面對這樣的高額回報,你能不動心嗎?
自2005年12月份以來,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近3000名蒙卡迪公司會員,把數以千萬計的現金匯入一項自稱以蒙代爾“消費資本論”為理念的“電子商務”項目中。殊不知,在所謂“最新消費理論”和網上購物多次返利的誘引下,他們已被拉進網絡傳銷的泥潭。
在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15起全國打擊傳銷重大典型案件中,蒙卡迪網絡傳銷案位列其中。這也是山東破獲的首起網絡傳銷案。到2006年12月,冠縣警方共抓獲涉案人員45名,其中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誘人的“致富”途徑
登錄“蒙卡迪國際連鎖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的網站,首頁介紹說這是一家以電子商務為運行方式的公司。該網頁稱: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合法的大型企業,是香港蒙卡迪的親密伙伴,是其國內戰略營銷總部,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涉足于珠寶玉石、根雕藝術、林業、旅游、服飾、房地產、保健品、化妝品等產品的全球銷售服務與開發。
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他們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也搬出來裝潢門面。在《蒙卡迪消費讓利說明書》中,他們宣稱:“公司按照顧客購買產品的時間先后順序排隊,采用‘買二送一’的原理,循環贈送6次。可以使顧客只花一份商品的價錢,便可循環獲得多份同等或高于商品價值數倍的贈送。”然而受騙者沒有想到,上層獲得的返利最終還是要從下層會員的投入中產生,自己投入的資金是在為上層會員投資。而循環一旦中止,處在最底層的會員連成本都無法抽回。
介紹一單業務提成200元
曾在冠縣某單位工作的張蘋是蒙卡迪公司冠縣加盟店的負責人之一,每介紹一單業務,她可以從中提成200元。
據參與該活動的人員介紹,會員在買單時一般根本不會購買他們的產品,而是選擇當場返利。因為,蒙卡迪公司所出售的商品遠遠高于市場價格。到2006年3月3日冠縣加盟店被警方查處時,張蘋等人僅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冠縣發展下線190余人,非法經營數額高達360萬元。
2006年2月28日冠縣警方接到舉報電話,冠縣公安局局長刁培昌分析:這應該是一種打著網上購物幌子進行的傳銷活動,應該迅速挖清其根源及內幕,遏止其瘋狂蔓延的勢頭。
專案組隨即成立,一個星期后基本搞清了冠縣加盟店的經營方式及組織體系。冠縣城區居民寧靜做一種化妝品直銷生意時,結識了在天津做同樣生意的東北人王東。2005年12月初,王東給寧靜打電話,邀請她參加蒙卡迪公司“買二送一”的網上購物活動,達到一定業績后,就能在當地開設加盟店。按公司規定,每發展一單業務,業務員能得好處費200元,加盟店得好處費100元。業務員業績達到100單可免費出國旅游,達到1000單可參加公司分紅。高額的回報令寧靜怦然心動,她拉上張蘋等人,在蒙卡迪網站注冊了會員,開始參加“買二送一”的網上購物活動。隨后,她們在蒙卡迪網站注冊了冠縣加盟店,開始在冠縣四處游說,把大批不明就里的人拉入了他們的網絡。
三月之內發展數千下線
“據調查,蒙卡迪公司成立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在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共發展了30000余單業務,涉案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涉及受害群眾近3000人。”2006年12月27日,冠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林洪軍介紹。
警方偵查結果表明,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就在云南,因為整個活動的網絡信息都是從那里發出的。2006年3月17日,專案組民警在昆明警方的配合下,將活動頻繁的公司副總經理劉龍抓獲,同時繳獲其托管在云南某通信公司的服務器。
