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記者走進看守所 與傳銷“高官”面對面
發布: 2006-12-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12月4日,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檢察院首次對傳銷人員實施批捕。這個傳銷網絡可謂“根深葉茂”,涉案人員達700余人,非法經營數額達210余萬元,成為煙臺市打擊傳銷史上最大的一起案件。
昔日風光一時的傳銷頭目,如今淪為階下囚,他怎樣走上傳銷之路?傳銷真的給他帶來了財富嗎?他又是如何成功發展下線的?19日,記者走進看守所,與該傳銷“高管”面對面。
2年后每月收入20萬元。這一誘人的數字,讓經營瀝青的老板一頭“扎”進傳銷網絡
涉嫌網絡傳銷的“高管”叫孫彥民,46歲,黑龍江省大慶市人。談起自己的傳銷路,他說:“太后悔了。想當初如果干點買賣,每年也能實實在在地剩下倆錢,現在可好,沒掙著錢,還這樣了……”說著,他舉了舉被銬著的雙手。
在走上傳銷之路前,孫彥民經營著一個瀝青小廠,盡管比較辛苦,每年除了吃用外,還能剩下5萬多元。可做瀝青生意畢竟有季節限制,一到冬天就得停工,因此,頭腦活躍的他開始尋思第二門生意了。
2003年12月,正是冬閑時,一個朋友找到了孫彥民,投其所好向他拋下了“誘餌”:“我給你介紹個可以兼職的買賣,增加份收入怎么樣?”朋友的提議正中孫彥民的下懷。為了考察這個“買賣”,他跟著這位朋友到了吉林省遼源市聽課。課上,老師講了一大堆東西:什么網絡直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與普通人有著什么不一樣的思維、中國加入WTO后對國外的直銷政策……僅有小學文化的孫彥民根本不懂這些新鮮詞,但精于生意的他卻聽懂了自認為很關鍵的東西,那就是這個“網絡直銷”的產品是一種化妝品,只要花3050元,就可買一套,同時就成為這種產品的經銷商了。營銷這種化妝品,最慢2年,就可以達到“高級經理”,每月坐享20萬元的收入。
每月20萬,一年就是240萬!孫彥民熱血沸騰了,懷揣著掙大錢的夢,他一頭“扎”了進去……
先邀親戚后約朋友,把握“十邀五不邀”,短短2年多,他就坐上了A級經理的位子
在這個充滿了“錢景”的“網絡直銷”里,孫彥民如魚得水。
“怎樣才能找到人?他們相信你嗎?”
孫說:“當然都是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了,因為他們容易相信你嘛。”
他采用的這種“邀約”技巧是從“培訓課”上學來的。在司法機關從孫彥民窩點查獲的一本“培訓講義”中,對“邀約”做了總結:10類人容易“邀約”成功,親戚列在首位,其次是朋友。而在這些親戚、朋友中,“對現狀極度不滿足急于改變,或干任何事業總失敗,急于找個機會重新翻身的”,被列為第一號“邀約”人選。其次是“剛從部隊退伍的軍人和剛畢業的學生;對金錢欲望特別強的人;下崗職工、閑散人員、無事可做的;家庭條件不好的,急于想掙大錢的”人。而5類人不能“邀約”的指“事業有成、沒有受過挫折、一帆風順的人,以及太窮和太富的人(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
采用這一“邀約”技巧,孫彥民選的第一個人就是他的小舅子,他謊稱“有個買賣你幫我看看能不能做”, 小舅子第二天就過來投奔了他,聽起“培訓課”來。沒有多少文化水平的小舅子根本聽不懂,但卻從工資分配上看到一個個誘人的數字。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小舅子就成了他的第一個下線。
第二人則是他的“麻友”,姓韓,經營一個摩托車配件店。因為競爭激烈,也很苦惱。2004年初,孫邀他到遼源來打麻將,這一“打”,也進了傳銷組織。急于改變現狀的韓“麻友”也一頭扎進去,當年6月放棄了自己的摩托車店,全身投入到了這個傳銷組織里。
……
利用這種“邀”人技巧,韓也把自己的親戚和朋友“邀”來了,成為自己的下線。而下線也如法效仿,網絡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多。
