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傳銷客聚集玉林城 抬高了物價拉高了房租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據央視《經濟半小時》11月12日播出的《地方政府成為傳銷大軍保護傘》報道,傳銷被稱為經濟邪教,國家對打擊傳銷從不手軟。可是,一些地方的傳銷活動卻屢打不止,屢禁不絕,似乎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為什么這些地方會對傳銷者有吸引力?日前,記者來到了廣西玉林市,這個市區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城市,居然云集了至少8萬名各地傳銷人員,他們成了玉林一道怪異的風景。
玉林城成了傳銷根據地
傳銷人員:“玉林環境好,在這里做連鎖銷售的有八萬人。”
這是一個沒有公開的秘密,8萬人聚集在廣西玉林,投入3800元賺到380萬元,是傳銷人員制定的終極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從不同的省份跑到玉林,過著撒謊、自我欺騙、誘騙他人上當的生活。
廣西玉林市的文化廣場,平時都空空蕩蕩的,但是一到晚上8時,廣場上的人便會一下子多起來。這些人操著全國各地不同的口音,他們談話的內容大多是關于傳銷的。記者發現,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相互之間并不認識。
但記者注意到,這些人員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即使相互不認識,但是一見面就握手打招呼,如同老朋友一樣;他們個個手機不離手,當記者從他們身邊走過時,經常會聽見他們正在打電話婉轉地說服熟人,謊稱他們有好的項目,勸對方來玉林發展。
記者經過調查走訪發現,除了玉林市的城區范圍內,傳銷人員的身影還充斥著城市周邊的各個角落:民房出租屋里,樓與樓之間,電話亭內,夜幕下的大樹旁。
一名傳銷人員對記者說:“這個小城市里做連鎖銷售的有八萬人。”記者問:“你怎么知道?”他說:“專門有統計的,玉林市的環境好,他們過來搞開發,就是開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就是連鎖銷售。”
在玉林搞傳銷打手機都優惠
傳銷頭目:“玉林市政府為了支持我們行業,給我們開辟了一個特別網,叫天山太白網,網內互打互接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只收取每月來電顯示五元錢。”
記者日前在玉林市調查非法傳銷內幕的時候,多次深入來自江西、陜西、四川、甘肅、新疆等傳銷體系中,和各層傳銷人員進行了直接溝通。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些非法傳銷人員在玉林之所以能生存下來,竟與當地的一些特殊政策直接相關。
采訪中記者發現,每一個傳銷體系,每天都會有新人加入,他們與外界聯絡,誘騙親屬和朋友主要的聯系方法就是通過手機和固定電話。在傳銷組織里,很多傳銷人員都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秘密:組織里每一個成員的手機,每月只交5元錢顯示費,傳銷人員相互之間打電話,無論接打都是不要錢的。
據一江西傳銷體系的一位高層人員說:“玉林市政府為了支持我們行業,給我們開辟了一個特別網,叫天山太白網,網內互打互接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只收取每月來電顯示五元錢。”同樣的話,記者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不同人的口中多次聽到。一名傳銷人員稱:“不管你打多少,1000元錢、2000元錢,都不會向你收錢。”
傳銷人員陳彪(化名)說,整個廣西有好幾個試點基地,網內的人超過8萬,接打電話都免費。
記者:“我現在能去辦你這個卡嗎?”
陳彪:“你辦不到,你不是網內的,你辦就要收錢。”
記者:“我到了就告訴他我也是做連鎖銷售的。”
陳彪:“你的身份證沒有輸入我公司電腦就不行。”
據記者了解,傳銷組織辦的集團網不僅有移動公司的天山太白網,還有聯通公司的騰飛網。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記者來到了移動和聯通。
記者:“你們這兒有天山太白網嗎?”
工作人員:“有,那是集團網,只要加入那個集團網,那個集團內的人接打不要錢。”
記者:“我現在能辦理嗎?”
工作人員:“可以啊,但是你要認識一個用這個網的朋友才能辦理。”
接下來,記者又來到了中國聯通。
記者:“有騰飛網嗎?是不是網內接打都免費?”
聯通工作人員:“是啊,騰飛網是由專門的客戶經理辦理的,如果你有朋友已經加入騰飛網,你跟他聯系一下。”
另外,由于來玉林做傳銷的都是外地人,他們打騙人電話幾乎都是長途,所以在玉林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固定電話長途話費比市話還便宜,市話每分鐘兩毛錢,長途話費每分鐘1毛錢。
記者在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看到很多的話吧,一個小小的食雜店,就能擺上四五部電話,來打長途電話的幾乎都是做傳銷的。
傳銷客推動當地物價漲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一個現象,玉林市民對8萬多人在當地搞傳銷并沒有什么怨言,相反還欣然接受,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傳銷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變化”。
變化之一:出租房價漲了
傳銷人員的大批擁入,帶來了玉林民房出租價格的不斷攀升。
記者:“很多人租房嗎?”
玉林市民:“對啊,很多做傳銷的。”
記者:“那這邊租房房價漲了嗎?”