當警方幾經周折終于將服務器密碼破譯,成功打開服務器數據庫后,一個龐大的傳銷網絡清楚地展現在民警們面前:該傳銷組織共分為總公司、分公司、加盟店、業務員、客戶五個級別,此時已發展下線1800余人,業務量22000余單,涉案總金額達到3900余萬元。涉案下線人員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黑龍江等15個省、市、自治區。
專案組民警在調查中還發現,劉龍在云南提供網絡技術服務,王東則通過網絡在全國各地開拓市場。有跡象表明,在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被端掉之后,王東仍在天津通過電話報單,繼續進行非法傳銷活動。3月27日,王東在天津被警方抓獲。警方順藤摸瓜,到8月3日,將秦皇島分公司負責人張某抓獲,蒙卡迪公司的非法傳銷活動被全部制止。
“國際連鎖”竟是空殼
劉龍交待說,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起初的注冊資金只有100萬元,為了向會員證明自己的實力,劉龍花36000元從一家中介公司租來1000萬元注冊資金,在相關部門審驗完畢后,中介公司立即把資金抽走,而蒙卡迪公司實際上成了一個空殼。
2005年9月,王東結識了在大慶做“買二送一”網上購物活動的劉老板。王東對這種經營方式產生了興趣,決定自己干一回。苦于沒有網絡技術支持,他就找來了通過網上聊天認識的劉龍。兩人商定由劉龍在云南注冊公司、設計程序、維護服務器和開發產品,王東負責開拓市場。2005年12月,劉龍開始著手注冊公司,購置服務器,設計網頁。他以妻子鄭某的名義,在昆明注冊成立了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隨后以每瓶13.5元的價格訂購了一批螺旋藻,在不同的包裝上分別打上了全國統一零售價168元和198元的價格,發到天津,由王東向會員發售。
發展會員的速度太快了,王東每天從早到晚忙于接受網上報單,大量資金潮水般涌入他的賬戶,連妻子和正在上大學的兒子都來幫忙,他依然忙得不可開交。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被警方查封之后,每天仍有大量電話報單涌入。但天網恢恢,蒙卡迪公司精心編造的網絡致富神話,最終在警方打擊行動中灰飛煙滅。
自2005年12月份以來,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近3000名蒙卡迪公司會員,把數以千萬計的現金匯入一項自稱以蒙代爾“消費資本論”為理念的“電子商務”項目中。殊不知,在所謂“最新消費理論”和網上購物多次返利的誘引下,他們已被拉進網絡傳銷的泥潭。
在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15起全國打擊傳銷重大典型案件中,蒙卡迪網絡傳銷案位列其中。這也是山東破獲的首起網絡傳銷案。到2006年12月,冠縣警方共抓獲涉案人員45名,其中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誘人的“致富”途徑
登錄“蒙卡迪國際連鎖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的網站,首頁介紹說這是一家以電子商務為運行方式的公司。該網頁稱: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合法的大型企業,是香港蒙卡迪的親密伙伴,是其國內戰略營銷總部,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涉足于珠寶玉石、根雕藝術、林業、旅游、服飾、房地產、保健品、化妝品等產品的全球銷售服務與開發。
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他們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也搬出來裝潢門面。在《蒙卡迪消費讓利說明書》中,他們宣稱:“公司按照顧客購買產品的時間先后順序排隊,采用‘買二送一’的原理,循環贈送6次。可以使顧客只花一份商品的價錢,便可循環獲得多份同等或高于商品價值數倍的贈送。”然而受騙者沒有想到,上層獲得的返利最終還是要從下層會員的投入中產生,自己投入的資金是在為上層會員投資。而循環一旦中止,處在最底層的會員連成本都無法抽回。
介紹一單業務提成200元
曾在冠縣某單位工作的張蘋是蒙卡迪公司冠縣加盟店的負責人之一,每介紹一單業務,她可以從中提成200元。