人約來了,他們是如何讓新來的成員打消疑慮、迅速加入傳銷組織呢?孫彥民告訴記者:要經歷一個“培訓”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集中聽課。“把邀約的人集中在一個大課堂上,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給聽課的人勾畫一個短期內暴富的輝煌前景,點燃他們投入傳銷的激情。”
除此之外,新成員的到來還會受到老成員的特殊照顧,需要的生活用品由老成員買,吃飯打菜時享受優先待遇,所有的人對他們都非常熱情,整個環境充滿了“溫馨”,而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新成員早點加入。在“培訓講義”里,就清楚地記載著如何帶新朋友的方法:“新朋友來后,親和力要跟上,讓他有到家的感覺;吃飯新朋友不動筷,‘老人’不能動筷;睡覺新朋友用最新的被,位置放在靠里邊。24小時跟進,不是跟蹤,而是防止他不理解,往家里打電話把市場破壞了,誰都掙不到錢……” 同時,為了讓新成員相信他們掙到了錢,做到C級主任以上的人還要現身說法,穿著要精心打扮,必須穿名牌、戴名表,隆重登場。孫說:“把自己包裝好,讓外界感覺你掙到錢了,迷惑下面。不然,他看你都沒掙到錢,他還有什么信心繼續做下去?”而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后,新成員一般會熱血沸騰,很快加入傳銷組織。
不明真相的人“前仆后繼”前來淘金,2年時間,孫彥民就成了A級經理。
坐上了A級經理的位置,20萬元的月薪卻成了“水中月”,上了賊船的他最終成了階下囚
“我們這個組織實行的是ABCDE‘五級制’。只要他從我這買一套產品,就成為E級經銷商。然后,他再發展3個人就成為D級小組長;發展14個人就成為C級主任,發展90個人就成為B級經理,發展561人就成為最高的A級經理。3050元的費用,有100元作為人員平時吃飯居住的費用,公司收取450元的綜合稅和50元的資料費,余下2450元按公司設立的直銷獎、差額獎、育成獎進行分配。E級人員每銷售一套3050元的產品,可提取367元;他的上線即D級小組長可從中提取123元;再上線C級主任可提取245元……依次往上推,級別越高提的就越多。
根據他們這套分配制度,下線發展的越多,級別也就越高,掙的錢也就越多。如果做到A級經理,他至少可以掙到10萬元以上了,但事實情況又如何呢?“別提了,其實一分錢也沒攢下。”孫憤憤地說。
“A級經理不是每月20萬元的收入嗎?”記者問。
孫不滿地回答:“那都是騙人的!哪有那么多,不過才2萬多元,聽起來也挺高,可做到A級經理后,必須包裝自己,出行要有轎車,戴名表,我原來手上那只表,就花了5000多元,一只鉆戒4000多元,西服一般千元以上,還要抽高檔煙……這些都要自己花錢,掙得還不夠花的多。”
“有沒有受騙上當的感覺?”記者問。
孫說:“怎么沒有?!可是晚了,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了。一方面每月有大約3萬多元的收入,另外,我的下線都是親戚連親戚,怎么能‘抽身’?如果我‘抽身’不干了,親戚們掙不到錢還不找我算賬?沒辦法,只好騙下去。”
“你是什么時候發現這個騙局的?”“干上A級經理后。之前你根本弄不懂里面的‘門道’,只有一步步干上來了,才能知道。”
通過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做到了B級經理的“麻友”韓更是后悔不已,他說,由于自己發展的都是些窮親戚和朋友,他們來了以后,少吃少住的,擔心人家走,他就主動資助,感化人家。他這個B級經理月收入只有二三千元,而他發展的人員有上百人,多數人需要他資助,兩年下來,不但沒掙到想像中的大錢,反而把家底都搭進去了,還欠了五六萬元的債。
孫彥民和“麻友”韓好不容易在傳銷組織中分別爬到了A級和B級經理的位置,下場尚且如此,那些低級別的傳銷人員,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最低的E級向上到B級,每個級別的成員都沒有從傳銷中掙到錢,那么,傳銷活動中拉來的“人頭費”,最后都到誰的手上了?從司法部門查獲的這個傳銷網絡進帳單中可以看出,錢都跑到幕后操縱的總代理商和A級經理那里了,其它的傳銷人員基本上是血本無歸。