玉林市民:“原來五六百元,現在七八百元。”變化之二:生意好做了
漲價的遠不止出租房屋的價格,在玉林記者還發現,人們生活的日用消費品價格同樣看漲。
玉林市民:“原來這里很多鋪面都沒租完。”
記者:“以前生意很淡嗎?”
玉林市民:“嗯,人也很少。現在可以了。”
記者:“現在這邊賣的東西是不是也貴了?”
玉林市民:“賣東西沒見貴,吃的就貴了,吃的米啊,肉啊,菜啊都很貴了。”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都上漲的消費品里,漲幅波動最大的是農副產品,得到好處的菜農和賣菜的商販都對此心照不宣,稱對傳銷者沒有怨言。
變化之三:傳銷書好賣了
賣書的書販也同樣獲得不菲的收入。一本沒有印刷和出版號的非法出版物《消費者》,是當地非法傳銷組織成員人手一本的書。記者對玉林城區的書攤調查發現,《消費者》在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以每本7元的價格公開銷售。
記者:“有《消費者》嗎?”
賣書人:“有。”
記者:“這書好賣嗎?”
賣書人:“好啊。”
但這位賣書人也說,這些搞傳銷的都是騙人的,有一個人被騙來交了錢,因為說要回家就被打得頭破血流。
工商局回復舉報:你們別做就行了
“把搞傳銷的人抓來,最后還是要放,因為找不到證據。”
一位傳銷組織的大頭目告訴記者,他在玉林打著連鎖銷售的幌子干傳銷,已經有兩年多了。
非法傳銷之所以在玉林猖獗,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這里是小城市,當地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利,也會給傳銷人員提供不少便利。但時間這么長,規模這么大的傳銷活動,難道當地執法部門真的不知道嗎?
在與地下傳銷組織多次接觸后,記者了解到,一些新加入者被洗腦時,傳銷的高層都會向他們灌輸一個概念:他們做的連鎖銷售,當地有關部門是知道的。傳銷人員陳彪對記者說:“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你可以到公安局,工商局,派出所去問。”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地下傳銷窩點的情況。
記者還沒說舉報什么,工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就知道是舉報傳銷的,并告訴記者說工商局專門有一個打擊傳銷辦公室。隨后記者來到玉林市工商局打傳辦,里面空無一人。約15分鐘,這里終于來了一名工作人員,但是一開口說出的話,卻把記者嚇了一跳。
記者:“我們發現一個地方每天有很多做傳銷的,來反映一下,怕你們不知道。”
工作人員:“問題是你們在出差,管你們什么事?”
這名工作人員讓記者出示身份證,得知記者是北京來的,她作出這樣的解釋:“他親戚說他就是做傳銷的,但把他抓來,最后還是要放,因為找不到證據。你們不做這個不知道,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取證方面,你們不要做就行了。”
記者注意到,玉林市工商局的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
玉林城成了傳銷根據地
傳銷人員:“玉林環境好,在這里做連鎖銷售的有八萬人。”
這是一個沒有公開的秘密,8萬人聚集在廣西玉林,投入3800元賺到380萬元,是傳銷人員制定的終極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從不同的省份跑到玉林,過著撒謊、自我欺騙、誘騙他人上當的生活。
廣西玉林市的文化廣場,平時都空空蕩蕩的,但是一到晚上8時,廣場上的人便會一下子多起來。這些人操著全國各地不同的口音,他們談話的內容大多是關于傳銷的。記者發現,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相互之間并不認識。
但記者注意到,這些人員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即使相互不認識,但是一見面就握手打招呼,如同老朋友一樣;他們個個手機不離手,當記者從他們身邊走過時,經常會聽見他們正在打電話婉轉地說服熟人,謊稱他們有好的項目,勸對方來玉林發展。
記者經過調查走訪發現,除了玉林市的城區范圍內,傳銷人員的身影還充斥著城市周邊的各個角落:民房出租屋里,樓與樓之間,電話亭內,夜幕下的大樹旁。
一名傳銷人員對記者說:“這個小城市里做連鎖銷售的有八萬人。”記者問:“你怎么知道?”他說:“專門有統計的,玉林市的環境好,他們過來搞開發,就是開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就是連鎖銷售。”
在玉林搞傳銷打手機都優惠
傳銷頭目:“玉林市政府為了支持我們行業,給我們開辟了一個特別網,叫天山太白網,網內互打互接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只收取每月來電顯示五元錢。”
記者日前在玉林市調查非法傳銷內幕的時候,多次深入來自江西、陜西、四川、甘肅、新疆等傳銷體系中,和各層傳銷人員進行了直接溝通。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些非法傳銷人員在玉林之所以能生存下來,竟與當地的一些特殊政策直接相關。
采訪中記者發現,每一個傳銷體系,每天都會有新人加入,他們與外界聯絡,誘騙親屬和朋友主要的聯系方法就是通過手機和固定電話。在傳銷組織里,很多傳銷人員都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秘密:組織里每一個成員的手機,每月只交5元錢顯示費,傳銷人員相互之間打電話,無論接打都是不要錢的。
據一江西傳銷體系的一位高層人員說:“玉林市政府為了支持我們行業,給我們開辟了一個特別網,叫天山太白網,網內互打互接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只收取每月來電顯示五元錢。”同樣的話,記者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不同人的口中多次聽到。一名傳銷人員稱:“不管你打多少,1000元錢、2000元錢,都不會向你收錢。”
傳銷人員陳彪(化名)說,整個廣西有好幾個試點基地,網內的人超過8萬,接打電話都免費。
記者:“我現在能去辦你這個卡嗎?”