據參與該活動的人員介紹,會員在買單時一般根本不會購買他們的產品,而是選擇當場返利。因為,蒙卡迪公司所出售的商品遠遠高于市場價格。到2006年3月3日冠縣加盟店被警方查處時,張蘋等人僅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冠縣發展下線190余人,非法經營數額高達360萬元。
2006年2月28日冠縣警方接到舉報電話,冠縣公安局局長刁培昌分析:這應該是一種打著網上購物幌子進行的傳銷活動,應該迅速挖清其根源及內幕,遏止其瘋狂蔓延的勢頭。
專案組隨即成立,一個星期后基本搞清了冠縣加盟店的經營方式及組織體系。冠縣城區居民寧靜做一種化妝品直銷生意時,結識了在天津做同樣生意的東北人王東。2005年12月初,王東給寧靜打電話,邀請她參加蒙卡迪公司“買二送一”的網上購物活動,達到一定業績后,就能在當地開設加盟店。按公司規定,每發展一單業務,業務員能得好處費200元,加盟店得好處費100元。業務員業績達到100單可免費出國旅游,達到1000單可參加公司分紅。高額的回報令寧靜怦然心動,她拉上張蘋等人,在蒙卡迪網站注冊了會員,開始參加“買二送一”的網上購物活動。隨后,她們在蒙卡迪網站注冊了冠縣加盟店,開始在冠縣四處游說,把大批不明就里的人拉入了他們的網絡。
三月之內發展數千下線
“據調查,蒙卡迪公司成立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在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共發展了30000余單業務,涉案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涉及受害群眾近3000人。”2006年12月27日,冠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林洪軍介紹。
警方偵查結果表明,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就在云南,因為整個活動的網絡信息都是從那里發出的。2006年3月17日,專案組民警在昆明警方的配合下,將活動頻繁的公司副總經理劉龍抓獲,同時繳獲其托管在云南某通信公司的服務器。
當警方幾經周折終于將服務器密碼破譯,成功打開服務器數據庫后,一個龐大的傳銷網絡清楚地展現在民警們面前:該傳銷組織共分為總公司、分公司、加盟店、業務員、客戶五個級別,此時已發展下線1800余人,業務量22000余單,涉案總金額達到3900余萬元。涉案下線人員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黑龍江等15個省、市、自治區。
專案組民警在調查中還發現,劉龍在云南提供網絡技術服務,王東則通過網絡在全國各地開拓市場。有跡象表明,在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被端掉之后,王東仍在天津通過電話報單,繼續進行非法傳銷活動。3月27日,王東在天津被警方抓獲。警方順藤摸瓜,到8月3日,將秦皇島分公司負責人張某抓獲,蒙卡迪公司的非法傳銷活動被全部制止。
“國際連鎖”竟是空殼
劉龍交待說,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起初的注冊資金只有100萬元,為了向會員證明自己的實力,劉龍花36000元從一家中介公司租來1000萬元注冊資金,在相關部門審驗完畢后,中介公司立即把資金抽走,而蒙卡迪公司實際上成了一個空殼。
2005年9月,王東結識了在大慶做“買二送一”網上購物活動的劉老板。王東對這種經營方式產生了興趣,決定自己干一回。苦于沒有網絡技術支持,他就找來了通過網上聊天認識的劉龍。兩人商定由劉龍在云南注冊公司、設計程序、維護服務器和開發產品,王東負責開拓市場。2005年12月,劉龍開始著手注冊公司,購置服務器,設計網頁。他以妻子鄭某的名義,在昆明注冊成立了云南蒙卡迪科技有限公司。隨后以每瓶13.5元的價格訂購了一批螺旋藻,在不同的包裝上分別打上了全國統一零售價168元和198元的價格,發到天津,由王東向會員發售。
發展會員的速度太快了,王東每天從早到晚忙于接受網上報單,大量資金潮水般涌入他的賬戶,連妻子和正在上大學的兒子都來幫忙,他依然忙得不可開交。蒙卡迪公司的服務器被警方查封之后,每天仍有大量電話報單涌入。但天網恢恢,蒙卡迪公司精心編造的網絡致富神話,最終在警方打擊行動中灰飛煙滅。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