昔日風光一時的傳銷頭目,如今淪為階下囚,他怎樣走上傳銷之路?傳銷真的給他帶來了財富嗎?他又是如何成功發展下線的?19日,記者走進看守所,與該傳銷“高管”面對面。
2年后每月收入20萬元。這一誘人的數字,讓經營瀝青的老板一頭“扎”進傳銷網絡
涉嫌網絡傳銷的“高管”叫孫彥民,46歲,黑龍江省大慶市人。談起自己的傳銷路,他說:“太后悔了。想當初如果干點買賣,每年也能實實在在地剩下倆錢,現在可好,沒掙著錢,還這樣了……”說著,他舉了舉被銬著的雙手。
在走上傳銷之路前,孫彥民經營著一個瀝青小廠,盡管比較辛苦,每年除了吃用外,還能剩下5萬多元。可做瀝青生意畢竟有季節限制,一到冬天就得停工,因此,頭腦活躍的他開始尋思第二門生意了。
2003年12月,正是冬閑時,一個朋友找到了孫彥民,投其所好向他拋下了“誘餌”:“我給你介紹個可以兼職的買賣,增加份收入怎么樣?”朋友的提議正中孫彥民的下懷。為了考察這個“買賣”,他跟著這位朋友到了吉林省遼源市聽課。課上,老師講了一大堆東西:什么網絡直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與普通人有著什么不一樣的思維、中國加入WTO后對國外的直銷政策……僅有小學文化的孫彥民根本不懂這些新鮮詞,但精于生意的他卻聽懂了自認為很關鍵的東西,那就是這個“網絡直銷”的產品是一種化妝品,只要花3050元,就可買一套,同時就成為這種產品的經銷商了。營銷這種化妝品,最慢2年,就可以達到“高級經理”,每月坐享20萬元的收入。
每月20萬,一年就是240萬!孫彥民熱血沸騰了,懷揣著掙大錢的夢,他一頭“扎”了進去……
先邀親戚后約朋友,把握“十邀五不邀”,短短2年多,他就坐上了A級經理的位子
在這個充滿了“錢景”的“網絡直銷”里,孫彥民如魚得水。
“怎樣才能找到人?他們相信你嗎?”
孫說:“當然都是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了,因為他們容易相信你嘛。”
他采用的這種“邀約”技巧是從“培訓課”上學來的。在司法機關從孫彥民窩點查獲的一本“培訓講義”中,對“邀約”做了總結:10類人容易“邀約”成功,親戚列在首位,其次是朋友。而在這些親戚、朋友中,“對現狀極度不滿足急于改變,或干任何事業總失敗,急于找個機會重新翻身的”,被列為第一號“邀約”人選。其次是“剛從部隊退伍的軍人和剛畢業的學生;對金錢欲望特別強的人;下崗職工、閑散人員、無事可做的;家庭條件不好的,急于想掙大錢的”人。而5類人不能“邀約”的指“事業有成、沒有受過挫折、一帆風順的人,以及太窮和太富的人(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
采用這一“邀約”技巧,孫彥民選的第一個人就是他的小舅子,他謊稱“有個買賣你幫我看看能不能做”, 小舅子第二天就過來投奔了他,聽起“培訓課”來。沒有多少文化水平的小舅子根本聽不懂,但卻從工資分配上看到一個個誘人的數字。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小舅子就成了他的第一個下線。
第二人則是他的“麻友”,姓韓,經營一個摩托車配件店。因為競爭激烈,也很苦惱。2004年初,孫邀他到遼源來打麻將,這一“打”,也進了傳銷組織。急于改變現狀的韓“麻友”也一頭扎進去,當年6月放棄了自己的摩托車店,全身投入到了這個傳銷組織里。
……
利用這種“邀”人技巧,韓也把自己的親戚和朋友“邀”來了,成為自己的下線。而下線也如法效仿,網絡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多。
人約來了,他們是如何讓新來的成員打消疑慮、迅速加入傳銷組織呢?孫彥民告訴記者:要經歷一個“培訓”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集中聽課。“把邀約的人集中在一個大課堂上,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給聽課的人勾畫一個短期內暴富的輝煌前景,點燃他們投入傳銷的激情。”