陳彪:“你辦不到,你不是網內的,你辦就要收錢。”
記者:“我到了就告訴他我也是做連鎖銷售的。”
陳彪:“你的身份證沒有輸入我公司電腦就不行。”
據記者了解,傳銷組織辦的集團網不僅有移動公司的天山太白網,還有聯通公司的騰飛網。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記者來到了移動和聯通。
記者:“你們這兒有天山太白網嗎?”
工作人員:“有,那是集團網,只要加入那個集團網,那個集團內的人接打不要錢。”
記者:“我現在能辦理嗎?”
工作人員:“可以啊,但是你要認識一個用這個網的朋友才能辦理。”
接下來,記者又來到了中國聯通。
記者:“有騰飛網嗎?是不是網內接打都免費?”
聯通工作人員:“是啊,騰飛網是由專門的客戶經理辦理的,如果你有朋友已經加入騰飛網,你跟他聯系一下。”
另外,由于來玉林做傳銷的都是外地人,他們打騙人電話幾乎都是長途,所以在玉林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固定電話長途話費比市話還便宜,市話每分鐘兩毛錢,長途話費每分鐘1毛錢。
記者在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看到很多的話吧,一個小小的食雜店,就能擺上四五部電話,來打長途電話的幾乎都是做傳銷的。
傳銷客推動當地物價漲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一個現象,玉林市民對8萬多人在當地搞傳銷并沒有什么怨言,相反還欣然接受,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傳銷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變化”。
變化之一:出租房價漲了
傳銷人員的大批擁入,帶來了玉林民房出租價格的不斷攀升。
記者:“很多人租房嗎?”
玉林市民:“對啊,很多做傳銷的。”
記者:“那這邊租房房價漲了嗎?”
玉林市民:“原來五六百元,現在七八百元。”變化之二:生意好做了
漲價的遠不止出租房屋的價格,在玉林記者還發現,人們生活的日用消費品價格同樣看漲。
玉林市民:“原來這里很多鋪面都沒租完。”
記者:“以前生意很淡嗎?”
玉林市民:“嗯,人也很少。現在可以了。”
記者:“現在這邊賣的東西是不是也貴了?”
玉林市民:“賣東西沒見貴,吃的就貴了,吃的米啊,肉啊,菜啊都很貴了。”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都上漲的消費品里,漲幅波動最大的是農副產品,得到好處的菜農和賣菜的商販都對此心照不宣,稱對傳銷者沒有怨言。
變化之三:傳銷書好賣了
賣書的書販也同樣獲得不菲的收入。一本沒有印刷和出版號的非法出版物《消費者》,是當地非法傳銷組織成員人手一本的書。記者對玉林城區的書攤調查發現,《消費者》在傳銷人員密集的地方以每本7元的價格公開銷售。
記者:“有《消費者》嗎?”
賣書人:“有。”
記者:“這書好賣嗎?”
賣書人:“好啊。”
但這位賣書人也說,這些搞傳銷的都是騙人的,有一個人被騙來交了錢,因為說要回家就被打得頭破血流。
工商局回復舉報:你們別做就行了
“把搞傳銷的人抓來,最后還是要放,因為找不到證據。”
一位傳銷組織的大頭目告訴記者,他在玉林打著連鎖銷售的幌子干傳銷,已經有兩年多了。
非法傳銷之所以在玉林猖獗,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這里是小城市,當地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利,也會給傳銷人員提供不少便利。但時間這么長,規模這么大的傳銷活動,難道當地執法部門真的不知道嗎?
在與地下傳銷組織多次接觸后,記者了解到,一些新加入者被洗腦時,傳銷的高層都會向他們灌輸一個概念:他們做的連鎖銷售,當地有關部門是知道的。傳銷人員陳彪對記者說:“這個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你可以到公安局,工商局,派出所去問。”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地下傳銷窩點的情況。
記者還沒說舉報什么,工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就知道是舉報傳銷的,并告訴記者說工商局專門有一個打擊傳銷辦公室。隨后記者來到玉林市工商局打傳辦,里面空無一人。約15分鐘,這里終于來了一名工作人員,但是一開口說出的話,卻把記者嚇了一跳。
記者:“我們發現一個地方每天有很多做傳銷的,來反映一下,怕你們不知道。”
工作人員:“問題是你們在出差,管你們什么事?”
這名工作人員讓記者出示身份證,得知記者是北京來的,她作出這樣的解釋:“他親戚說他就是做傳銷的,但把他抓來,最后還是要放,因為找不到證據。你們不做這個不知道,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取證方面,你們不要做就行了。”
記者注意到,玉林市工商局的打擊傳銷辦公室只有兩張桌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