除此之外,新成員的到來還會受到老成員的特殊照顧,需要的生活用品由老成員買,吃飯打菜時享受優先待遇,所有的人對他們都非常熱情,整個環境充滿了“溫馨”,而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新成員早點加入。在“培訓講義”里,就清楚地記載著如何帶新朋友的方法:“新朋友來后,親和力要跟上,讓他有到家的感覺;吃飯新朋友不動筷,‘老人’不能動筷;睡覺新朋友用最新的被,位置放在靠里邊。24小時跟進,不是跟蹤,而是防止他不理解,往家里打電話把市場破壞了,誰都掙不到錢……” 同時,為了讓新成員相信他們掙到了錢,做到C級主任以上的人還要現身說法,穿著要精心打扮,必須穿名牌、戴名表,隆重登場。孫說:“把自己包裝好,讓外界感覺你掙到錢了,迷惑下面。不然,他看你都沒掙到錢,他還有什么信心繼續做下去?”而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后,新成員一般會熱血沸騰,很快加入傳銷組織。
不明真相的人“前仆后繼”前來淘金,2年時間,孫彥民就成了A級經理。
坐上了A級經理的位置,20萬元的月薪卻成了“水中月”,上了賊船的他最終成了階下囚
“我們這個組織實行的是ABCDE‘五級制’。只要他從我這買一套產品,就成為E級經銷商。然后,他再發展3個人就成為D級小組長;發展14個人就成為C級主任,發展90個人就成為B級經理,發展561人就成為最高的A級經理。3050元的費用,有100元作為人員平時吃飯居住的費用,公司收取450元的綜合稅和50元的資料費,余下2450元按公司設立的直銷獎、差額獎、育成獎進行分配。E級人員每銷售一套3050元的產品,可提取367元;他的上線即D級小組長可從中提取123元;再上線C級主任可提取245元……依次往上推,級別越高提的就越多。
根據他們這套分配制度,下線發展的越多,級別也就越高,掙的錢也就越多。如果做到A級經理,他至少可以掙到10萬元以上了,但事實情況又如何呢?“別提了,其實一分錢也沒攢下。”孫憤憤地說。
“A級經理不是每月20萬元的收入嗎?”記者問。
孫不滿地回答:“那都是騙人的!哪有那么多,不過才2萬多元,聽起來也挺高,可做到A級經理后,必須包裝自己,出行要有轎車,戴名表,我原來手上那只表,就花了5000多元,一只鉆戒4000多元,西服一般千元以上,還要抽高檔煙……這些都要自己花錢,掙得還不夠花的多。”
“有沒有受騙上當的感覺?”記者問。
孫說:“怎么沒有?!可是晚了,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了。一方面每月有大約3萬多元的收入,另外,我的下線都是親戚連親戚,怎么能‘抽身’?如果我‘抽身’不干了,親戚們掙不到錢還不找我算賬?沒辦法,只好騙下去。”
“你是什么時候發現這個騙局的?”“干上A級經理后。之前你根本弄不懂里面的‘門道’,只有一步步干上來了,才能知道。”
通過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做到了B級經理的“麻友”韓更是后悔不已,他說,由于自己發展的都是些窮親戚和朋友,他們來了以后,少吃少住的,擔心人家走,他就主動資助,感化人家。他這個B級經理月收入只有二三千元,而他發展的人員有上百人,多數人需要他資助,兩年下來,不但沒掙到想像中的大錢,反而把家底都搭進去了,還欠了五六萬元的債。
孫彥民和“麻友”韓好不容易在傳銷組織中分別爬到了A級和B級經理的位置,下場尚且如此,那些低級別的傳銷人員,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最低的E級向上到B級,每個級別的成員都沒有從傳銷中掙到錢,那么,傳銷活動中拉來的“人頭費”,最后都到誰的手上了?從司法部門查獲的這個傳銷網絡進帳單中可以看出,錢都跑到幕后操縱的總代理商和A級經理那里了,其它的傳銷人員基本上是血本無歸。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